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7.7【2017-9-28】
#每日学论语#17.7
【原文】
佛肸(bìxī)召,子欲往(wǎnɡ)。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fū)子曰:'亲于其身为(wéi)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wǎnɡ)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mó)而不磷(lìn)?不曰白乎,涅而不缁(zī)?吾岂匏(páo)瓜也哉?焉能系(xì)而不食?”
【译文】
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佛肸派人召唤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说:“过去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屑去的。’现在佛肸盘踞中牟反叛,您却要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不是说坚硬的东西怎么磨也磨不薄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怎么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中看不中吃的葫芦瓜吗?怎么能够只拴挂在架子上让人观赏而不让人吃呢?”
【微言微感】
孔子稀罕做官吗?
如果他睁只眼闭只眼,不管季桓子和鲁定公接受齐人美女的事情,就不用辞去大司寇而流浪列国。如果他不要太在乎卫灵公和南子的态度,他尽可以高官厚禄,享受尊荣。
但是,孔子就是孔子,看不上的人,不伺候,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孔子周游列国14年,从55岁到68岁,从鲁国出发,先卫国、而后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
然而,卫国也好,齐国也罢,包括楚国,这些都是比较客气的,还能高接远迎的,但结果呢?开始还可以,随后就敬而远之,表面很客气,但是就是不给实权,不能重用。
为什么呢?
有权臣嫉妒,担心孔子得势自己就会失去对权力的控制。有君王忌惮孔子太方正,眼里不揉沙子,自己也不能舒舒坦坦。也有担心孔子弟子三千,力量强大,万一得势,无法控制。
总而言之,14年周游列国,孔子竟然空有安邦定国之策,怀揣治世良方,遇不到知音买主。
几个想用孔子的,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叛臣”,如阳虎、公山弗扰,还有今天说到的佛肸(bìxī)。
佛肸(bìxī)是晋国大夫范中行(hánɡ)的家臣,中牟城邑的地方官。晋国的赵简子攻打范氏,乘机包围中牟,佛肸据城抵抗。用子路的话说,应该是“亲于其身不为善者”。
佛肸(bìxī)为什么被子路不待见,我们很难找到资料详查。但是,耿直如子路者,相信是不会冤枉他的。
阳虎、公山弗扰、佛肸都是家臣,都是以下犯上这,都想借助孔子的名誉和力量做自己的美梦。由此可见,孔子的大才,是有目共睹世人皆知的,要不,晋国的佛肸都想来聘请。
换个角度,孔门师徒的情谊也是经得起考验的。这个子路,仲由,天天被孔子批评打击,还屁颠屁颠追随左右不离不弃,以下犯上,学生逼着老师发誓赌咒,退避三舍。子见南子,是子路逼着老师发誓赌咒——“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公山弗扰请孔子出山帮忙,子路不悦,佛肸请孔子,子路直言不讳劝阻老师。
子路对老师的敬爱,甚于自己。不存半点私心,就是为了维护老师形象。
孔子该不该动心?
不该动心。明知道那是一帮做人无底线,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的小人,何必自甘堕落,与狼共舞?
最好的自我保护,是远离危险,莫蹚浑水。
另一个态度,该去。总得有人去擦星星,总得有人去扫除黑暗,否则这个世界就正不压邪,歪风横行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孔子想接收邀请,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个人抱负。多教育好一个问题孩子,就少往监狱送去一个罪犯。把敌人变成了亲人,把坏人变成了好人,这个世界就越来越美丽了。
观音菩萨收了红孩儿,灵山多了一个善财童子,世间少了一个”混世魔王“。如来佛让唐僧师徒来西天取经,世上就少了一个流沙河的妖怪,高老庄的猪精,大闹天宫的惹事精。
孔子说:“不曰坚乎,磨(mó)而不磷(lìn)?不曰白乎,涅而不缁(zī)?”一身正气,出污泥而不染;信念坚如磐石,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一身百毒不侵,又有九阳神功护体,谁能奈何我哉?
人总是要干些事情的,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