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不想学了!”孩子这么说,不是厌学,不是放弃,而是……

文:朱莉  来源:凯叔讲故事

上周末去朋友家玩,碰上母子俩正闹别扭。

原来整个暑期,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做妈妈的都给儿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要么就是课外兴趣班,要么就是各种作业、练习啥的。

连孩子想要跟好朋友约着一起玩,都要提前跟妈妈打申请,列入计划表里。

直到孩子终于扛不住了,开始闹“罢工”,直截了当地跟朋友说:“妈,我不想学了”,妈妈当场傻眼了。

她似乎完全没想到,一向乖巧听话的儿子,竟也有揭竿起义的时候。

朋友问我,儿子来这么一出,我该咋办?

我觉得这是个好问题,值得我们所有父母反思。

当孩子说,“妈,我不想学了”,我们到底该如何回应?

1

第一种情况,很可能就像朋友家儿子一样。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其实真正要说的是,妈妈,我好累。

下面这张图,是《你好,未来人类》纪录片中,一名叫做晓菲的妈妈,在玩一款模拟孩子成长过程的游戏。

按照她现实中养娃的方式,她把游戏中“宝宝”的作息安排得满满当当,每一分钟都不曾浪费掉。

一番操作后,晓菲吃惊地看到:游戏里的“孩子”因为压力过大,直接崩溃掉了。

何止游戏呢?

她现实中各方面都超级优秀的儿子,也在一场心理测试中被发现,内心的压力和紧张程度都达到了最顶级。

就像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有断掉的危险。

农民种田,都会给农田一个休耕期。因为长期不间断耕作、用各种化学肥料,会让土地变硬;休养一段时间,才能让土壤恢复生命力。

孩子的大脑和身体也需要“休耕期”,否则就可能出现状况。

短期状况,是学习效率变低;

长期状况,则可能是整个的人格发展都受到影响。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分享过这么一项研究,研究中把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分成“快乐时间”和“管教时间”

所谓快乐时间,就是无所事事地跟孩子呆在一起,吃饭,散步,游戏,说话,谈心。

所谓管教时间,就是带有功用性质的,对孩子的言行或者学习进行各种指教,引导,督促。

快乐时间和管教时间的合理比例,应该是7:1左右,这样养出来的孩子,人格更稳定,情商更高,未来的社会竞争力也会更强。

若父母的管教时间延长,孩子出问题的几率就变大。

因为当孩子的生活中只剩下“成绩”“考级”“优秀与否”之类结果导向的目标,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力发展一定会遭遇严重挤压。

而情绪情感方面的发展,以及健全性格的养成,才是一个孩子未来真正的软实力。

所以,当一个疲惫的孩子跟你说,“妈,我不想学了……”,最好的回应方式应该是,告诉孩子:我确实看到了你的状态不太好。

然后,好好坐下来,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和真正需求,并适度调整“快乐时间”和“管教时间”的比例。

2

第二种情况,当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学了”,可能只是在说:妈,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我需要帮助。

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就讲过这么一个案例:

因为儿子厌学问题,一对母子去到了心理咨询室。

当着咨询师的面,母子俩就争执起来。

妈妈恨铁不成钢地问: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就不能学学好?

儿子答:我一看书就头疼。

妈妈火气更大了,因为在她听来,儿子所谓的“头疼”,就是躲避学习的借口。

直到咨询师认真地告诉这位母亲: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男孩说的“头疼”并非扯谎,而是实话。

来自父母的过多批评指责和过高期待,让他喘不过气。

每每一打开书本,他就忍不住沮丧、烦躁。

不是孩子不愿意“上进”、甘心堕落,

而是内心淤积的负性情绪太多,亟待化解。

何止是情绪问题呢?

脑科学研究发现,长时间的过强压力,会永久性地改变青少年的大脑,影响这些孩子以后的学习和记忆。

而且,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压力伤害比童年时期更加严重。

心灵上不自由的感觉会直接影响神经元的发育,进而影响孩子未来学习方面的诸多表现。

所以,当孩子沮丧地跟你说“我不想学了”,请稳住自己的情绪,试着倾听孩子的困难点在哪里,好有的放矢,帮孩子缓解压力。

比如,你可以回应孩子:

1、宝贝,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我可以帮你做点什么吗?

2、我陪着你,我们一起来看看,换个方式行不行……

3、其实你已经做得不错了,慢慢来,咱们不急!

……

切忌一味地批评责骂。

这种负面回应,只会让孩子慢慢习得“学习=父母的批评责骂=威胁”这样的印象。

长此以往,搪塞和逃避学习将会成为孩子必然的选择。

还是画家刘墉说得好:“管孩子要学学导航,不发脾气,冷静为孩子提供对的方向。”

永远不要让孩子觉得,“完蛋了”“我就是不行”“没办法了”。

这条路走不通,或者走岔了路口,那么换个方向、换条道儿再走就好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不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么?

所以,一定记得用温柔笃定的回应告诉孩子,遇到困难不可怕,想办法解决了就好。

人生总有多种选择和可能,未来总有机会和希望。

3

第三种情况,当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学了,可能潜台词是:我努力了这么久,可总也看不到什么成果/突破,好气馁……

这个时候,可能需要父母轻轻托一把,帮孩子“熬”过来,

别让孩子在人生那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轻易放弃。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个人老去时,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身边一个落魄的亲戚当年读完高中就出去打工了。

她回忆年轻时最遗憾的事,就是没人早点告诉她,再撑一撑,熬过去,把书读完。

我读大学,以及后来走上社会,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我妈给我报的唯一一个舞蹈兴趣班,被我给荒废了,结果身无所长。成年后想再捡回来,已是千难万难。

所以,请一定早点告诉孩子,真实世界中,总有一段路,是孤独的,需要我们咬着牙扛一扛的。

作家李尚龙写过这么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他认识一个读警校刑侦专业的大学生,英语演讲非常厉害,于是询问经验。

对方说:“都是笨方法。没钱报班,于是就把托福口语题库里面几千道题每一道都背一遍。”

作家听呆了,于是问:“你花了多长时间?”

警校生答:“将近两年吧。几乎没参加任何活动,所有休息时间都在图书馆和没人的角落里咆哮着背诵英语。”

每每有人夸他是英语演讲天才,他都无奈摇头否认。

他不愿意别人拿“天才”二字,就轻飘飘地盖过了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

我们这个时代非常追求效率,凡事都想快速看到回报。

可是,再优秀的人,也需要独自走过漫长且寂寞的时光,一步步安静地累积,扎扎实实、不问前程地前行,最终才可能抵达自己理想的彼岸。

没有人能例外。

哪怕是宫崎骏这样有天赋的大师级人物呢?

他在创作的时候,也有发牢骚、觉得很煎熬的时刻。

“好麻烦啊,真的好麻烦啊。有人对我说'麻烦的话放弃不就好了’,我又觉得这个人多嘴。”

“其实我是在和自己嫌烦的心情作战。”

谁的生活没有烦恼呢?在该战斗的时候不轻易缴械,才是最好的答案。

的确,学习真的好麻烦啊,可为了未来不后悔,每个孩子都要加油呀。

陪孩子玩真的好麻烦啊,可谁让他们是我最爱的人呢,所以每个父母都在努力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