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梯里一幕想到的
今天只上下了两次楼。
第一次是午后,电梯里,只有我和另外一位看起来五六十岁的阿姨。她像大多数中老年妇女一样,清瘦朴素,中规中矩。只是她旁若无人地磕着瓜子,碎屑飞扬,咯嘣咯嘣的声音很刺耳。我在注视她,而从上电梯到一楼,她自始至终没看我一眼。我的心理预期设想是,阿姨看到有人进电梯,会停止吃瓜子。然而,她一直在吃……
第二次,是小孩放学高峰期,挤了一电梯的人,电梯不停的开和关。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一直在靠里面的角落哇哇哭着,无人理会。我也没在意,因为孩子哭闹很是正常,大人冷处理也正常。后来搞明白了,这个孩子想按电梯按钮,于是招呼他过来按吧,他不动,依然在原地哭闹着。没人理会。过一会,电梯再次打开了,忽然男孩旁边的一个奶奶提起孩子冲了过来,把他往电梯键盘上撞,“你按啊!你按啊!”突如其来的动作,让站在电梯边的我吓了一跳。一个爷爷笑眯眯地开玩笑劝说了几句,老阿姨没吭声,过了会,那位叔叔出去了,那个奶奶指着电梯外面,对小孩发怒说:“你出啊出啊!你跟人家走啊!我的话你不听,要听别人的!”小孩无助地望着老人哭着。据我的经验,这个孩子最初是想按电梯,可后来变成了对大人求关心,又到后来是被当人面发怒后的自尊受损和难堪,后来变成失望……
这两位都是我们常见的那类老阿姨,这个年龄段自然老去的容颜,穿着打扮常见的得体朴素,为儿女来到这个城市,买菜做饭带孩子。岁月的皱纹爬上了她们的额头,可是那沟沟壑壑间藏着不是深情,也不是豁达,是阴郁和苦闷,让人看了觉得很不舒服。是什么,让她们丝毫不顾体面?是什么,让他们永远感到苦大仇深?
有的人,笑得多了,皱纹变多了;有的人,眉头皱多了,皱纹也变多了。
前段时间出了重庆的公交坠江事故后,我在和一个朋友感叹,现在的老阿姨们都怎么了?似乎有很多这样满腔负面情绪的中老年女人。首先,我声明,我写这片文章的目的不是来声讨和批评老阿姨们的。我只是觉得很不安,之前看了不少篇写关于垃圾人的文章,在他们的定位中,这两位老阿姨,至少后面一位算是垃圾人行列了吧。我不喜欢“垃圾人”这个称谓。垃圾是被人所厌弃的。每个人本都不该被厌弃。一个被爱被关怀,生活舒心的人,怎么会心里装满垃圾呢?他们正和我们的父母差不多年纪……
父母这代人,她们经历了什么?
我们父母这一代,大多是50年代到60年代出生的,他们的童年或少年,正在那个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被毁灭,价值观和三观被狠狠地摔在地上踩碎践踏,一切秩序都在重建。他们的童年就像是废墟中成长的苗苗,坚韧而向阳;到了青少年,城里的知青下乡(我感觉就像是把温带的植物移植到热带沙漠),农村的青年帮父母挣工分学大寨,上学该学习的时间被赶去劳动改造,赶上高考搭上第一班快车的青云直上,没赶上的永远落在后面步履蹒跚;到了中青年,国有体制改革,工作上有一部分人下岗失业,生活上为了计划生育东奔西逃,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供下一代上学是个很大的问题,贫富开始拉开巨大差距,富的毕竟只是少数人,许多家庭要倾尽所有才能把孩子送上求学之路,不信再回头读读我们这一代好多人的作文;到了老年,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好了,吃穿不愁了,房价开始大涨,农村的进城狂潮来临,有钱的,倾尽前半生积蓄疲于为儿女筹备买房,没钱的来到城里义务为儿女带孩子减轻负担。
他们没赶上知识改变命运的高考,他们没赶上现在打工也能全家吃饱的热潮,他们没赶上现在的孩子义务教育,他们没赶上未来可能有的养老保障,他们一生都像奶牛,吃的少付出得多,到了五六十岁本该享受的年纪,又和儿女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战场转移到家庭。这一代的大多数人,背负的太多,所以这一代人,有许多,在五十出头本是年富力强的年纪,早早地患癌离世;有许多,从生活了根植大半辈子的家乡,为儿孙重新适应新的生活,适应新的节奏。未来如何,还不知道,把孙子带大了,年纪也大了,是回到原本的家做空巢老人,还是继续背井离乡和儿女生活在一起?
50、60年代的人,常常被我们诟病没有自我,这很正常,就如植物的营养优先输送到繁殖下一代的器官——花和果实。越是恶劣的环境,这一点的表现越明显。人也是这样啊!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不太丰富的年代,父母这一辈把有限的所得都投入到儿女身上,慢慢的养成一种习惯。70后,开始从传统到自我过渡,而八零年代出生的我们,一切境遇都在经历好转,我们开始自我意识复苏,90后更是个性张扬的一辈人。因为,每代人的成长环境在变化啊!父母这一代,有人是负重前行的同时,也积蓄了一生的负能量。
这一代人的内心世界,你看到了吗?
人都有渴望被“看到”,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他们哇哇大哭,渴望被看到内心的需求,在大人的世界里刷存在感。孩子的需求期望被父母看到,妻子的情绪期望被丈夫看到,员工的努力期望被老板看到……只是期望被看到,无关回报。那父母这一代人,在重重压力下渐渐没有了自我的人,他们的内心里有没有渴望被看到?也许连他们自己都忽略了,只剩下潜意识的不安、烦躁和怨气。
弱小的人,期望更强大的人的理解。这一代人,也许年轻的时候,他们曾经是强大的,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会的中干力量,但现在他们老了,尤其是倾尽一生抚养儿女的,老来一无所有,开始变得弱小敏感,甚至神经质。他们的情绪没有出口,无处发泄,只好投向比他们更弱小的人,比如小孩子,比如他们认为的该为大家服务低人一等的人。用心“看到”,他们的孤独、委屈、付出,也许拯救了他们一天的心情,也许会拯救一车人。
关爱家人,便是为社会做贡献。
在苦难和变化跟前,有的人奋起直前,凤凰涅磐,一生的际遇,细流汇成大海,到老来包容而豁达;有的人深陷在苦难的沼泽,不愿抗争,自怨自艾,似乎再强烈的阳光也照不进他们的内心,但有时候,也许路人多一点理解和同情,拉一把,事情便变得不同。少点指责,多点同情。我们希望自己老了是什么样子?在上一辈身上,看到未来的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