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晦涩难懂,该如何让百姓理解接受?朱熹:添加现实基础

作为一种思想信仰或者说是道德学说,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曾听说过南宋时期被推崇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

而且伴随着时间的变迁,经历元朝、明朝、一直到晚清时期,在各地的方志等史料上依旧对“程朱理学”有着相对广泛且详实的记载,显然是把程朱理学看成了树立道德伦理模范的标杆。

再比如宋朝之后,尤其是明清时期,那各地大幅度增加的跟忠、孝、节、烈等相关的故事传说,或者是民间的烈女碑、贞洁牌坊什么的。

无疑也都足以证明程朱理学对封建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当然,作为南宋时候一度被推崇为“官方哲学”的道德学说体系,后世出现这些情况也跟当朝统治者的推崇不无关系。

但问题是程朱理学作为一种相对抽象的哲学理论体系,晦涩难懂,就连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的现代人理解起来都极为费劲。

那么封建时期那些受教育水平极为低下,甚至存在大量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民间普通百姓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程朱理学晦涩难懂

大家想啊,程朱理学推崇的是啥?

作为“程朱理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推崇的是“万物只是一个天理”,而“天下善恶皆天理。

那么我们都知道,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甚至是看不到的一切都可以被笼统的称之为“万物”中的一部分。

那么这个“天理”又是啥?

是后面所说的“善恶”吗,那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呢?

可能大家会觉得违法乱纪就是“恶”,助人为乐就是“善”,但这个评判标准又是以当朝统治者所制定的“社会秩序”为基础的不是吗?

如果当朝统治者把这个“社会秩序”反过来,那是不是就代表着恶变成了善,善又变成了恶呢?

之后到了南宋时期,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又在“程颢程颐”两兄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严教化”的理学思想。

好嘛,前面“天理”、“善恶”什么的由社会秩序作为判断标准还勉强可以理解,毕竟在封建时期,当朝统治者往往都是以“天子”自居,也就是在推崇所谓的“皇权神授”思想。

顾名思义,统治者的意志代表的就是“天”的意志,这无可厚非。

那么这“灭人欲”又是什么意思呢?

吃饭、喝水、衣食住行等等只要是人类需要的,且会为了得到而努力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欲望”的体现。

虽然凭借着我们现代人自身的教育基础,我们可以很轻松的理解朱熹这句话想要传达的意思,大意就是要在顺应社会秩序以及道德约束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前进的正确道路。

说白了“灭人欲”不是让人真的无欲无求,而是要把“理”和“欲”合二为一。

但是放在封建时期那个相对低下的教育背景之下,如此模糊的表达难保不会被曲解不是吗?

那么封建时期的那些普通百姓又是如何清晰的理解程朱理学的呢?

程朱理学不能大张旗鼓的推广

指望理解透彻的一小部分人去挨个向所有的普通百姓教学传达什么的显然不可能。

虽然确实可行,但程朱理学本身就有着一部分顺应封建皇权思想的特征,否则也就不会被那些统治者视为统治工具了。

那除了程朱理学的创始人,当朝的统治者难道就理解的不透彻吗?更别提南宋时期的统治者还将其视为“官方理学”了。

而且要说能真正做到将程朱理学传遍疆域全境的人,恐怕也就只有当朝统治者能具有这样的财力和能力了吧?

但纵观历史上,不论是程朱理学还是别的什么理学体系,可曾有封建统治者大张旗鼓的对外传播吗?

没有,顶多就是自己推崇,然后拿自己作为全国百姓效仿的一个标杆,仅此而已。因为一旦大张旗鼓的对外宣传程朱理学,那性质可就完全变了。

众所周知,先有民,才有国,封建时期的政权建立,本身就是依赖于这些百姓,而不是先有了政权,才有了百姓,这个前后顺序大家还是要搞清楚的。

那么等封建统治者大张旗鼓的对外宣传诸如“程朱理学”等理学体系之时,即便是让普通百姓选择自愿,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强制”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懂了又如何,因为在百姓的心中,这个“皇权神授”思想是外界强行灌输的,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个人理解。

