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的“筋膜”是一个解剖概念,筋膜本身是一个基于力学的系统,有许多特定功能。中医传统的形体观当中有“筋”或者“经筋”的概念,这个概念不仅包含“筋膜”还有周围神经系统、关节附近的韧带等等。
二者不能绝对的对应。
许多传统武术练习者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往往将二者简单对应,比如认为“筋膜链”就是“经筋”,这二者确实有相似的地方,而筋膜链当中的“交叉链”在经筋系统当中没有类似的结构相对应,从传统拳术的训练来看反而要尽量避免“交叉链”的运动模式。
拳术运动说到底是一种肢体运动,这种肢体运动不是“乱动”,也不是有某一个标准模式的“运动”而是适合你自己身体状态的“动”,这就比较玄学了。
现代康复医学里面也常提到“运动控制”的话题,比如肩胛节律,手臂外展时肩胛骨要相应做旋转运动,比如前臂抬多少度、肩胛骨就转多少度之类。
这个“前臂抬多少度、肩胛骨转多少度”的结论是一个“研究结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每个人的关节松紧程度、肌肉、筋膜的状态都不同,这个“前臂抬多少度、肩胛骨转多少度”其实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度数。“先天”就是在不断的练习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度”;这个“度”一旦找到通常永远不会忘记,就像骑车和游泳学会了终生都不忘。先天说到底是一种对运动的“体会”,必须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掌握。这和人对运动的控制机制有关,人体在运动时大概分成如下几个步骤,我们依然以拿水杯喝水举例:1、目光定位看到水杯,在大脑中预测水杯的重量和距离身体的远近;2、在“非意识本体感觉”调控下,维持身体和视觉的稳定为肢体运动做准备;3、伸手拿杯子,感知水杯的温度、重量并用合适的力量拿起;注意!此时身体依然在“非意识本体感觉”调控下维持身体的姿势稳定;以上的动作过程当中,我们躯干部位的姿势并没有因为拿水杯这件事垮掉,在我们的脑海当中也没有“有意识”地去调控身体的姿势——这种无需经过大脑意识就可以调控姿势和运动的机制,在神经生物学上面称为“非意识本体感觉调控”。可以说,当我们运动时绝大部分的调控是“非意识”的,尤其是拳术对抗当中,面对飞奔而来的拳脚等大脑的意识反馈的“调控”是决然来不及的,只能用非意识的调控来应付这就是所谓“本能”。内家拳法的训练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强化“非意识本体感觉调控”的过程,这个调控的基础是神经反射,现代筋膜学认为筋膜当中存在感受器可以参与神经的调控,但反应并不是筋膜来完成的。对于普通人而言,在成年之后这种“非意识本体感觉调控”通常会随着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而退化,比如常见的“高低肩、长短脚、骨盆前倾”又或者是功能性的脊柱侧弯,都是大脑对身体的感知下降造成的!依然以蹲猴为例,蹲猴在下蹲时脊柱的动作是一节节下沉,同时双脚并拢膝关节只能做屈伸运动,使腰椎向后运动(腰椎前屈)。这个随着膝关节曲屈(下蹲)而形成的腰椎前屈的运动原本是自然调整的结果,现在大多被附会成了“命门后突”,“命门后突”可能会导致一种症状很特别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留待以后再说。蹲猴的运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训练“骶髂关节”,骶髂关节位于骨盆后侧骶骨与髂骨之间周围有强大的韧带固定。
关于骶髂关节能不能动医学界其实还有很大争议——做手法治疗的大多认为是微动关节,就是能动但动的幅度不大;西医骨科医生往往认为不能动,搞解剖的李义凯教授也认为不能动。传统武术或者导引术的练习者通过“体会”觉得这个关节是一个微动关节,经过一定步骤的训练是可以动的。蹲猴锻炼的核心部位除了骨盆的滚动和骶髂关节,还有上图的“骶髂韧带(上下束)”,许多人坐久了腰下面靠近髂骨的位置就会酸痛,大多是这个骶髂韧带有劳损了。普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平时久坐不动对骨盆以及周围的“感觉”会下降,蹲猴的蹲起训练通过双膝并拢让以骨盆为中心的髋关节、骶髂关节极其周围韧带、下腰椎在很小的幅度内做前后运动,目的是训练这里的“非意识本体感觉”——以便身体受到外力时,骨盆这个“核心部位”可以自动做出稳定身体的调整。普通人不用应对实战技击的场景,训练以骨盆为中心的核心部位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远离颈肩腰腿痛一类的疼痛性疾病;身体的稳定性增强,还可以稳定情绪,避免焦虑状态平复心情。本文的内容虽然是以骨盆、骶髂关节为主,蹲猴对脊柱的锻炼却是整体性的,不仅仅是对于“脊椎”和“脊神经”还包括与脊柱相对的胸腹腔。传统拳术或中医导引术的训练,大多是在整体运动的基础上局部加强的。最后依然要不厌其烦地强调: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了解基础的医学知识,可以理解前辈设计拳术的良苦用心;如今传武式微作为业余的武术爱好者而言,只能对先辈“尽力理解”,“解密”或妄谈“以武入道”者大多是有意无意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