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底了,电动汽车续航、充电等六大痛点还在
这是汽车人参考2020年终盘点第三篇文章,聚焦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上,重点关注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的技术,本质上都应围绕着解决终端用户的痛点来发展和创新,而2020年,终端用户对于电动汽车的六大痛点有了变化。
1. 续航里程:表面上已经解决
目前纯电池汽车发布的续航里程基本能达到500公里以上,随着用户对电动汽车的了解逐步加深,用户对实际续航里程的感知在一般条件下(常温续航)打八折,夏季开空调(高温续航)降10%,跑高速(高速续航)再降5%,冬天开暖风(低温续航)再降10%。
针对于这一痛点,主流电池技术仍然朝着高能量密度发展,正极材料继续往三元高镍走,把电芯做大(特斯拉4680);结构上更加集成,去除中间部分,更多的标准化大模组和CTP产品逐步落地,也出现底盘电池CTC的概念。
此外,今年固态电池传出了积极的信号,量产时间可能会提前。
2. 安全:自燃频发,仍需查漏补缺
电动汽车自燃事故依然屡出不穷,涉及的品牌也越来越多,烧一辆就是一个新闻。因此,电动汽车安全,特别是电池安全,一直都是技术层面关注的重点。
针对于这一点,磷酸铁锂电池重新回到人们视野,装机量不断上升,大概率会超过三元电池。
而三元高镍电池出现了折中方案,部分车企从811体系退回到了523体系,另外也出现了高电压单晶电池(镍55)。
从系统级别上,更多地采用隔热材料、排烟结构以及主动热管理技术等,实现“只冒烟不起火”。
3. 成本:另有一套打法
电动汽车的成本大部分依赖电池成本的降低。
从技术角度上看,磷酸铁锂电池、三元少钴电池(包括四元电池)、高电压单晶电池,以及CTP、CTC本质上都是追求降低成本。
目前预计,在2025年左右,主流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持有成本与燃油汽车基本持平;到了2030年左右,主流电动汽车首次购买成本会低于燃油汽车,在不依赖于补贴和政策的前提下。
今年电动汽车也出现了新的打法,瞄准年轻用户代步出行的小型电动车,价格不能超5万元,而且是家庭第二辆车,代表是五菱MINI EV。
Mini EV的35岁以下用户占比达76%,多为公司企业职员,而20-30岁用户占比40%,多为增购。
4. 低温适应性:依然是行业难题
电动汽车冬季掉电厉害,本质是由电池材料特性决定的,无论磷酸铁锂还是三元。
在技术上,可以通过材料改性、BMS标定、保温设计、内外加热等方式加以改善,但在用户体验上,目前没有看到明显的变化。
热泵空调会在今后的新能源车型上越来越普及,但是成本会上升。
5. 保值率:仅能从商业模式去解决
电动汽车保值率太低,一直都没有形成稳定的二手车市场,也是很多用户不愿意购买的原因所在。
目前看到的解决方式是采用换电的模式,但换电的推广,需要电池包的标准化,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推广也是天方夜谭。
6. 充电:再完美也无法匹敌燃油汽车
充电桩建设这几年已经不再提及了,或许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大城市让用户拥有家用的充电桩。
从充电速度来看,目前最高水平可做到30分钟充满80%,即使预判到2025年能够达到15分钟,但是依然无法与燃油车相匹敌。
小结
回顾2020年,电动汽车续航、安全的基本痛点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保值率低、低温适应性差、充电速度慢等问题还没有太清晰的解决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电动汽车在短时期内(5年)并不具备让用户主动首次购买的吸引力。
本文为“汽车人参考”原创,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转发此文,关注“汽车人参考”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