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3.20【2017-6-2】

#每日学论语#13.20【2017-6-2】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tì)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yī)!斗(dǒu)筲(shāo)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做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做事知羞耻有原则,代表国家出使四方不辱使命有能力,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士呢?”孔子说:“在宗族中人人都称赞他孝亲敬长,同乡的人都称赞他友善兄弟。”
子贡又问:“那么,请问再次一等的士呢?”孔子说:“说一句话一定当真,讲信用,做一件事一定负责到底,不转弯。是做事实打实,让干啥干啥 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最次等的士吧。”
子贡说:“现在这些执政怎么样?”孔子说:“唉!都是些能装一斗五升,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算得上是士呢?”
【微言微感】
关于“士”,我马上想到了刺秦王的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太子丹的赏识,天下百姓的和平,让义士荆轲明知九死一生,也要慷慨赴死,刺杀暴秦。
荆轲,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士”。那么,究竟什么是“士”?“士”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士”,是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是陬邑大夫。按道理,作为大夫的儿子,孔子是可以继承这个士的身份的。但是,很不幸。孔家不承认,社会也不承认。孔子母亲颜征在去世那年,孔子刚刚17岁。他听说季平子要大宴鲁国有身份的士子,便内穿孝服,在没有被邀请的情况下,冒然赴宴。为什么呢?他希望自己“士”的身份,能被承认。但是,众所周知,孔子在大门口被阳虎阻挡,还被羞辱了一番。
今天,子贡问老师什么是士。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子贡以为,士应该是很高大上的身份,但是当今天下礼崩乐坏,一些所谓的士名不副实,尽是鸡鸣狗盗之徒。子贡很迷惑,所以问老师。
孔老师心目中的“士”,不仅仅是一种身份地位,更是一种美好德行。这种“士”,不仅可以上马能排兵布阵征讨四方,下马能安邦治国,教化百姓,而且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标准。
孔夫子的描述是:“行已有耻,出使四方,不辱君命。”
何谓“行已有耻”?
说或者不说,做或者不做,不是为了讨好什么人,不是为了获得什么交换利益,很自然,很真实,很自我,来自内在的生命自觉。有没有人监督无所谓,有没有人看见无所谓,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善则善,恶则恶,完全听从自己的内心的感受。
这种人活着,有原则,有底线,有追求,有梦想,有一种信仰的力量。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是正义的,他们敢于舍生取义。文死谏,武死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伯夷、叔齐大概就是这样的。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荣华富贵不稀罕,生死穷困不在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人,无欲则刚。

子路曾经是“野人”一个,动不动就眼一瞪,拔剑而起。后来跟着孔子学习,慢慢有了文化,以义士自诩。子路在卫国大夫孔俚那里做官,结果卫国内乱,孔俚的母亲伯姬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卫国大乱,卫出公闻讯而逃。
仲由正好在外边办事,是子羔拦住他通风报信,让他赶紧逃命。结果,子路没有逃跑,居然单独进城去见蒯聩。干什么?一人去兴师问罪!卫国刚刚稳定,君臣名分已经确定,你当老子的,怎么可以抢儿子的王位?
一言不合,打斗起来。子路一人也发起冲锋,要放火烧死这些叛贼。打斗中,子路帽缨歪了。他不去反击,也不逃跑,反倒先放下武器整理衣冠,大吼道:“君子可以死,但冠不可以免(整理好)。”
从容系好帽缨,子路瞬间被剁成肉酱。
有人说子路好傻。大势已去,事情已经无法换回,你何必还要回来送死?但子路以为,死是小事,食君禄,忠君事,不能不捍卫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对伯夷、叔齐、子路,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看法。人,除了忠诚和勇敢之外,还需要智慧和坚韧。“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往往还需要动动脑筋。
苏秦第一次游说秦王失败了,灰溜溜回家,没有人瞧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嫂子、还有老娘。怎么办?学问不够,继续学习,本领不足,继续练习。结庐村头,画地为牢,苏秦三年足不出户,闭门读书,头悬梁,锥刺股,苦心修炼,提高自己。一朝学成出关,凭三寸不烂之舌,让燕赵韩魏齐等六国君王都对自己顶礼膜拜,身披六国相印,指挥六国联军,让秦国军队不敢出函谷关半步。
当然,孔门子弟的子贡和苏秦比较,也丝毫不逊色,甚至过之而无不及。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危在旦夕。孔子让子贡想办法救鲁国。子贡一人一车一张嘴,溜溜逛逛,到齐国、楚国、吴国、越过、晋国走一圈儿,凭三寸不烂之舌,“救鲁乱齐破吴”,让鲁国一场战争灾难消于无形。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类似子贡救鲁国的,还有晏子使楚,张骞通西域,诸葛亮舌战群儒,郑和下西洋……
这堪称一等的士。
二等士,乡村贤达之士。用孔子的话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这让我想到了《白鹿原》的白嘉轩、朱先生、冷先生这些“仁义白鹿原”的灵魂人物。在国弱民贫的晚清,在军阀混战的民国,白鹿原人吃得饱,穿得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算是乱世的桃花源了。为什么能这样?这不是政府的功绩。政府鞭长莫及,乡党宗族自我管理,结果比政府更管用。族长、乡绅、教书先生、赤脚医生……就是这些乡村贤达之士,以身作则,守卫族规乡约,捍卫族风民俗,竟然能够守住一方净土。
三等的“士”,地位可能更低下,眼界可能要狭隘些,但是,又有什么关系?“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有始有终。这样的人已经很不错了。
“铿铿然”,这三个字很有意思。
百度解释是:
1.形容浅陋固执。又词义类似于“耿耿”“铿铿”,但多带有固执、愚顽的贬义。
2.言辞上朗朗的样子,或信誓旦旦的样子。多带有贬义,形容空泛的言辞和誓言。
3.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
4.象声词。形容行走声。
一般理解,孔子看不起下等人(小人),形容他们浅陋固执,但是即便如此,人家还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我的理解:孔子完全没有看不起老百姓的意思。他说自己“少也贱,多能鄙事”,完全不回避,还有一些自豪感,说明他根本没有看不起劳动人民。再说,孔子招收弟子根本不设门槛,杀猪的,放羊的,种地的,卖菜的,小商小贩,只要想学习,来者不拒。他怎么会看不起劳动人民?
但是,人没有学问,没有德行,没有事业追求,没有身份地位,毕竟还是有缺陷的。所以,孔子对老百姓,是同情,是教化,也不会有高看的意思。
但是,人可以没地位,别人也可以看不起,但是自己必须看得起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脚踏实地,有耻且格。
富贵可遇不可求。时也,命也。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努力奋斗就能心想事成的。天时、地利、人和,能力、机遇、贵人相助,时势造英雄。所以,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有自己努力的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也有客观环境。坐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虎落平阳,照样被犬欺。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但是,有些事是我们能做到的。比如“行己有耻”,“宗族称孝,乡党称弟(tì)”,“言必信,行必果”……人生一世,要想无愧于心,有理有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用勇气改变能够改变的,用智慧区别好做或者不做,把该做的变成喜欢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