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4.16【2017-6-28】

#每日学论语#14.16【2017-6-28】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shào)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公子纠,但管仲却没有自杀殉主。”子路接着问:“管仲这样做不能算有仁德吧?”孔子说:“桓公九次召集各诸侯国的会盟,都没有用武力胁迫诸侯自愿前来,这都是管仲的功劳啊。能使天下安定,像管仲这样的做法符合仁德,符合仁德啊。”

【微言微感】

孔子关于“仁”的标准,往往让弟子们摸不着头脑。

据统计,关于“仁”的谈论,《论语》一共有58章,105处。其内容包括安邦治国之仁,待人接物之仁,学问修行之仁。

有一次,孟武伯问孔子:“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路、冉求和公西赤,都是孔子学院的高材生。孟武伯问孔子他的学生怎么样,感觉有一些想招贤纳士的味道。当然,后来,这三个学生都是很有作为的大官。即便如此,孔子也没有把“仁”的毕业证颁发给他们。关于“仁”这一科目,孔门弟子能过关的 ,除了“三月不违仁”的颜回,其他人如子贡、子路、冉求等,恐怕都要歇菜。

然而,备受争议的管仲,却被一贯“挑剔”的孔子授予“仁”的荣誉。子路看不惯管仲,指责他贪生怕死。孔子却说:“齐桓公能九合诸侯,不靠兵车武力,全指靠管仲。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有些懵,很多弟子也都懵。前几天,孔老师还批评管仲,说他不节俭、不知礼,好像很是不以为然,怎么转眼就态度大变?

孔子是毫无原则的人吗?

非也,非也。这恰恰是孔子的伟大之处。是就是,非就非,不以自己喜欢不喜欢来做标准。山西人喜欢食用醋,上海人喜欢食用甜,东北人喜欢吃饺子,四川人喜欢吃火锅,河南人喜欢吃烩面,广州人喜欢煲靓汤……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不喜欢吃辣,就指责四川火锅不健康;我不喜欢吃醋,就讨厌山西人什么饭里都放醋,那就不合适了。

一个将军的使命,是保家卫国,让来犯之敌望而却步;一个宰相的使命,是辅助国君治国安邦,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至于他无伤大雅的私德,陈平是否盗嫂,晏子是否丑陋,只要不违法乱纪,我们大可不必苛责。

祁黄羊和解狐不对脾气,甚至有仇。但是,当晋平公问祁黄羊谁可以做南阳令的时候,祁黄羊毫不犹豫推荐解狐。晏婴看不上孔子,几次搅黄齐景公对孔子的重用,但孔子毫不计较,自始至终对晏婴礼敬有加,高度评价。

孔子对管仲的态度,和他一贯的主张是一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评价一个人的“仁”与“不仁”,重要的不是看他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看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一个人很善良,很实在,无心作恶却总是给亲人、给同事、给邻里惹是非、招麻烦,甚至造成伤害。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理解他,不恨他,但是多少人能做到爱戴他,尊敬他呢?

一个人小节有亏,但是能力强,能担当,做了很多于国于民都有益处的事,只要法律不找他,我们又何必盯着人家的小小不然,不依不饶呢?

提到管仲,我马上想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躬耕南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自视甚高,常自比管仲、乐毅。

提到管仲,大家很容易就想到“管鲍之交”的典故。如果说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是知己楷模的话,那管仲和鲍叔牙则是患难与共,能托生死的刎颈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是发小,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是亲兄弟。命中注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山不容二虎,成王败寇在所难免。管仲和鲍叔牙相约各自扶保其中一位公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无论谁失败了,总有一方是胜利者。管仲和鲍叔牙相约先各保其主,万一谁失败了,另一方一定全力救援。

管仲扶保了哥哥公子纠,鲍叔牙扶保了弟弟公子小白。弟弟公子小白捷足先登成了齐桓公,哥哥公子纠就成了牺牲品。鲍叔牙率军逼着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面对俘虏和仇敌,公子小白不计前嫌,不仅特赦无罪,而且委以重任。

管仲该怎么办?

学习召忽自杀殉主吗?

我们敬重杀身成仁的召忽,他们视死如归,有情有意,从道义上讲令人肃然起敬,他对得起公子纠,但是,对国家而言呢?对天下百姓而言呢?

英雄存在的意义,就是救民济世。

魏征曾经是李建成的部下,他一再对李建成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要当机立断杀死日益强大的李世民抢班夺权。结果,李建成没有立即采纳魏征意见。李世民毫不心慈手软,立马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哥哥李建成,俘虏准备赴死的魏征。李建成人死不能复生,李世民睿智大气,不杀魏征反而礼贤下士,请求魏征为天下百姓着想,辅佐自己。

魏征怎么办?

魏征通过再三思考,最后选择辅佐李世民。他忠心耿耿,直言不讳,尽职尽责,成了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一面镜子”,成为了千古诤臣的杰出代表。

管仲没有自杀殉主,他和鲍叔牙联手辅佐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齐桓公,国内奋发图强,对外“尊王攘夷”,十一次会盟天下诸侯,确立了安定团结的华夏一家亲局面。

管仲不死,图谋国富民强,天下太平,这是大仁。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告诉我们:小节固然重要,儒者最重要的是使命和担当。不作恶是底线,做好人是追求,做义人是使命。

不过,我们还必须记住:作为普通人,我们做的都是普通事,由小见大,积少成多,“毋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仰望英雄,我们立志成圣成贤,脚踏实地,我们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

(0)

相关推荐

  • 【第322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7章》孔子怎样回应对管仲的质疑?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7章>孔子怎样回应对管仲的质疑? 14·17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quo ...

  • 第四十六讲:子产和管仲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更是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大家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作文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四得.以往各期可以点击文章下 ...

  • #每日学论语#14.16【2017-6-28】

    #每日学论语#14.16 [语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shào)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 ...

  • #每日学论语#14.28【2017-7-10】

    #每日学论语#14.28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①焉:仁者不忧,知(zhì)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fū)子自道②也!" [译文] 孔子 ...

  • #每日学论语#12.16【2017-5-5】

    #每日学论语#12.16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

  • #每日学论语#13.16【2017-5-29】

    #每日学论语#13.16 [原文] 叶公问政. 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文] 叶公向孔子请教政事. 孔子说:"境内的人安居乐业,心情喜悦:境外的人纷纷前来归附,接 ...

  • #每日学论语#14.1【2017-6-13】

    [原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ɡǔ):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wéi)仁矣?"子曰:"可以为难(nán)矣,仁则 ...

  • #每日学论语#14.2【2017-6-14】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wéi)士矣."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读书人而留恋安逸的家庭生活,那他就不足以算作读书人了." [微言微感] & ...

  • #每日学论语#14.3【】2017-6-15

    #每日学论语#14.3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xùn)."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说话和行为都要正直端庄:国家政治昏暗的 ...

  • #每日学论语#14.4【2017-6-16】

    #每日学论语#14.4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必定会说出富有哲理的名言,但能说出富有 ...

  • #每日学论语#14.4【2017-6-17】

    #每日学论语#14.4 [原文] 南宫适(kuò)问于孔子曰:"羿(yì)善射,奡(ào)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f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