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感恩我的老师们
一个素炒豆芽,一盘手撕扒鸡,一杯疑似茅台,一两全粉小馍,一碗苹果煮汤。这是第37个“教师节”这天我的晚餐食谱,边吃边感动,竟生出浓浓的感恩之情,若非咬牙忍着,或许还会流几滴感激的泪水呢。
有朋友见我食谱偏简单,戏谑说我感恩的话太牵强,虽说不一定安排啥大餐,至少得有点形式感吧?譬如摆个蛋糕,上面饰以“向敬爱的老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再插几支蜡烛,烛光一摇曳,显得师生都体面。
朋友有道理,但那是他的视角,和我想法不一样。就像我收藏书画,身边绝大多数朋友,要么不做收藏,要么眼光与我迥异,不可能强要统一,也没必要非得统一。情感表达,个人喜好,还是自我一些有意思。
其实朋友是说笑话,我也没有专为“教师节”准备食谱,我就这种吃法儿。一个人的饭想咋吃就咋吃,哪那么多计较?凑巧今天是“教师节”,我又拍照发朋友圈,“教师节”就成了话题,呛咕得想老师们了。
我是比较不让各级老师省心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让我逼得跳井跳楼的心都有的老师还真不在少数,我眼圈发红几乎流泪,就是想这几位老师了,觉得对不住,要不是老师们不离不弃,能有我的今天?
有心的朋友研究我食谱发现,除了那半只扒鸡,其他都太素,这种吃法儿营养够?他哪里知道,即便那半只扒鸡,也不是这一顿就能吃完,大约还得吃两到三顿吧。这样的荤素搭配是医生定的,不包括那杯酒。
我这种吃法儿,因为糖高,胰岛素打14年了。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被“重用”、吃过见过的人才会得,不管有无根据,外在表现大致如此。所以我感恩老师们,没有他们,受累、吃过、见过怕都难!
这些年行走社会,自我感觉比较满意,一是能写点文章。公文写十二年,在领导及同志们心中有些认可度;业余时间写“想哪儿说哪儿”系列杂文,算是网络有影响的品牌吧;二是会玩点字画。不玩钱不够花。
我感谢感恩我的老师们,也真是从我小有成就的方面入手的。当秘书,玩字画,若非语文老师打开我文学、文艺想象的翅膀,无论工作进步、职位晋升,还是业余快乐、顺便挣钱,怕是都不会吧?我就这么看!
我想感谢的老师大都八十岁以上,像尹兴华老师、王哲兴老师、陈金钵老师等都过世好多年了。今天是第37个“教师节”,国家正在庆祝,领袖正在讲话,我也恭恭敬敬端起酒杯:祝辛勤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1-09-10 23:15:46 于镂月裁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