肿瘤内科学(副高)[代码:029]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与考霸总结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肿瘤内科学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系统掌握肿瘤内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新进展。

2.正确理解肿瘤发生、发展、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树立肿瘤可以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观念。

3.掌握与肿瘤内科学专业相关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影像诊断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临床药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知识。

5.掌握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规范化治疗)原则。

6.熟悉生物靶向治疗的原则和适应证。

(二)相关专业知识

1.掌握内科学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免疫及感染性疾病等的相关知识。

2.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放射肿瘤治疗学、肿瘤外科学等专业知识。

3.掌握与肿瘤内科学有关的妇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等专业知识。

4.熟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并用于医疗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

2.熟悉相关学科近年来的新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肿瘤内科学专业的常见病、疑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熟练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其他学科疑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练掌握本专业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如上腔静脉综合征、颅内压增高、脊髓压迫综合征、感染等。

3.熟练掌握胸腹腔、心包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和腰椎穿刺术,熟练掌握腔内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4.熟练掌握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知识及临床应用,做到合理用药。熟练掌握新的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及GCP知识。

5.熟练掌握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

6.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疗效评价标准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并合理应用于临床。

附:本专业主要病种

1.甲状腺癌

2.鼻咽癌

3.支气管肺癌

4.食管癌

5.胃癌

6.大肠癌

7.胰腺癌

8.肝癌

9.乳腺癌

10.宫颈癌

11.子宫内膜癌

12.子宫肉瘤

13.卵巢癌

14.绒毛膜癌

15.肾癌

16.膀胱癌

17.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18.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

19.浆细胞淋巴瘤

20.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21.成人白血病

22.骨肿瘤

23.软组织肿瘤

24.皮肤癌

25.黑色素瘤

26.儿童肿瘤

27.其他

肿瘤学总结

1.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使动与促进因子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后,不因病因的清除而停止生长。它不受机体生理调节而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

2.生物治疗:通过激发和利用机体免疫反应来拮抗肿瘤细胞,调节与平衡机体免疫功能,分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3.癌基因:是一类潜伏在正常细胞内的转化基因,在生物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具有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发育功能的基因,又称原癌基因。

4.肿瘤抑制基因:或称抗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生长和肿瘤形成的基因,在生物体内与癌基因功能相抵抗,共同保持生物体内正负信号间相互作用的相对性。

5.肿瘤实质:是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的特性、代谢及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实质,又叫瘤细胞。

6.肿瘤间质:是含有血管、淋巴管的结缔组织,起着支持与营养瘤细胞大的作用。

7.霍纳综合症:又称homer,多见于颈上侧肿瘤和转移癌,可引起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症,即患侧眼球内陷、上眼睑下垂、眼裂缩小、瞳孔缩小和无汗。

8.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利用免疫学原理来研究组织及细胞中的特异成分,即利用已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未知抗原,并利用酶作用于底物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来显示其活性及定位、分布等。

9.肿瘤放射治疗:是应用放射线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简称“放疗”,目前大约60%~70的肿瘤患者需要放射治疗。

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源直接置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器官腔内进行照射,包括强内照射、组织间照射(治疗粒子植入技术)、书中照射和放射性核素敷贴等。

10.白细胞介素:由白细胞产生的可以调节其他白细胞反应以及免疫作用的蛋白。IL—2~18。

1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杀死各时相的肿瘤细胞,包括Go期细胞。这类药物包括烷化剂、抗癌抗生素和激素类。CCNSA亦可能对细胞周期中的某一时相有更为突出的影响。作用特点提示在使用它时大剂量、间歇给药是发挥疗效的最佳选择。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杀伤处于增殖期S期和M 期的细胞,包括抗代谢药和植物类及部分其他类药物。它的作用特点是呈现给药时间依赖性,这类药以持续性输注方式用药时作用较强,小剂量给药时最佳方式。

12.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主要由IFN—α、IFN—β、IFN—γ三类分子及其亚型组成,具有广泛调节作用。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最早用于抗肿瘤的细胞因子。

13.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通过输注免疫活性细胞来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抗肿瘤效果的一种免疫治疗方法。

