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服务的一些启示!

来自各地的人们都能看到你思想的闪光。请致信sgke123@163.com/加入Q群282532756

-------------------------------------

去年4月份,笔者有幸到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进行为期一周的驻点学习,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成立于1949年,隶属于香港路德会,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基本信念是实质的服务行动。时至今日,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共有47个服务单位,开展青少年辅导、社区综合服务、长者服务、残障人士康复、就业援助、家庭寄养、戒毒等十几个领域的服务,范围遍及港九新界及长洲。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的缩影。

回馈社会的经济发展红利。

香港社会福利署专责管理社会福利等事务,主要提供社会保障、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临床心理服务、医务社会服务、康复服务、安老服务、青少年服务、违法者服务、社区发展等公共服务,每年该部门,为各领域的社会服务提供大量的经费支持,例如2009-2010年的支出为394亿港币。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香港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经济实力也十分雄厚。路德会社会服务处副总监卢sir介绍说,该处每年的资金收入为2.5亿左右,其中2亿是社会福利署的拨款,这占了整个机构资金收入的80%,10%来自区议会、基金会资助,另外10%来自于收费服务及场地的租赁收费。充分的经济支持,促进路德会社会服务处有效地开展从幼儿、儿童、青少年到青年、长者一系列的服务。

无缝连接的社会服务体制

香港的社会服务已建立比较完备的体制,各部门,各单位配合密切。香港社会福利署专责管理社会福利等事务,此外区议会、社区联合会及乡事委员会则都会各履其职,助力社会服务的发展,而社工在社会服务中充当润滑剂的作用,促进社会这部大机器正常运转。

在参与西贡区议员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区议员遇到问题时,也会转介给社工,联合力量为居民解决问题。同时在某些社会服务评估成效时,区议员是有权利和义务下到社区进行参与性评估的,区议员的角色相当于内陆区人大代表的角色,都需要为了传递民声而履行职责,而内陆的人大代表和社工的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香港社工在评估居民是否有资格申请综援(类似与国内的低保)、公租房、助学金等社会福利方面均具备扮演重要的角色,与政府相关部门有密切的联动。在内陆,社工与政府部门在这些方面的相互了解和合作还需要时间和制度上的保障。

内外延展的社区服务平台

据笔者了解,香港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根据服务内容可可分为提供服务、提供平台、既提供平台也提供服务三类。社区服务中心便是既提供平台也提供服务的一种类型,社区服务中心的员工既提供一线的服务,如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中心员工也会链接外界的资源,与外界不同专业的人士可以分工合作,即外界人士可以到中心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的酬金,而中心则提供场地。如在路德会赛马会海滨花园综合服务中心的参访中,笔者发现其中一间钢琴室,是聘请外界的专业老师过来教学,而参与者缴纳一定的费用。

链接资源的商业思维能力

在参访西贡区社区服务中心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在链接社会资源时,把商业思维发挥到极致。西贡社区服务中心是一家独立的NGO机构,他们以“社区为本”的理念,社会企业的运作手法,推动机构的服务。分别在社区内开发了食物银行、中医诊所、西贡导赏员、海滨跳蚤市场、大型活动筹办业务、广场铺位租赁等项目,为机构链接了大量的社区资源,促进中心各项服务落地铺开。此外,该机构也充分利用了理事会的资源及影响力,理事会成员中有3位区议员,以及社区各界的领袖,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机构决策当中,反观内陆,NGO机构理事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不同导向的项目研发能力

香港的社会福利机构十分注重项目的研发,机构管理层积极鼓励员工参与项目研发的培训及工作坊。西贡社区服务中心谭sir告诉笔者,从事项目研发的同事必须有服务的敏感度以及项目的策划能力。大型机构会设置不同组别,组织同工一起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发掘进行项目研发,如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设立的幼儿服务组、儿童家庭服务组、青少年服务组、长者服务组等。小型机构为求发展,更加注重项目的研发,他们要求每个团队都要勤于开发项目,且与绩效挂钩,对研发成功的人员有额外的奖励。项目研发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向:

需求为本的项目研发。社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发掘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服务项目研发。如路德会社会服务处青少年服务组的同工会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研发出读写障碍项目。

社区为本的项目研发。立足于社区资源,研发服务项目,如西贡社区服务中心的西贡导赏员项目,发挥“西贡——香港的后花园”这个社区资源优势,招募一些高危的青少年(类似滥药、吸毒青少年)参与导赏员训练课程,并享受实习津贴(禁毒基金赞助),合格者颁发证书并提供就业机会,为到西贡的游客提供导赏服务。

资助者导向的项目研发。这类研发模式在国内也很常见,一般是以政府政策重点导向,或者基金会资助重点导向,此类的项目研发,一般资助方都会提供较为严格格式及要求。

科学理性的服务评估模式。

有效的服务评估应该是科学理性的。路德会社会服务处卢sir向笔者分享了Input-Thruput-Output评估模式。

卢sir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袋面粉,经过什么过程,可以做成面包。套入以上评估模式,这三个环节都是可以评估的,“Input输入”需要什么原材料,面粉多少克?食盐、糖、油、蛋及奶粉等辅料各需多少克?“Output输出过程”需要什么程序,如揉面,发酵,分割、滚圆、整形、再发酵等程序,最后“Thruput产出成果”有什么?数量有多少?通过三个环节来评估,便可以科学地评估成效。相对于社会服务也是一样,也会涉及到需求评估,过程评估和成果评估。如开展一个青少年成长小组,需求评估:青少年的需求是什么?需要多少人力资源?多少资金?多少物资?过程评估:工作员运用什么理论?带领过程如何?互动情况如何?成果评估:组员的参与率如何?组员的态度、行为及价值观等方面有何提升?

虚实结合的专业服务形式。

社工服务很多时候被理解为精神层面的支持,如情绪疏导、关系调节、信息提供等,而通过这次赴港学习,让笔者深刻认识到虚实结合的专业服务形式才能更全面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如西贡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有需居民提供食物的援助、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跳蚤市场铺位等,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性帮助也是服务对象十分需要的。

软硬兼施的督导工作模式。

路德会社会服务处督导主任邓sir介绍,香港社工督导可分非正式督导与正式督导。非正式督导一般会比较“温暖及柔软”,在平时工作会随时进行,比如工作细节的提点,工作有成效时的称赞、集体聚会、团队建设等,而正式督导一般较为“严肃及强硬”,督导者会准备督导议题(一般是平时工作中发现被督导者需改进的地方),定期约定被督导者进行一次正式的面谈。最为正式的为每年一次的年度评核,根据系统的评核标准会对员工进行全面评核,促进社工正面提升,同时也会设定上诉机制,让员工的合理诉求有适合的途径得到申诉。这种软硬兼施的督导工作模式使社工既能获得温情的关怀,又能在理性的引导下获得进步,比起单一的督导模式,具备明显的优势。

国内的社会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迎面而来的是挑战,也是机遇。香港社会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相关配套的制度和环境设施都比较完善,其所沉淀的经验与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希望能够对探索本土化发展路径有所帮助。

“社工客”主编名片

本期主编:李冉

社工客,为爱互动,期望遇见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