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脐法治疗胃肠疾病
敷脐疗法是将配好的药物敷于患者的肚脐上,盖上塑料薄膜和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古代的方法是,盖上树叶或菜叶,然后用布条捆扎),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用脐疗治病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对肚脐这个部位十分重视,称它为“神阙”。《道藏》一书解释说:“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以示显贵。”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即神气升降出入、变化消长的地方,属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能通达五脏六腑,调节各脏腑生理活动。正如清代名医吴师机所说,“神阙给药,可以通经走络,开窍透骨。”从脐部给药,有利于药物归经,使药效循经直达病所,调整气血阴阳,以驱除病邪、扶助正气,对防治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现代医学理论看,肚脐皮肤最薄,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容易透人。同时,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有丰富的血管,外用药物较易吸收,并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高,药力可直达病所,达到治疗的目的。另外,脐部末梢神经丰富,感觉敏锐,通过药熨刺激,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各脏器的功能。 敷脐疗法简便易行,既可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又可以免除内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患者容易接受,特別适合服药困难的婴幼儿和老年人。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尤其对胃肠道疾病疗效显著。下面介绍几种胃肠道疾病的脐疗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五更泻 指发生在黎明前、五更(3点-5点)时辰的腹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每到五更的时候,肚脐周围就会出现疼痛,泻后则止。取肉桂3克,苍术3克,研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敷摊于脐部,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次敷2小时,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敷药处可能有痒、灼痛感,停药后即可消失。 小儿泄泻 小儿泻下如水,或如蛋花样,可用葱白6克,生姜3克,艾叶5克,捣烂,用鸡蛋清调糊,敷贴患儿肚脐处。每24小时更换1次,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止泻的功效,一般l一3次泄泻可止. 呃逆 饮食过急或受凉后,容易出现打嗝,即呃逆,轻者可通过深呼吸或饮水得到缓解,持续不停的呃逆可用半夏、橘皮各5克,共研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外敷于脐部,盖上纱布,胶布固定,一般l次可愈。 胃脘痛 冬季老年人常会出现胃脘隐隐作痛,喜按,得温则止。这时可用胡椒5克,吴茱萸6克,炒焦,研为末,以食醋调成饼,敷于脐上,盖上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 便秘 大黄3克,食盐4克,共捣为细末,填于脐上,胶布固定。同时,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脐部,行气导滞,可用于各种便秘。 术后腹胀 术后腹胀,是手术后常见症状之一。这时,可用吴茱萸10克研末填脐,l一2小时即可促进肠道蠕动,减轻腹胀。也可用半夏5克,研末填脐.胶布固定,然后用炒热的生姜,布包熨脐。利用半夏的行气和生姜辛热温通的作用,疏通肠道气机,解除术后腹胀敷脐治常见病脐疗治病既可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又可以免除内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简便易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敷脐疗法,患者不妨一试。腹泻:吴茱萸、肉桂、干姜、公丁香、地榆各15克,研末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痛经: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元胡10克,共研细末,黄酒调敷脐上,用胶布固定,然后放上热水袋加温。每天2~3次。自汗、盗汗:五味子、麻黄根、五倍子各50克,研细末混均,加75%酒精适量调匀,敷于脐中,每日一次,连用7~14天。小便不通:木通10克,穿山甲5克,川芎15克,盐少许,研末混均,用黄酒调糊状,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敷后约30分钟即可排尿。肚脐:养脾第一要穴肚脐:养脾第一要穴芷言肚脐:养脾第一要穴肚脐不仅是我们在母体内汲取养分的通道,它还是养脾的第一要穴。无论是脾阴过盛还是脾阳不足,敷脐都是最佳的保养方式。薄荷脑敷神阙,人就不会脾胃阴盛诊治过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她有多年的便秘和失眠,说话有口臭,脾气急。这是典型的脾胃阴(火)盛。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有了很大改善,只有口臭还比较明显。中医里说:"千寒易散,一火难除。"人身体里面的火(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清下去的。何况,气血有余也能生火,脾胃多气多血,最容易生火。怎么办呢?本来可以用养阴(增阳)清热(减阴)的方法,让她用药养一段时间的胃阴,胃阴足则热自除,口臭自然会慢慢消失。但她工作非常忙,熬药也不方便,我就教了她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我让她买50克薄荷脑,研碎,每次取适量用纱布包好,填入肚脐,再用胶布固定。在填薄荷脑之前,先要把肚脐洗净。每三天换一次。这样,口气就会慢慢变得清新。薄荷是芳香辛凉的,辛凉就能清热,芳香则能向上走窜。脾胃好比一口锅,可以腐熟水谷。这口锅通过什么来加热呢?要通过命门真火,也就是肾,肾为脾胃的消化提供能量。但 如果这个能量提供得太多了,就会导致胃里过热(阴盛)。肚脐是命门真火向上蒸腾到脾胃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放一些薄荷脑,就能拦截掉一些火热之气(减阴),而且,薄荷的辛凉之气会随着命门的火气一同向上,运行到胃里,发挥它清热的作用,胃火被清下去了,口臭自然也除掉了。这位女士如法炮制,第二天一早起来的时候,她老公就说,她嘴里那股以前老远就能闻到的臭味没有了。她自己不但感觉到嘴里清新、凉润了,还感觉到头脑清醒,心情畅快。所以,她一到办公室,就忍不住给我打电话报喜。为什么薄荷还能让人口气清新、头脑清醒呢?这是因为,薄荷的芳香性质能持续不断地向上走窜,到达胃里,清除了胃热后,它还能继续向上,到达嘴里,使嘴里气息清新。然后,它继续向上到达头部,让人头脑清醒,眼目明亮。人道是,麝过深山草木香,薄荷何尝不是如此?它向上蒸腾,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芳香和清凉。吴茱萸敷肚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受够了长期吃药的罪,说到吃药就头疼。这时我往往建议他们去药店买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脐里,用麝香壮骨膏固定好。结果很多人用过后发现,这个办法竟比什么降压药都灵,而且还感觉腿脚有劲,头脑清爽。中医认为,肝属于木,脾是土,木克土,土反过来也制约木。高血压是肝气过于亢盛,别的脏腑不能制约它而导致的。吴茱萸性温,可以补益脾阳,脾阳足了,肝气就会受到约束,血压自然就能降下来。为什么通过肚脐给药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因为,在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中,神阙(肚脐)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中医认为,神阙是五脏六腑之根、元神归藏之本,能联系人体所有的脏腑经脉。胎儿在母体内生长,是通过这里吸收养料,滋养全身的。孩子出生后,这个通道闭合了,但它的神奇作用仍在。现代医学证明,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把药物敷在肚脐上,药物通过皮肤,能很好地渗透到全身,而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作用直接,使用方便。我建议大家用来敷脐的药物不多,配来配去,都只有简单的几味药。经常有人很不放心地问我:"就这么点儿药,敷在肚脐上,能管用么?"其实,等到他们敷上了,就谁都没有疑问了。把药物敷到肚脐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要么肚子里咕咕叫了,要么整个腹部都出现温暖或清凉的感觉,如果是芳香浓烈的药,嘴里还会出现药的味道。这说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随着人体的气血津液上行,遍布周身了,这和吃药没什么区别。良药苦口,但我们肚脐里没长舌头,自然感觉不到苦,但效果却是不打折扣的。敷脐不是我的创造。在过去,很多中医都不光会开方子,他们还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给人一些"土方法",疗效还非常好。我的心愿就是要把他们的这些方法推广开来,以造福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