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笔记:从高山上的阳泉向着平原而去的6032次

梁东方

与自己一向喜欢的自行车旅行相比,坐火车可以省了长途骑行的劳顿,到了车站以后全程步行,边走边看,完全随机,偶尔看看地图,修正一下方向,向公园绿地、小街深巷、繁华闹市任意而行;午饭时到菜市场里采购,或者到居民区的小馆子里,在人最多的摊位吃点最有本地特色的饮食……

这样的生活,哪怕仅仅是一日之游,傍晚的时候就又坐上了返程的列车,也总是让人恋恋不舍。

6032次在阳泉站距离开车还有三四分钟的时候才开始检票,所谓检票就是检票员把门一开,人往一边一站而已。不看车票。这让人想起出站的时候也是这样,检票员站在门口,但是不看车票。

所以敢于这样离开车还有三四分钟才检票,这就是原因。人过得很快,像流水一样一下就流过去了。在大站,这个时间检票口已经停止检票了,不允许本次列车没有上车的乘客再进去了。这就是人不多的小站的优势。

刚上车的时候是按票面显示的车厢和座位号的,车一开,可以自由走动了,人们立刻就分散开了,很多车厢都是没有什么人的。一个人一个座位,甚至一个人一个BLOCK,也就是对面座位也空着。

坐在车厢头上残疾人的独座上,可以很自由地伸腿,也没有邻居挨着,很宽松。但是缺点是没有桌子,放东西、写字都不方便。所以很快就又换到了前面的两人座位上去了。那里可以伏案。

没有多少人的列车,显得很有旅途感。人多热闹有旅途感,人少安静也有,甚至更有。人少是乘坐慢车最具有吸引力的条件,它比高铁都让人愉快。因为彻底消解了旅途感中外在因素的影响,好像是自己在不受任何打扰和限制地漫行。漫行的这一天,来的时候三个小时,回去的时候三个小时,一共六个小时。在阳泉转悠的时间也大致上是六七个小时,一共是十二三个小时的旅程。让人难以忘怀的十二三个小时。

尽管是慢车,但是也很快就出了城。山城是没有郊外的,郊外就是没有什么高大植被的山野,山谷之间的河道是交通和居住以及耕种的唯一领域,天地虽然广阔但是可供人活动的地方,却基本上只在这山谷之中,没有平原上那种向着各个方向自由行走骑车的可能。

车在山谷间缓行,真正是缓行。感觉比一般的汽车都慢,大约时速是40公里甚至更低。但一点也没有感觉它慢,没有嫌它慢。因为从来没有计较过、在乎过甚至没有想到过它的速度。

坐这个车就没关心过时间问题,一旦有了这种心态,甚至就会觉着越慢越好,越慢旅程越长,享受越长。花的车票钱就是进入这个叫做火车旅程的景点的门票,为什么要快,为什么要快快地结束呢!

在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随着车行的惯性而前行、而快而慢的节奏里,刹车的顿挫感,拐弯儿的吱吱嘎嘎声,都能清晰地感到和听到,原始铁路上的几乎大部分节奏和响动都还保持着。

火车在夜色慢慢降临的山谷中穿行,突显了人类创造力冲破自然并保护人、运载人的伟力。

窗外,夕阳最后的余晖正透过西山顶上逶迤起伏的山脊线,照耀在一座村庄之上;这座村庄,南北倾斜的整个山坡上都是鳞次栉比的房子,把山坡都覆盖满了。所有的房子和房子里的人们,都随着阳光即将沉没而陷入了沉默。

小时候在姥姥家的山里,到了这样时间就恐惧,怕自己不能走出去了。被封闭在了世界之外。倘使有这样一条火车线,虽然没有车站,也不会有那样的恐惧的。能看到外面世界的人们在这里经过,自己就没有了被抛弃的可怕怀疑。

接近终点,夜色越来越浓,上车的人反而多了起来。大城市的向心力是在黝黑的山区,在夜里八点多的慢车上,也能充分体现着的。

我注意地观察了一下,整个车厢里似乎都没有另一个明显的鼻炎患者。大家都那么健康,都没有必要像自己这样被鼻炎折磨着去换一个地方,看看能不能好转。

如果说坐火车到一个城市只为了看看鼻炎会不会好转,甚至只为转转那个城市的公园,一定会让多数人觉着不可思议。但的确,这样独特的旅行是安排自己的时间的一种合适而恰当的方式,很让人享受。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体会到在自己的常住的地方体会不到的那些平凡而常见的美。

有意义的一天,如何使自己的一天过得有意义,在生活中久了的成年人往往不予在意。认为那是孩子气的作文题目而已。实际上很多人往往都是在生活中突然有一天要失去继续生活的机会的时候,比如得了绝症,才会正视这个问题。

我们在平常的时候、平静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也是完全可以重视起来的,可以认真地让自己的每一天尽量都过得有意义一点!