14.激素依赖性肿瘤:是指某些肿瘤在癌变过程中部分或全部保留了激素受体,其生长和分裂收激素环境的影响,内分泌治疗有效。

15.癌前疾病:指一些可能转变为癌症的疾病或情况。

16.癌前病变:是指各种组织的上皮出现不典型增生或称异型性,是可能癌变的病理情况。

17.上腔静脉综合症:绝大多数有肿瘤引起,主要是支气管肺癌和上纵隔其他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奇静脉受压迫,静脉回流障碍,出现颈部浮肿、面部青紫淤血、眼结膜充血、颈部和胸壁静脉怒张、头晕、头痛、视觉障碍、意识改变等。

18.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其目的是尽可能减轻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上的负担,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安详的、舒适的、尊严而无遗憾的度过人生最后旅程。

19.一般根据肿瘤的形态学对机体的影响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恶之间并无截然界限,良性像恶性演变也呈渐进性,有交界性肿瘤的存在。

20.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浸润性的强弱与恶性程度成正比;膨胀性生长,有包膜的恶性肿瘤无论包膜是否完整,都比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生长缓慢,扩散转移率低。

21.肿瘤浸润和转移的途径很多,而淋巴道和血行转移是最常见的方式。浸润是肿瘤播散的主要方式,是恶性肿瘤细胞转移的基础和前奏。

22.病理学检查是肿瘤最可靠、最具有价值的诊断方式。

23.放疗常用的照射方式:远距离放疗--又称外照射,是将放射源离开人体30cm~100cm,集中照射病变部位。治疗设备包括:X线治疗机,60Co治疗机和医用加速器。

24.中西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药与手术相结合可扩大手术适用证,减轻手术副反应及并发症,有助于手术后恢复、预防术后转移与复发。

与放化疗相结合可明显减轻不良发应,有助于放化疗的顺利进行,并提高疗效。

与生物疗法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调节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对于晚期不能接受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可以起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作用。

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

25.中西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进展、机体邪正消长状态,采取不同的阶段性治疗策略,当邪胜时,应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方式打击和消灭肿瘤,同时注意保护正气(辅以扶正);待肿瘤负荷大大降低以后,即将治疗重点转以扶正为主,最大限度的促进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重建正气);正气恢复后可转以打击肿瘤为主的第三阶段,巩固疗效,尽可能的清楚潜在体内的残存癌细胞;以后则进入长期的扶正疗法(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疗效。

26.诱发肿瘤的外环境因素:化学因素(亚硝胺类,工业废气、腌制食品—食管癌;多环芳烃类,吸烟、煤烟—肺癌;芳香胺和偶氮染料类,品红、奶油—膀胱癌和肝癌;苯,橡胶厂、油漆工—血液病;抗癌药物;其他)物理因素(电离辐射,乳腺、甲状腺和骨髓对电离射线敏感;紫外线)生物因素(黄曲霉毒素—肝癌、肾癌。霉菌毒素主要诱发肝癌、肾癌、皮肤癌、淋巴肉瘤)

27.肿瘤的命名一般原则(表示良恶;表明肿瘤的组织发生来源)命名方式(一般由组织来源加--'瘤’字;来自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

28.肿瘤命名方式: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成为“癌”,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来自胚胎组织或未成熟及神经组织的某些肿瘤一般是在发生肿瘤的器官和组织后面加上“母细胞瘤”,某些恶性肿瘤成分多样故在肿瘤前面冠以“恶性”二字,少数用习惯命名,有些用人名命名。

29.中医认为肿瘤的病因包括:六淫治病,七情内伤,饮食劳伤(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体质内虚。病机包括: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毒邪内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

30.浅表淋巴结检查顺序耳前、后,乳突,枕后,颈前、后,腋下,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31.国际癌联盟UICC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T,淋巴结N受累情况及肿瘤转移M进行分期:To原发肿瘤T手术切除物的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T1、T2、T3、T4原发肿瘤逐级增大Tx手术后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不能确定肿瘤的范围N局部淋巴结No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N1、N2、N3、N4局部淋巴结转移逐级增大N4邻近局部淋巴结转移Nx肿瘤浸润范围不能确定M远处转移Mo无远处转移证明M1有远处转移Mx不能确定有无远处转移。

32.尿本—周蛋白阳性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癌;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见于骨转移;酸性磷酸酶升高可见于前列腺癌

33.CT扫描对于支气管和胸部肿瘤,可发现普通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较早期肿瘤,显示肿瘤大小、范围及对胸膜的侵犯情况,发现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对于食管癌,术前扫描可发现肿瘤向管壁外侵犯的范围:上段癌可侵犯喉、气管和喉返神经;中段癌可侵犯左主支气管、胸膜和肺,严重时可发生食管气管瘘及呼吸道感染,也可侵犯降主动脉和奇静脉;下段癌可侵犯心包、胸膜和肺。术后扫描可显示有无吻合口复发和纵膈淋巴结转移。对于纵膈内恶性肿瘤,CT扫描可观察其大小、形态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侵犯情况。

