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皮会讲故事】最早的新会陈皮地理标志竟然是这个?

除了制售陈皮,新会还大量出口鲜柑,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新会乡土志》记载:当时每年柑的产值约白银一百万元,行销省、港、澳、肇庆、梧州、佛山和省内交通便利的各大县市。

到抗日战争前,新会柑皮年产量达140万斤,达到历史新高,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击碎了这个好光景。

乱世当道,当然没有像现在一样规范的地理标志,那么当时新会陈皮的出口又是靠什么来认准“新会地道”呢?

翻阅新会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组编印的《新会文史资料选辑》1983年第二辑,何卓坚先生撰写的《解放前新会陈皮的经营概况》-文写道:

“抗战期间,由于粮食奇贵,把不少柑围改种水稻,总产量于是下降……新会沦陷初期的两三年,产量仍有六十万至七十万斤,至抗战胜利时,只得十五万至二十万斤。”

新中国成立后,据1951年初步调查,全县种柑面积约为24909亩,产量12万担左右。柑皮经由坐商运销到全国各地,三个主要市场分别是上海、重庆和广州。

“运销外地的柑皮,俱用蒲席包装,包装前先用热水把柑皮扑湿,使之柔软,然后压实打包。

抗战前,付往上海的每包是一百司斤(注:1司斤等于604.79克),重庆每包二百司斤,均从水路运去……

向来外销包装,必用新会牛绳捆扎,作为‘新会地道’的标志。外省经营‘新会陈皮’的商人,特地把捆包的牛绳悬于铺门前作商标,以广招徕。”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期,牛绳就是新会陈皮正宗的标志。万万没想到——不起眼的新会牛绳除了牵牛,还能捆扎陈皮,作为‘新会地道’的标志。

﹏﹏

“新会牛绳”

﹏﹏

新会是陈皮之乡又是葵乡,到处生长着蒲葵树,葵艺加工销售已有1600多年历史,早于20世纪初便扬名国际。1915年,新会竹择葵扇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牌奖。

葵叶裁扇、做葵篷;葵叶尾编织;葵叶脉扎葵扫把葵刷、做葵骨牙签;葵叶柄撕皮编织葵藤席、葵坐垫,剩下来的叶柄芯含纤维,上世纪70年代曾试制成纺织用的“葵纤维”。

将蒲葵柄撕去外皮,撕开为条,用柄芯编成的,用来结成粗大的“牛绳”,这种“新会牛绳”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旧时运销外地的陈皮,麻袋外再用蒲席包装,用葵柄芯编成的“新会牛绳”捆扎,成为地道的“新会标志”。外省经营新会陈皮的商铺,特别将这牛绳悬挂在门面,以示正宗。

2008年新会葵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新会陈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几十年前,两大“非遗”的结合,成为新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诉说着近代史的变迁。即使到了现在,新会依旧还有葵林+新会柑林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致,真可谓是一方水土一方风物。

而现在科技已经更发达,更先进,地理标志也有了更详细的规范,但牛绳和陈皮,依旧是一代人的记忆,记载着新会陈皮的岁月故事。

85万人引以为傲的新会陈皮

部分来源相约新会、生命世界杂志社丨新会陈皮整理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