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骨科品牌故事|三口伯伯说“骨”事(一)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为什么呢?我悄悄告诉你,你可不要告诉别人。从今天起啊,三口伯伯说“骨”事正式跟大家见面了。所谓“骨”事,就是“骨头”的一些事,比如骨头的语言,骨头的情绪,骨头的养护,养护骨头的方法,以及一些人与“骨头”之间的故事等等,是不是很让人期待呢?期待的话赶紧点击上面蓝色关注我们公众号吧,从下周开始,每周二,三口伯伯将给大家说“骨”事。
可是今天的故事呢,不是由三口伯伯讲,而是由我来讲。为什么呢?因为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三口伯伯”的故事,三口伯伯说我淳朴实诚,所以由我来讲。我是谁呢?我是三口医院一名普通的护士,我叫小护。
好了,现在我开始给大家讲三口伯伯的故事了……
三口伯伯的故事
1968年刚过完年没多久,浏阳三口镇传出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杨容生出生了,他的出生杨父既满心欢喜又满腹思虑。第六个孩子的出生,对于这个长期食不果腹的农民家庭意味着又增加了一份负担。可当杨容生的小手紧紧抓着杨父手指的那一刹那,父亲的愁绪瞬间化为乌有,对他母亲说:“明天起我再多编些竹筐,孩子来到咱家,咱努力些,也得给他一口饭吃。”
杨父是个做竹编的手艺人,平时靠用竹条编簸箕,以及各种家用器物为生,在浏阳这一带,把这样的手艺人称为“蔑匠”。杨父勤奋手艺也好,做出来的东西既好看又经久耐用,颇受乡里乡亲欢迎,偶尔邻村也有人拿着玉米给杨父换一个簸箕。
杨容生的母亲也非常勤劳,六个孩子两个老人每天忙里忙外,农活也从来没耽误。所以杨家比村里其他普通农民家庭稍好,可没几年杨母又给杨容生生了三个妹妹,即使有一点儿节余杨父都会攒着留给孩子读书。做手艺活走南闯北的杨父,始终认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孩子只有识字读书将来才会有出路。
杨容生的成长岁月如千千万万农民的孩子一样,最大的快乐就是得闲时去附近的小溪抓小鱼小虾和放学路上沿路采摘各种不知名的野果野菜做零食。后来大哥去学医当了赤脚医生,每天大哥看诊回来,帮着大哥用称药的小称称药材也是杨容生的一大乐事。
随着大哥从医经验日渐丰富,杨家经常会有一些邻居的大哥大婶带着几颗鸡蛋或者一小包糖果过来感谢大哥。从那时起,杨容生就觉得当医生真好啊,又能帮助人治病,又有糖吃。
那时候小孩子能吃到一颗糖都是极为幸福的事,往往过年时才可以吃上一两颗。直至后来许多年,杨容生吃糖时都会忆起儿时这段岁月。
大哥的影响让杨容生的医生梦悄悄萌芽,听大哥说药王孙思邈曾经在浏阳住过很多年,所以得闲时,杨容生都会去孙思邈公园转转,有时候打个瞌睡,悄悄做做医生的梦。
真正让杨容生结缘医学的机缘却是源自于父亲的一次意外。那一天下着暴雨,父亲只能坐在屋内编筐,年久失修的房子在被暴雨的冲击下,忽然房梁掉落了下来,直接砸在了父亲的头上。见着满头鲜血的父亲,母亲吓坏了,大哥又出诊未归,母亲赶紧叫上在家的哥哥姐姐和杨容生扶着父亲去最近的社港看病。
排队时父亲听旁人说江师傅手艺很好,于是看病时父亲对江医生说,自己家中有个孩子老实勤奋从小就想当医生,希望江医生能收他为徒。没想到江医生一口就答应了。
就这样第二天,父亲就领着杨容生去找江医生拜师。杨容生即老实勤奋,懂得看事做事,即使师父家建房子,他也不辞劳苦挑砖、合泥、抬木头。杨容生又是师父众多弟子中对医学研究最痴迷,勤学好问的,还会经常询问病人的感觉反复思考。
