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草龟可以称为大头草龟?大头乌龟到底是不是独立种?

受市场追捧的一种草龟,大头草的成因有两种主流说法:
基一种认为是先天基因决定的,另一种则认为是后天吃坚硬的食物锻炼出发达的咀嚼肌导致头大,一般认为头宽超过4厘米,即可称大头。部分大头草的头宽可以达到5公分甚至更宽,嘴角夹角90度 ,吻部是垂直的。

目前没有人工培养大头草的记录,所有大头草均为野外获取,通常为雌性个体,暂未发现雄性个体    。

大头乌龟是我国学者方炳文于1934年依据采自南京地区的标本所命名的。一些外国著名的龟类专家对它的有效性提出了置疑,认为头大是对贝类食性的个体适应。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对比大头乌龟与普通乌龟的细胞染色体得出结论,认为两者差异明显,从而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找到了支持大头乌龟是有效种的论据。

但是至今国际上的龟类物种名录中大都未正式列入,理由是,大头乌龟与乌龟太象了,除了头大,几乎无明显区别。发现的大头乌龟以雌性居多,很少能 见到真正意义上的雄性大头乌龟。

大头乌龟的数量很少,种群规模,分布区域都没有得到确认。外形上缺乏物种独有的鉴别特征,一个独立的物种在外部形态上势必要有区别于其它物种的性状,而大头乌龟仅有的与乌龟的区别就是头大,况且测量数据会随年龄改变,还会受到生长环境优劣,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再来看大头乌龟的分布,江 苏,安徽,湖北,广西,当中有的还有疑问,但无论如何,即使这些产地都是确定的,那这些地方也都是乌龟的产地。

大头乌龟与乌龟同域分布,若是亚种则早被杂交消灭了。当然,还有种可能,就是大头乌龟是个初步亚种,是刚从变异阶段向亚种过渡的准亚种,原本在一个较小的封闭区域内独自演化,突然被某种原因打破了隔离,重又与原乌龟的种群混合,生殖上的未完全隔离使得大头乌龟与乌龟间的杂交后代仍可育,累代下来,真正的大头乌龟越来越少,而中间的过渡个体屡见不鲜。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头乌龟都是些年龄偏大的个体。

食性对龟类头部大小的影响在整个龟类世界中都可见到。尤其是摄食具有坚硬外壳的底栖软体动物或甲壳类动物的种类,它们大多不够灵活敏捷,无法捕捉到机敏的 鱼类,而螺贝和蟹较易获得,但又都有坚固的外壳,为能打破这些硬壳,龟类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大双颚的咬合力和增强喙的强度。头骨宽阔有利于更强大的啮肌的附着,同时喙的角质层增厚,这一切都会使头部看上去很大。马来食螺龟是最典型的例子。

遗传学的研究可能会有助于揭开这一迷团。我国安徽师范大学的郭超文等作了大头乌龟和乌龟的染色体组型和Ag-NORs的对比工作,试图证明大头乌龟的有效性。其工作论文可在赵尔宓主编,周氏父女任副主编的《中国龟鳖研究》一书中找到,有兴趣的朋友可参阅。

其对比结果显示两种乌龟的三组染色体中,确有两组显 示出细胞核的核型不同,而Ag-NORs则表现出同源性,他们认为,核型的分化在龟类的属以下近缘种间很少出现,两种近缘的乌龟间却有分化,从而为大头乌龟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在民间的爱好者中,支持大头乌龟是有效种的人找到了依据,他们据此实验结果断言,大头乌龟是独立种。

我国现在在经费方面还没有能力作龟类的基因测序工作,它太过复杂繁琐,单一的科研院所都无力承担。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是国际上的多国合作,包括了美,欧,日,中等科研大国分工进行,尚历时十余年,耗资数亿美元,检测了几十亿对碱基才完成。在这种局面下,对龟类作基因测序这种无关紧要的研究工作自然不会被提上日程,更不会被付诸实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