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一图看懂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状元

,即投名状,类似现在的名片、简历;,首也,头也,即第一名。

唐代的举人赴京考试,皆须投状,考试居首者称为状头,后称状元

1

想当秀才先要过三关

明清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只有取得了秀才身份才有资格参加。

在戏剧小说里面秀才满篇跑,大家会以为秀才容易当,其实不然,想当秀才先要通过三关的考试:县试、府试、院试。这叫童生试,又叫小考,考取生员(秀才)资格。

 县试 

县试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正试一场,复试五场,每场考一天。第一场考两篇八股文和一首试贴诗(五言六韵),录取者可以直接参加下一级府试。

 府试 

府试四月举行,由知府主持,县试录取的考生才能参加,正试一场,复试三场。第一场录取者可以直接参加院试。

通过县、府试的称为童生,有资格参加下一关的院试。有人一生苦读也做不了童生,也有人白发苍苍仍“操童子业”。

史上最悲催的“童生”,当属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没有考中秀才,可能只是个童生。其实,孔乙己读过很多书,而且“写得一笔好字”。

 院试 

院试由各省的提督学政主持,学政又称学院,故名院试。正试一场,复试一场。

院试考取者称为生员,也称入学进学,就是指取得了官方的学生身份,有资格入所在地的府、县学宫。生员俗称秀才或相公

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人阶层,享受一些小特权,但是没有钱,也没有官位。

蔡元培童生试卷封面及正文全卷

廪生

秀才在未考取举人之前,要参加岁考,按照成绩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等。廪生可从公家领取廪米津贴,但是定额很少。廪生在县乡中享有一些学霸特权,如做童生试的保荐人等。

贡生和监生
古代科举也有走后门的绿色通道。秀才中的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监生名义上也是国子监的学生,但是多靠捐钱或祖上功劳取得。贡生、监生有机会做官或直接参加会试。

现在的高考和古代科举比较

在高校扩招前,大多数本科生可以和秀才相当,因为那时候大学生少,包分配工作,干部身份和城市户口。

现在,只有考上重点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才能大致和秀才相当;普通的大学生如果不努力,还不如孔乙己。

2

乡试是鲤鱼跳龙门

乡试是古代读书人阶层突破的一个大关。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子、卯、午、酉这四年中的八月举行,故称秋试或秋闱(闱字从门韦声,表示包围的考场),乡试的正副主考官均由中央政府钦命委派。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jiè)元,表示将来由地方解送到京城参加会试。

乡试的考场叫作贡院,贡院象征向天子贡奉人才,一般在各省城的东南角,著名的有河北定州贡院、南京江南贡院、北京顺天府贡院。

河北定州贡院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前后共三日(以清代乾隆晚期为例),各省由主考官自行命题,不是全国统一考卷。

第一场(初九):《四书》八股文3篇,试贴诗一首。

第二场(十二),《五经》经义文5篇。

第三场(十五),经史时务策问5道。

在地方的学术社交圈里,举人地位很高。举人也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所以俗称老爷,为什么说乡试中举是古代读书人阶层突破的关键呢?

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以清代为例)乡试中举的通过率。

每个省每届举人名额都会根据人口、税赋、教育情况调整变化,一般省份约50人名额,直隶、湖广等大省约100~120人不等,全国约按20个省计算,所以,每三年新产生乡试举人仅有1000~1200人。

秀才考中举人的通过率:约1.5%~2%

举人考中进士的通过率:约15%~20%

所以说,中了举人堪比鲤鱼跳龙门。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写范进在54岁才考中秀才,紧接着又乡试中举,丈人胡屠户顿时觉得他“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连做过知县的张乡绅也来主动结交他,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考中举人是如何实现阶层突破的。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作者吴敬梓虽然出身于“一门三鼎甲”的仕宦之家,本人却止步于秀才。

同样,《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在19岁考中秀才,而且县、府、院试均为第一名,但是到46岁时补为廪膳生,72岁时补为贡生,终生乡试未中,真是鬼使神差呀,难怪朋友们都劝诫他不要再编写神仙鬼怪故事坏了文昌运。

3

会试和殿试

会试明清时在北京顺天府贡院举行,会试通过者才能参加殿试。

 会试 

会试,即共会一处比试科艺,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时间在乡试次年,即丑、辰、未、戌年的春季,又称春试或春闱

会试的考试方式与乡试相同,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清朝每科大约录取二三百名,参加考试者常有数千人。

徐显卿宦迹图·棘院秉衡

 殿试 

为了防止科场舞弊,在会试后的殿试前增加复试,复试为期一天,也在保和殿举行。

复试后的贡士再由皇帝亲自殿试,殿试为期一天,新科贡士们黎明入场,日暮交卷。殿试只考时务策1篇。

根据殿试成绩把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进士及第,钦定御批三名,又称三鼎甲。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二甲进士出身,人数占三分之一。第一名称为传胪

三甲同进士出身,人数占三分之二。第一名亦称传胪

金榜题名

殿试结果填榜后,皇帝于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殿试的进士名次要公示布告于天下,因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俗称皇榜,考中进士俗称金榜题名

进士题名碑

 朝考 

传胪大典后,二、三甲进士还要再进行朝考,又称馆选,俗称点翰林,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其余分发各部候补铨选或赴外地任职。朝考亦分为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

曾国藩(1811-1872年)于24岁在长沙中举人,会试参加了三次才中,殿试仅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但是他在朝考中成绩优异,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幸运地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仕途平步青云。

郑板桥(1693-1765年)运气就差得多,他20岁左右考取秀才,因为家贫,先设塾教书,后在扬州卖画,40岁南京乡试中举,44岁会试考中,殿试列二甲第八十八名,5年后才出任范县令。郑板桥两任知县,为官十年,勤政爱民。

明代 仇英《观榜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创 | 水木馆主

编辑 | 祁蕊

美编 | 徐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