34.X线检查在肿瘤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

35.放射性核素扫描的应用:可以探测恶性肿瘤早期骨转移灶,确定骨转移的范围,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比普通X线检查提前2~3个月发现骨转移。其适应症如下:

①对易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病人,治疗前应常规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

②X线检查已发现有骨转移者,应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已明确有无都发性骨转移;

③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特点:

①敏感性高;

②比普通X线检查提前2~3个月发现骨转移;

③为待测性监测指标;

④放射性浓聚不特异,不局限于骨转移炎症,感染等也可浓聚;

⑤单靠骨扫描不能诊断骨转移;

⑥骨扫描阴性不能排除骨转移。

36.支气管镜主要用于诊断肺癌。胃镜主要用于诊断有上消化道症状,而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或疑有病变者,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早期胃癌内镜表现:

Ⅰ型:隆起型,局部粘膜隆起,高于5mm,表面粗糙,呈深浅不均匀红、褐色,无光泽,质硬易出血。

Ⅱ型:表面型:表面隆起型Ⅱa表面平坦型Ⅱb表面凹陷型Ⅱc,表现为局部略微隆起或者凹陷,边缘不齐,界限不明的局部粘膜粗糙。

Ⅲ型:溃疡型:有较明显的溃疡,边缘锐利稍不规则,底部覆白或污垢。

37.胚胎性蛋白:甲胎蛋白AFP如何诊断原发性肝癌: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肿瘤的基础上,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

①AFP大于400μg/L,持续4周;

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③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38.癌胚抗原CEA--肠癌;糖蛋白抗原:CA125卵巢癌首选CA19—9胰腺癌标志物CA15—3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3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首选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宫颈鳞癌、肺鳞癌、食管鳞癌、口腔鳞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乳腺、生殖系统、胃肠道、泌尿系统、肺及头颈部的恶性肿瘤;Cerb—B2是乳腺癌的癌基因标志物;乳腺癌的病理免疫组化:ER、PR、Cerb—B2。

40.手术治疗是肿瘤治疗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目前仍是对某些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41.肿瘤外科的应用:用于肿瘤的与预防、诊断(细针吸取,针吸活组织检查,切取活检,切除活检,开胸或开腹探查)、治疗。

42.癌瘤根治性手术要求:

①应将原发灶与区域淋巴结做整块切除,不能将其分别摘除或剔除,解剖从四周向原发灶中心进行,即所谓整块切除原则;

②手术中不直接暴露、接触、切割癌肿本身,一切操作均应在远离癌肿的正常组织中进行,即不切割原则;

③手术中严格遵守无瘤技术原则:先结扎输出静脉,后结扎供应动脉。先处理区域引流淋巴结,再处理邻近淋巴结。切除范围要足够充分,切缘一般距肿瘤缘5厘米以上。

43.转移癌手术适应症:适合于原发灶已得到较好控制而有单个转移性病灶,但无其它远处转移者,同时考虑手术切除亦无严重并发症者。复发癌手术:适合于早期复发的癌,切除后可获得良好疗效。

44.放射线的能量被吸收后,射线直接作用在靶分子上,引起电离,产生有机自由基(RH﹣),使细胞核的DNA单链或双链断裂,这是直接作用。射线使水分子电离或激发产生活性很强的氢氧自由基(OH—),并弥散到关键的靶(DNA)上造成损伤,这是间接作用。

45.放疗的形式: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预防性照射,综合治疗中放疗的几种形式(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术中放疗,放化疗结合,放化疗和手术结合)。

46.放疗适应于对于手术不能彻底切除的肿瘤,术后辅以放疗可推迟肿瘤复发,延长病人寿命。另外,放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用于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特别是肿瘤部位深在不宜手术,或肿瘤浸润重要功能区手术会带来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或因病人全身状况不允许手术者。对放疗敏感的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可完全依赖放疗。

47.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他莫昔芬片(TAM,三苯氧胺)、氨鲁米特(AG,氨基导眠能)和黄体酮类为晚期乳腺癌的主要内分泌治疗药物,黄体酮类药物还可治疗子宫内膜腺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