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篇:做个好大夫前,先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自身情况,博士学位,是否已获得?
如果还没有,那我们要先解决博士学位问题。先发一篇SCI文章作为起点,这是博士毕业时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大多单位在晋升高级职称时的必要因素,基本上大多在职博士毕业用的SCI文章也都能作为晋升高级职称时使用,两不误,不过在职博士的学位基本上需要至少3年的时间才可以拿到,也不排除可能会有延期的情况,所以这个阶段主要第一要素就是最快时间发完文章博士毕业。
其次,在博士毕业的同时聘上高级职称后,手上至少已经有一篇SCI的文章了,但此时可能还没有基金项目申报的经验,我们需要再给自己5年的时间去达成咱们的大目标,这5年是卧薪尝胆的5年,不过肯定也是一直都在进步的,因为一直都会有成果产出,5年之后才是你真正享受成果的时候,而且很多课题基金项目主要看的就是近5年的研究成果。
针对这部分我们可以先理一个顺序,这个顺序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打乱,要按次进行,清楚先后顺序以及做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只要这部分熟悉了,将来在你制定新计划的时候,也会非常有层次,不会让你一头雾水。
最后,提醒一下各位,一定要注意!在没有达到当下阶段目标前,个人建议其他的暂时先不用多考虑,容易走弯路,哪怕是当下的一个条件对自己来说达成非常困难,你也只能考虑如何去达成,去攻克,没有捷径。以下我按照刚才的条件来做一个计划给大家先看下。
一、毕业时有一篇SCI作为研究基础
首先考虑的无疑是一个地方项目(当然如果年龄和地区允许的话,首先考虑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或国自然地区项目,按上面提到的国家课题申报顺序)
申报项目本身有两个关键的用途 -- 首先对于国自然来说,以往负责过的研究项目是一个关键,证明作者本人是有项目执行经验的,主要用于说服基金委评审相信你对项目的把控度;另一方面就是有一定的经费去支撑后续的研究,用于加深加大研究意义,也是为了后续在课题项目完成后,其成果本身能用于发表一篇影响因子相对较高的文章,使结题总评更加优秀,并且又能为后续申报课题打下扎实基础。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可能仅仅只是一个省自然的课题(或国自然青年或地区项目),在手上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在原本发表文章的基础上,再先行垫资做一些预实验,有预实验的研究项目在中标率上会有大幅提升,尤其是有说服力的结果,让我们整个项目更具有竞争力。
二、在地方基金项目申报成功后,专注加深研究意义
如刚才所说的,研究要做深。大多地方研究项目,如果不是国家级项目的话,经费资助预算一般在5-8万左右,并不多,加上单位的配套经费,应该有个10来万,这些预算,估计勉强能支撑起一个影响因子在3分左右的研究项目。即便如此,我们仍要以3分以上的文章作为目标去完成这个研究,计算经费预算上真不够的话,也要尽量克服一下,哪怕再垫资一部分,或者从其他朋友的经费中先帮忙资助一下,这个非常重要。对于后续国自然面上项目来说,文章数量的意义并不大,但研究质量的本身却很关键。所以如果文章质量不够的话,从研究基础角度来说,很有可能还需要再发一篇高分的文章或者再申报一个项目,那又多一个周期。
三、第3篇文章,这篇文章作为辅助,稳固研究基础,需与刚才地方项目的研究方向一致,或者是能再加深一下。
这篇文章不需要像课题主文章那样一定拥有高分,研究类型的话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或者是META类型的文章也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关联,比如临床上讨论其应用;或者META分析,分析讨论相关的一些研究争议。主要用于辅助,让基金委评审认可我们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对基金委评审来说还是比较看重的,也是对这个行业及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解。在基金委评审评估项目时,会考虑申报人本身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而这种处理能力往往是来自于对这个研究领域的了解。有这篇文章的辅助,在你最终的竞争环境里至少还能再刷掉1 /3的竞争对手,细节决定成败。
四、最终章:优质标书+预实验
