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关于性善性恶千年的争论孟子早就给出了答案-了悟人性真理

自古以来对于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只因每个人见到的角度不同,就像“道”一样,每一件事的道理都可以称为“道”,但单独说一件事都不足以阐明“道”的全貌。了解人性对于个人修养,人生道理,和他人的相处都有莫大的好处。现截取《孟子·告子上》的第六章,通过二人的对答来对人性有一个了解。原文没有附录,黑体部分按照顺序就是原文的内容。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告子也是孟子的学生,对于孟子的理论没有学透,不能认同,所以离开孟子自成一派。但由于没有彻悟性理心法,学问上有很多的漏洞。孟子在《孟子》一书中对于告子的学问有许多的纠正。

公都子对老师孟子说:告子说性是无善无恶的。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者说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就像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是比较贤明善良的君主。文王爱民如子。武王一举而八百诸侯响应,诛灭残暴纣王,救民于水火之中。正因为文、武施仁义于民,所以举国上下都崇尚德行,乐善好施。而周幽王和周厉王,残暴于民,百姓自然也不和睦,还诸其身,死后称他们为幽王、厉王,像鬼一样,不好的意思。

“上有好之者,下必甚焉”,在上位的越贤明,下位就会越善良,上位越残暴,下位也就越暴戾。告子的意思,由此看来,怎么能说性是善的呢?明明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gu sou)为父而有舜。

或者说,有的人性是善良的,有的人性是恶的。就像有尧舜那样英明的君主,也有象和瞽瞍那样残暴的弟弟和父亲。象是舜同父异母的弟弟,瞽瞍是舜的父亲。两个人天天以杀死舜为乐趣,但是舜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舜太孝顺了,虽然身为君主,也不会报复。经年累月用自己的德行感化父亲,最后终于圆了父子兄弟之情。由于瞽瞍有这么一位大圣人做自己的儿子,却不自知,整天的嫉贤妒能,所以后人把他称为瞽瞍,瞎子的意思,至于是不是真瞎不得而知。

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有纣王这样残暴的侄儿,而且做了君王,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做他的叔父和大臣。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现在孟老夫子你说性是善的,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事实就摆在那呢?

上面一段是告子的论述,像我们诉说了性是无善无不善的,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有的人是善的,有的人是恶的。似乎他说的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很好懂,也很容易混淆视听。而孟子的性善说,却很不易被人理解,且看下面孟子是怎么回复他的。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于性善说最准确的解释,理解了这句话也就明白了孟子的本意,我们重点讨论。

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情”的意思是情形,就是性表现在外的形式。人什么也不做时,性没有任何表现,我们可以说性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如来佛也说性是无善无恶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空掉一切。然而如来佛又告诉世人要慈悲,观音菩萨更是慈悲为怀,也就是性开始启用时的表现。试看哪个圣贤仙佛做出来的不是善事呢?他们完全恢复了天赋的本性,不掺杂一丝的人欲。

静时无善无恶,动时便全是为众生谋福的善事。所以无善无恶是对性的本体所说的,而有体就要有用,启用时表现在外的就是善的。孟子正是对于本性的用所说的善,当然也是为了世人能够恢复本性,趋向于善。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天赋的本性本来是善的,你天生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却因为各种权位、利益、私欲而不做善事,实在不是本性的罪过啊。“才”就是天生的,本来的意思。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说仁是人心本来具有的,义是人处事应该遵循的义理道路。“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放着仁义的大道而不走,丢掉了自己的心,却不去寻求,实在是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说人的鸡或者狗丢了,知道寻找,有的人还重金悬赏找自己的狗。而自己的心丢了,却不知道寻找。“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学问的目的没有别的,只是找回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的本性,了悟性理心法,对人对己都有长远的巨大的好处。

下面孟子继续论述天赋的本性为什么是善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不忍心看到他人受罪的心。就像我们常看到网上有人虐待老人,常常不忍心,心疼。极端点的,即使杀人如麻的恶徒,看到自己的孩子受罪也会有一丝的不忍吧,那个就是良知不灭的地方。良知就是天赋的本性。良知永远不会灭,只会被私欲掩盖。做亏心事的时候你以为他自己不知道吗,小偷被人说是贼也会不好意思吧。

羞恶之心,就是惭愧的心理。还举极端的例子。黑社会的也是讲道义的吧,他做出不义之事,恐怕黑道也是混不下去的

恭敬之心,是人对于自己佩服的敬仰的自然会生出尊敬之情。

是非之心,就是辨别个真理的心。人们吵架的时候常常会找别人评评理,就是评个天理,良知上是否过的去,还是谁被私欲蒙蔽了,谁没理。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所以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也就是天生就有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仁义礼智并不是外面授予我的,也不是后天才学来的,我本来就有的,只不过自己不善于思考探求罢了。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仁义理智在身中本具,去扩充它探求它,它就会愈发的耀眼充实。不去管它,任由私欲砍伐它,它就会失去,隐藏起来。

或相倍蓰(xi三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人与人之间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有的人名垂千古受人敬仰,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遗臭万年。原因就在于能不能扩充人性的光辉,发挥先天的资质。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yi二声),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说:上天生育了人类,同类的事物都具有相同的法则。那么人民的秉性也有一定的趋向吧,那就是爱好美好的品德。这个很好理解,可歌可颂的都是高尚品德的人吧,没有歌颂恶人的吧。“有物有则”,物指人事中不同种类的事物。父子兄弟君臣兄弟朋友妻子等五伦,也具有一个相处的法则才会妥当。例如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总之相同的事物,都会趋近于相同的法则,违背了就会违背本性,就会削伐本性。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孔子说:做这首诗的人,他一定知道道吧,悟了道吧。所以有万物就有规则,百姓掌握了规则,找到了本性,就喜好美好的德行了。

这章告子和孟子关于性的辩论就结束了。可见告子的见解同大多数人一样,通过外在的表现来看人性的。而孟子是一个悟道见性的人,看见的是本性的原貌,所以他提倡人要恢复本性的善,隐恶扬善,扩充美好的德行。

告子这篇还有很多章,下一篇讲孟子讲的怎么长养本性,养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