因此深受师父喜爱。师父常对他说:“正骨技术是中医骨科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门派众多,你悟性极高,以后要将此技艺传承下去。”从此以后,杨容生就经常研读古书到深夜,一本新华字典都被翻烂,壳子都用胶布贴了几层。过年时吃完团圆饭,杨容生就坐在一个角落去看医书,大哥都经常调侃他:“就没见过学医有你这么上瘾的,都要痴了。”
勤奋好学的杨容生技术很快就炉火纯青可以独立手术,即使复杂的手术也从来没失误过。师父见状也经常欣慰地点头微笑。
有一天,病人较少,师徒俩得闲在一起聊天,师父对他说:“正骨之术,博大精深,也门派众多,大致分为南方流派,北方流派和武术流派三大流派。而南方流派呢,以石氏,魏氏,王氏,陆氏,闵殷氏,佟氏,闵中林氏,成都何氏为代表。北方流派呢,以郭氏,北京刘氏,双桥罗氏,山东刘氏,吉林刘氏,辽宁苏氏,天津苏氏为代表。武术流派呢,以湖北李氏,四川郑氏,江西程氏,崂山贾氏,粤海何氏,广东李氏,河北李氏,四川杜氏,成都杨氏为代表的。徒儿啊,为师的技艺你已青出于蓝,为师希望你能去学各家所长,将正骨技艺发扬光大,世代传承下去。这些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都在这个纸条上,要收好。”说着师父将一张纸条交给了杨容生。
从此,杨容生就背着简单的行囊开启了学艺之旅,这一学就是七年。杨荣生坚信,医者仁心是建立在过硬的技术之上才能实现。
学成归来的杨容生受到家乡卫生院的邀请,为家乡父老看病杨容生自然乐意,这一做又是七年。十几年的从医经验让杨容生明白,真正要让“中国正骨”这门技艺发扬光大,造福百姓,只有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将骨伤患者的痛苦和风险降低,又能实现更好的治愈效果。
1997年杨容生开创浏阳市三口医院,历经二十三载,靠着口碑相传不断扩大,2018年迁至浏阳两型产业园,正式更名为浏阳市三口骨科医院。医院规划占地40亩,投资1.6亿元,经2年的筹备建设,已建成面积12000平方米,于2020年9月6日建成投入使用,开放床位210张,购置设备有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可视喉镜、洗胃机、输液泵、迈瑞B850全自动生化仪、BC5380五分类血球仪、C1200发光诊断仪、血凝仪、酶标仪等系列最新先进设备,每天接诊患者数以千计。
常有人问杨容生,为什么取名“三口”?杨容生说:“第一个'三口’,是指让医护人员多询问病人情况,病前要多问,治疗时要多问,治愈后还要多问恢复情况。第二个'三口’,则是医护人员要做到经常问自己,'我对待每个病人都做到医者仁心了吗?’,'我还有哪里可以做的更好?’,'我还有哪些知识需要学习?’。第三个'三口’,是感恩之心和谦卑的学习之心。我在三口镇出生,三口镇成长,学有所成,应当饮水思源为家乡父老乡亲做些事。最后作为医务工作者,永远要以谦卑之心学习探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唯有技艺不断进步才能为患者很好的解决问题。”
最后小护问:“那为什么三口伯伯要说'骨’事?”
杨容生说:“中医提出预防胜于治疗,《黄帝内经》之《灵枢·经脉》里记载: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所以骨头是根本,骨头的重要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三口伯伯讲'骨’事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重视,以正确的方法去养护我们的骨头,希望以此帮助更多人获得骨骼健康。”
好了,杨容生院长的故事,小护就给大家讲到这,记住下周二,我们一起听杨容生院长三口伯伯说“骨”事。
撰文|周君君
责编|李思源
编辑|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