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治疗的窍门

最近一次门诊时间结束以后,胸外科的齐主任和我一起开玩笑地说:“我今天上午的大多数时间可算是为你们肿瘤内科打工了,看了几个肺癌患者都是疾病的Ⅲb期或者Ⅳ期,患者发现得太晚了,很可惜都没有了手术切除的机会,下一步就是要看那几个Ⅲb期患者的转化治疗或者降期了,希望他们会有一个再手术或者其他综合治疗的机会。”

其实,齐主任说的情况一点也没有错,目前肺癌依旧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居于第1位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左右,其中男性发病约52.0万例,居恶性肿瘤第1位;女性发病约26.7万例,居恶性肿瘤第2位。我国肺癌死亡人数约为63.1万例,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应该说,肺癌的防治压力极大。

肺癌除了具有着这样居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外,目前在我国乃至于全球范围内,原发性肺癌的诊疗中,所谓的“晚期肺癌”依旧是肺癌患者初诊时候的主要部分。临床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肺癌患者初次就诊时约有57%的患者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处于临床Ⅳ期的状态。这其中,还不包括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的部分Ⅲb期患者。这也是肺癌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于遗传特征的分子分型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肺癌的诊疗已经进入了精准诊疗、临床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的时代,肺癌的治疗疗效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进入到2018年开始,以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即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开辟了肺癌免疫治疗的先河。免疫制剂的单独使用和联合治疗也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由此说来,面对着临床确诊的Ⅲb期或者Ⅳ期的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肺癌患者,我们再也无需对肿瘤无计可施、无从下手、坐以待毙的状态。在临床上,还有很多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措施可以实施。尤其是要遵循各种“肺癌诊疗指南”、“肺癌诊疗规范”、“专家共识”、“临床试验研究”,在规范的“肿瘤MDT”的指导下进行。以上这些诊疗模式和治疗药物,再联合或者序贯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的应用,以及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治疗方式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肺癌患者的诊疗现状。甚至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把肺癌的治疗转变成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一种慢性病的管理模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