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去你女儿家住,我家不欢迎你”“你果然不是好儿媳”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增广贤文》:“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何苦非要争个高低上下,一旦丢掉性命就什么都没有了。道理很简单,人活着虽然应该有所追求,但如果是出于攀比而争夺,如果好胜心切,胜过所有人才会笑,一旦不如别人就伤心难过,这会导致一个人心理负担太重,活不长。
人生就算活满也没有多少年,为什么不懂珍惜大好时光做有意义的事呢?你赢了别人又怎样,你别别人过得好又怎样,你注定无法赢过所有人,如果你穷极一生都在追逐这样的结果,早晚会把自己累死在路上。
年轻时追名逐利可以理解,但到了一定年纪之后,还不懂知足,就有点太不明智了。尤其是有些人有了长辈的身份以后,当你的生活在某些方面不得不依赖于晚辈的时候,你通过有损于晚辈生活的方式争高下,只会毁了自己的生活。
比如下面这个女人谈到的她邻居家的生活,就是婆婆自讨苦吃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怎么回事:
『我邻居家的生活真的印证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如果没有她的婆婆掺和她的生活,一切都会很平静,只可惜这种事没有如果,她婆婆算是一个客观存在,不把婆婆的问题处理好,他们家就别想好过。
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她婆婆太贪心,觉得儿子和女儿都结婚了,自己理应被儿女养着,理应比其他人过得好。而事实上,她婆婆这种愿望本身就不现实,因为儿女条件都有限,能一起给她养老已经很不错了,她提更过分的要求,肯定无法如愿。
而她婆婆却自作聪明,在女儿面前说媳妇的坏话,在媳妇面前又说女儿的坏话,出发点是想让双方都比这对她好,但从结果来看,这种方法非但行不通,而且还将她自己置于了谁都不想管的境地。
虽然我邻居和她小姑彼此之间没有通气,但她婆婆双向吐槽的问题还跟其他人说过,如此传来传去,先传到了我邻居耳朵里,她盛怒之下让婆婆滚去小姑家里去住,结果则又传到了她小姑耳朵里,她小姑又让她婆婆滚回儿媳家去住,折腾到最后,她婆婆只能自己住。
如果她婆婆没那么贪心,知足一些,完全可以在儿子和女儿家里轮着住。跟别人比什么?你比别的婆婆过得好又怎样?没有别人过得好又怎样?只要自己的生活不是太差,不就好了吗?
像她婆婆这样的人,只能说她是自作聪明,自讨苦吃,贪心不足,看不开,想不通,自己把自己的晚年生活给毁了。』
02
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人一旦被内心的贪念所支配,就会呈现出类似“唯利是图”的状态。而且,一个人一旦贪心不足,往往就会求胜心切,想抄近路,想走捷径,从而就会想着算计别人。但问题是,别人又不傻,怎么可能任由你算计?到头来,你失算了,或者因为贪心受到惩罚了,别说得到更好的生活了,有可能连你已经拥有的生活都会失去。
尤其是人到晚年的时候,更应该重视这种问题,最不该做的事就是算计子女,否则你得不到他们的善待,到老了只能靠自己,日子不会好过。退一步讲,就算你算计得逞了又怎样?一命呜呼的时候能带走吗?倒不如看开一点,知足一点,少一分贪念,才能多一分自由。
除了常规意义上的贪念之外,还有一种容易被人忽略的贪念,也应该被重视起来,那就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不好的评价以及指责,否则会形成心理负担。“太在意”也是一种贪念,但凡你被这种贪念支配,满脑子一直在想别人怎样评价你,一直在计较别人为什么否定你,你会心烦意乱,吃不好,睡不好,这样的生活状态当然会很糟糕。
03
杨绛在《我们仨》中有一段对婚姻生活的描述,就涵盖着“知足常乐”的真谛:“钟书这段时期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
这是一幅很祥和的生活画卷,源于夫妻二人在知足基础上互相尊重,互相善待,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但凡他们二人中有一个人不知足,都不会那么祥和。
这本该是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的生活,但却不那么常见了,因为现在很多人太浮躁了,整日忙于物欲的追求,忙于被贪念支配,渐渐对一切都不满足,甚至连跟家人坐下来吃饭聊天的时间都没有。
人们总说忙碌是为了生活,对物欲的追求也是为了生活,但你真的因此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吗?你或许会说没过上是因为时机未到,等自己再忙个十年八年就好了,可是你怎么就能确定十年八年之后会让自己满意呢?如果你更贪心了呢?为什么不能抽出固定的时间用于知足和享受呢?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我们总说生活,但我们真的还记得什么是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