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 王国维沉湖之谜
过去北京清华园中有“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一座,碑文为陈寅恪撰。海宁王静安先生国维,去世已五十五年矣。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自沉于颐和园安澜堂前昆明湖中,临终只留下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四句话,更无其他遗嘱,一代学人,就这样谜一般地自杀了。
据丁文江编《梁启超年谱长编》载该年六月十六日任公写给梁令娴的信道:
“我本月初三离开清华,本想立刻回津,第二天得着王静安先生自杀的噩耗,又复奔回清华,料理他的后事及研究院未完的首尾,直至初八才返回津寓。现在到津已将一星期了。静安先生自杀的动机,如他遗嘱上所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叶平日为人本不自爱(学问却甚好),也还可说是有自取之道,王葆心是七十岁的老先生……卒致之死地,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一瞑不复视。此公治学方法,极深极密,今年仅五十一岁,若再延寿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
这时梁任公是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负责人,王静安是导师。最早记其死因甚清楚。而人们在惋惜伤感之余,不免思考起他的死因来。甚至有的说罗振玉剽窃了他的稿子,有的说罗振玉欠了他的钱不还,等等不一而足,总是把王国维的死拉扯到罗振玉身上,或是把王国维之死归之于钱,而却很少从性格、信仰、学术理论、政治上分析他的死因,所以,总难免隔靴搔痒之感了。
静安先生弃世时,正在清华国学研究所执教,同时执教的除院长梁启超外,尚有陈寅恪、吴宓,以及在美国去世的赵元任先生。静安先生去世后,陈寅恪先生在一首挽诗中,有一段注解说:
“甲子岁,冯(按:指冯玉祥)兵逼宫,柯、罗、王约同死而不果,戊辰冯部将韩复榘兵至燕郊,故先生遗书谓'义不再辱’,意即指此。遂践旧约自沉于昆明湖,而柯、罗则未死。余诗'越甲未应公独耻,’即指此言。”
甲子逼宫,是指把溥仪赶出故宫。柯、罗是柯劭忞和罗振玉,即三个人相约同为清朝自杀,另外两个人只是唱唱遗老的高调而已,并不想真死,而静安先生却真的学屈原的样子,跳到昆明湖去死了。日期比端午节还早两天。他一死,一些围着溥仪转准备重做大官的人,拿他大做文章,说他为清朝而死,为他请谥,让住在天津日租界张园的溥仪封他为“忠悫公”,并派贝子溥忻上祭,赏陀罗金被并大洋两千元。好像有了他做样子,溥仪就真能够再做宣统皇帝了,又何能理解他的思想信仰呢?
实际上他并未做过清朝的什么大官,也没有功名,只不过是清代末年学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而已。一九一二年在日本写给铃木虎雄的信中云:
“(颐和园词》称奖过实,甚愧。此词于觉罗氏一姓末路之事略具,至于全国民之命运,与其所以致病之由,及其所得之果,尚有更可悲于此者,拟为《东征赋》以发之……”
信中不称“朝廷”等词,直称“觉罗氏一姓”,可见他并不以遗老自居。似有忧国忧民之民主思想,而十几年后,在溥仪的内廷行走,给友人写信左一个“上”,右一个“人直”,最妙是给上海蒋汝藻写信,郑重其事借“纱蟒”,说太妃过生日,给太妃拜寿。收到后还说“感荷之至”。真难想像这样有学问的人穿上蟒袍给官里的一个老女人跪下磕头,几乎成为滑稽戏中的人物。相对比同时的梁任公,觉其思想境界相差悬殊矣。
在他跳昆明湖自杀时,清代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儿还多得很,而另一些王公大臣也还活着,在北京深宅大院中,在天津、上海租界地里,照样吃喝玩乐,并没有人去死,而只有他去死了。便又有不少人可惜他的呆气,觉得他太犯不着。静安先生一死,倒变成了一些遗老们的好诗题,浙江诸暨周善培在一首题为《王静安投昆明湖殉国为诗哀之》的律诗中写道:“入地觐天知慰藉,十朝待士竟何如?”好像清朝待读书人真的太好了,所以王静安跳湖殉节。人们却不禁要问:你自己又如何呢?清朝那些血淋淋的文字狱的帐如何算呢?真是莫名其妙!
其死因在其悲观厌世的心态上,还有一重要因素,就是他的长子(罗振玉女婿)王潜明于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日死在上海。儿媳与他又有意见。丧子之痛,又加家庭不和,对其心理自然也造成很大压力。
静安先生一死,写挽诗的人很多,连跟他相约同死而未死的凤荪老人柯劭忞也写了感怀伤殁诗:
“历历三千事,都归一卷诗。秦庭方指鹿,江渚莫燃犀。管邴君无忝,唐虞我已知。文章零落尽,此意不磷淄。”
“管、邴”是指汉末的管宁、邴原,都是汉末避乱隐居的人物;“不磷淄”是不薄、不黑,哀伤怜惜之意未变。柯凤荪哀悼王静安,没有把他扯到“殉国”、为大清而死等等上去,这是这位清史馆馆长的高明之处,他只是叹息“文章零落尽”而已,从这点感慨王国维之死,多少还沾一点边的。
因为静安先生,不管从哪一方面说,他始终是位学者,而不是清朝的一名官吏。他生于光绪三年,即一八七七年。读书之后,并不是去应科举,而后来是进了学校。一九OO年前后,在上海东文学社读书,学日本文及西方科学知识,一九O一年去日本留学,进东京物理学校。一九O三年任南通师范学堂、苏州师范学堂教习,均教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光绪三十二年,经罗振玉之介,到北京,在学部总务司行走。当时清政府体制已改革,张之洞任军机大臣兼领学部,不少学者都网罗在学部中。静安先生到京师图书馆任编译,后调名词馆协调。这是在清朝所担任的职务。清代分“官”和“差事”,外官小的如典史、县丞,内官如主事、郎中等等,再小也有个“衔”。差事是具体工作。
严格说来他所任只是“差事”,还够不上“官”。一直到一九二三年,他才接受了溥仪的伪旨:在南书房行走,食五品俸。似乎已经身列清秘了。但那已是清朝覆亡后的第十二年了。过了一年多,溥仪就被赶出故宫了。他这个五品俸实际上是连剔庄货也赶不上的破烂。他的学问才华,足以比美他的同乡前辈,康熙时南书房行走的查慎行,但是时代相差太远了。静安先生是很精明的人,这点他怎么会不明白呢?不过也亏得他死得早,不然也许会跑到“满洲国”,出现更可悲的身败名裂的情况,那就更是千古恨事了。
在他死前没有多久,正值清华园花开之时,湘人章孤桐(士钊),蜀人曹纕蘅(经沅)曾去清华看他。死后挽诗起句云:“匆匆执手记花时,危语辛酸最可思。”亦可想见他当时的思想情况了。章行严先生死去多年,可惜生前没有写点回忆王静安的文字。陈寅恪有挽观堂长诗,序言对其死因从文化理论上论述甚当。现在《寒柳堂集》已出版,读者可以去看,无须赘述了。
阅读链接
作者简介:邓云乡,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上海红学界元老,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