那么这些百姓在理解“程朱理学”之时,势必就会曲解成因为“皇权神授”的存在,所以就必须要遵守当朝统治者所制定下来的社会秩序。

看着意思没变,但却从先有民再有国变成了“先有国,再有民”,也就是“以国为本”,赫然完全背离了封建政权那“以民为本”的本质。

那么该怎么做呢?其实也很简单,给“程朱理学”添加一个“现实基础”即可。

古代百姓理解接受程朱理学的实质

朱熹曾经说过,“窃惟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此自然之理也。

自然即万物,也就是说,“自然”就可以理解成“天理”。也就等同于在朱熹的眼中,“农业”也是天理,同样隶属于程朱理学的理论体系。

那么想要百姓理解程朱理学,其实只需要将“农业”与“程朱理学”绑定在一起,然后提倡百姓“重视农业”就足够了。

如此一来,伴随百姓对农业重视程度的提升,封建政权整体的粮食产量也就上去了,那么首先,封建政权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了提升,政权的整体国力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

那么等封建政权强大以后,也就会通过一些利民政策什么的给予百姓一些反馈,让百姓生活的更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闭环。

而这一切的背后,其实都有“程朱理学”存在的影子。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标志着百姓在潜移默化间接受当朝统治者所制定下来的“社会秩序”了。

因为百姓都是通过朝廷发布的一些诏令啥的内容,然后去具体执行,才能享受到“重视农业”所带来的成果。

至于程朱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天下善恶皆天理”那一说,则根本没有必要去推广,更没有必要让百姓透彻理解。

因为在把程朱理学与农业绑定在一起以后,百姓若是想要继续享受“重视农业”所能带来的成果,就必须要自发的去遵守统治者所制定下来的评判“善恶”的“社会秩序”。

其实说白了,既然国以民为本,百姓又以食为天,就直接以百姓心中所想的那个“食”作为“程朱理学”的现实基础,然后从下到上的去推广,而不是略微带有强制性的从上到下。

从而让百姓在追求“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以及了解当朝统治者所制定下来的评定“善恶”的“社会秩序”标准。

纵然让他们自己说的话可能还说不明白,但实则已经对程朱理学有了一个相对较为深刻且透彻的理解。

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吗,“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end】

(0)

相关推荐

  • 程朱理学一直是辟佛的。如朱熹特别痛恨禅宗...

    程朱理学一直是辟佛的.如朱熹特别痛恨禅宗,言:"禅学最害道,庄老于义理绝灭犹未尽,佛则人伦已坏.至禅则又从头将许多义理扫灭无余.以此言之,禅最为害之深者."为何现在还有一帮无知佛教 ...

  • 受到程朱理学禁锢的宋代社会,为什么能接受寡妇“招夫”?

    宋代人的妇女守节观,源自<礼记>:"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宋人认为女性一生应只经历一段婚姻,并从一而终,为婚姻关系中的理想状态.这项要求的背后原因主要为避免 ...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南宋至明代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南宋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陆九渊继承了程颢的思想,这就诞生了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即程颐.朱熹:陆王即陆九渊.王阳明.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目的都是为 ...

  •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

    一.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由北宋时期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 ...

  • 程朱理学扼杀人性,为什么还会被封建王朝推崇?熊赐履是罪魁祸首

    程朱理学现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程颐程颢这俩兄弟就是跟苏轼同时代的文人,他们对儒学的研究入木三分,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天理.也就是他俩开启了程朱理学的先河,理学其实就是对儒学的一种拓展 ...

  • 听倪培民教授讲儒学: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的转折

    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大学教授.1954 年生于上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 年考入复旦大学,获复旦大学哲学学士(1982),西方近代哲学硕士(1985),并被推荐赴美国康涅狄克大学深造 ...

  • 《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起源

    在邵庸和张载等人的宇宙论之后,新儒家分成了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兄弟二人.号称"二程",弟弟是程颐(1033-1108)开创,由朱熹(1130-1200)完成.称之为&q ...

  • 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等同于孔子国学?

    汉武帝时代,以大儒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应运而生,一跃成为了后世数代王朝的治世经学.为什么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改良后的新儒学,主张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尊卑有序.君为 ...

  • 干货!简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

    中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之后,进入隋唐大一统时代,逐步建立起以儒家经典为标准开科取仕的科举制度,但当时的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的活力,加上道家思想的复兴与佛教传入中国,人们更感兴 ...

  • 甄嬛传:你想不到是程朱理学和严蕊的《如梦令》救了槿夕和苏培盛

    甄嬛从甘露寺怀孕回宫,是带着复仇之心回来的,默默布局,言行举止小心谨慎,挑不出半点毛病,这让想找个茬收拾她的皇后和安陵容一干人心焦难耐,只好把目光先转移到她的左膀右臂身上. 一个柳叶合心璎络从苏培盛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