这个初秋依然如盛夏的夜里,从万山丛中奔驰下来的6032次,带给了我这样的好感觉。

(0)

相关推荐

  • 散文《七十年来第一天》—— 坐上火车去太原 作者:陈久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年年有个6月21日,只是今年的6月21日更特别.今年6月21日是岚县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岚县迎来了蔡家崖号 ...

  • 开往毛乌素沙地的列车,最低票价只有4元……

    从包头东到乌审旗的6859/6860次列车是内蒙古乌审旗地区唯一一列开往牧区的火车,运行全程320公里,停靠17个站点,最低票价只有4元.这趟"小慢车"填补了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空白 ...

  • 火车笔记:广场上吃饭的旅客与旅途饮食

    梁东方 匆匆地从地铁口出来去火车站的进站口--地铁和火车站不论是哪一个新建,还是同时建,少有能互通的.人们不得不出站再进站,安检再安检,上上下下地跑,既耽误时间还浪费公共资源.这种情形以北京西站为标杆 ...

  • 火车笔记:从上海开出来的Z268

    梁东方 雨后的上海站北广场上有一种远非这种特大城市应该有的安静乃至优雅的美,不规则的水洼映照着周围的楼宇,将天地之间的一切都整洁地显现出来,一尘不染得如一幅画.这样一幅画所以能成立,除了干净整洁之外, ...

  • 火车笔记:D6732上拉着队伍去“旅游”的直销者

    梁东方 头发已经不足以遮挡秃顶,但还是顽强地留着头发,因为她是女人,当然也仅仅是这一点还能证明她是女人了吧. 从一上车开始,她就在车厢那头的走廊上一边向这边走一边旁若无人地高声叫喊着说话,滔滔不绝如江 ...

  • 火车笔记:T55上的爱情场面

    梁东方 保定站的东广场终于在十年以后开始重新启用了.好像人们一时还无法适应从东广场进站,广场上和进站大厅人都很少,环境宽松.不过这个周日的傍晚,所有北上的列车全部晚点,幸运的是南下的列车都还准时. T ...

  • 火车笔记:绿巨人上的女人

    梁东方 每到假日,从京城前往海边的列车车票就都会非常紧张.这趟新型的绿色动车组列车,号称绿巨人的新绿色列车,所有的座位都座无虚席,连卧铺也代了座位,每一个卧铺格挡都被安排了八个人就坐. 绿巨人列车的远 ...

  • 火车笔记:碗面何以成为火车上的标配饮食

    梁东方 不是谁公布过这一标配饮食,更不是有权威机构的什么认定,碗面之所以成为火车上的标配饮食仅仅就是出自大多数人的实践经验与观察观感.如果不在火车上冲一碗面,你就不能汇入特定环境下的普遍行为的入乡随俗 ...

  • 火车笔记:火车上的人们

    梁东方 长途漫漫,如何度过在火车上的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人在火车上的表现,往往也是自己真实的人生状态最直观的说明.他们在狭小空间里的几乎被固定住的时间空间里的一切,都互相呈现在对方的目光里.耳 ...

  • 火车笔记:普速列车上的最佳位置

    梁东方 普速列车上的最佳位置,并非那些靠窗的位置,尽管那些靠窗的位置和不靠窗的位置比较起来还是很令人羡慕的:普速列车上的最佳位置也不是靠过道的位置,尽管和中间位置比较起来,靠不了窗能靠过道也是可以伸展 ...

  • 火车笔记:和普速列车对比意义上的高铁

    梁东方 高铁站一片繁忙,站里站外人都很多.看起来比之普速列车的火车站人一点也不少. 很多人匆匆赶到了站前广场上,不进去,是因为时间还早,不想进去很多人凑在一起:也有些人时候是为了在外面再抽一根烟,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