完成以上几项内容的话,那已经可以恭喜你了!因为最辛苦的时候也已经撑过来了,你也已经有了申报面上项目的基础资本,离我们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并且作为医学工作者本身应该在单位也有一定的地位了,但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面上项目被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心态,更不要放弃。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高中标率,在以上内容全部完成后,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多给自己些时间去查阅些文献,找一些能与自己方向关联起来的热门点,多看几篇,给自己些启发。同时,在国自然项目审批的过程中,项目的可执行性、可行性相当的重要。
在以往被资助的国自然项目里,有不少项目看起来创新性并不是很强,但也拿到了资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可行性本身。对于一个有一定研究意义,并且前期的结果非常具有说服力的项目来说,就算其创新性一般,很多基金委评审还是愿意上会再讨论一下这个项目是否能被资助的问题,因为该项目按其标书预期结果做成的几率相当大,也就是保障性很高,综合分数并不会低。要加强项目可行性,可执行性,最有说服力及最有效的关键就是预实验结果,在近几年里,国自然项目本身越来越看重预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超过一篇文章所带来的价值,所以预实验对提升国自然面上项目中标率来说,其性价比相当高。
结合以上条件,SCI文章总共3篇,其中1篇3分以上,1篇是博士毕业用作为起步点,另一篇作为辅助,省级课题1项,加上预实验,有了这样的研究基础在相关领域里已经算是比较领先的了。当然,可能还有老师会问我文章总共就这3篇,为什么说已经领先了很多?其实这个即是关键之处,有一部分条件还不错的医生在申报国自然面上项目前会准备很多发表的文章作为基础,但实际情况按照我以往接触的医生来说,有很大一部分人所发表的文章连贯性并不强,还有研究方向花里胡哨的,或者发的大多都是临床文章,甚至还有些医生从来都没有发过基础研究的文章。如果这样去申报国自然,评审时研究基础会大打折扣,研究是一环扣一环的,要有计划地去执行。
反观我们,虽然只发表了3篇SCI文章,但两篇是同一方向且是加深延续性的研究,另一篇是作为辅助应用或分析的,同时其中一篇基础研究的文章影响因子在3分以上,这样的条件对评审就我们的研究综合能力来看说服力很强。国自然这类大型课题项目申报时,文章不在多,而在精。这也是先前省级项目做的时候我说"哪怕克服一下",经费如果不够,垫资也要把文章发到3分以上的原因。
与此同时,也是因为我们先前申报过省级的项目,有了项目执行经验,也能使基金委评审相信我们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完成此次申报的项目,而且结题时的文章影响因子也是3分以上的,结题成绩也会是评审比较在意的一点(国家也希望多资助一些低投入高产出的成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再增加一些预实验结果,多点开花,大部分基金委评审都没有理由怀疑我们项目执行时的可执行性。
以上这些主要目的是让审稿人能认可我们的能力,接下来最后一步就是标书本身的质量,也可以说是这个项目的研究意义了,要使评审对我们项目感兴趣,同时认为该项目对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其实当到达这一步时就并没有那么难了,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是关键,尤其对于经验不丰富的医生来说,慢工出细活嘛。多花些时间查查文献,把申报项目相关的一些内容多看一下,往往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你会获得启发,而且按上面我们说的方法,大方向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已经定好了,需要查询的文献范围也已经最大程度上缩小了,整体文献查阅的工作量也已经大幅降低,不会再出现刚才我提到的那位医生朋友那样的情况,为了找个方向来回查阅文献而浪费时间。
上面说到的这些,只是我们以零基础开始把国自然面上项目作为第一目标的一种假设。其实,大家都能扩展一下思维,看看自己目前当下到了哪个阶段了,给自己定一个大目标,确定好后开始制定达成计划,然后找准目前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开始执行,不要乱,有目的和计划的去做,逐步推进。几年后,你会发现比同龄人强了不少,尤其当他们在挠头痛苦,而你已经离开目标不远,甚至可能已经达成时,你就会理解系统地去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这个其实和做科研是一样的,我们除了会设计自己的课题以外还要会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努力+方法,也是我们市场中谈及的流量+转化,两点结合才能使你更为优秀。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