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不懂色沁 ,纯粹就是打酱油的 !

古玉色变的现象,自古就常提及: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说:「古玉有血玉、尸古、黑漆古、渠古、甄古及土古。」;清人刘大同在《古玉辨》中:「玉受地火者,皆变为白色,俗称为石灰沁,及今所谓鸡骨白、象牙白者是也。」;清人陈性在《玉纪》中:「凡玉入土年久,则地中水银沁入玉里,相邻之松香、石灰以及有 色之物,皆随之浸入于中」

而「滇国玉器」书中,数处提及玉器时,有如此的描述:「…有钙化现象出现,近一半的玉片已看不出玉片原来的质地。」(赵美,《滇国玉器》,页12。)、「质硬但较脆,有钙化现象的古玉…」(赵美,《滇国玉器》,页42。)。

这是玉器常见到的风化现象,而相对于中原的玉器而言,滇国玉器的风化现象显然较为严重,原来半透明的软玉,大都变成了不透明;而玉器原来的浅绿、浅黄色也变白、变褐,甚至形成了所谓的“鸡骨白”。

可是这个现象,却只发生在软玉,而玛瑙、绿松石却仍保有原来的色泽与透明度(硬度低的材质如孔雀石、珊瑚当然另当别论)。

科学仪器鉴定了玉器的硬度、密度、折光率,也指出材质为软玉还是玛瑙还是绿松石、孔雀石、珊瑚…等,但是,玉器的颜色为何改变了、为何失透了,这对于出土玉器的研究来说,一直是个疑惑,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所以,本文针对玉器入土后,在颜色所产生的变化,而呈现的现象及可能的原因来作讨论,希望能使出土玉器的色变现象有一个较清楚的归纳与解释。

出土玉器的色变现象

色变也就是玉器颜色上的变化,所以,如果是玉器原来的颜色,就不在讨论之列。可是,出土古玉有些应为玉的原色,却被误认为入土产生的色变,最常见的有下列三种:

一、多色玉:

产于中原附近的玉石,常见到玉石本身就有多种的色泽(图1为玉石剖面),这种现象并不是色变,而是玉石原来的色泽。

甘肃天水市师赵村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连环玉璧(图2),三片玉璜纹理与玉色完全相同,为一件成形对切的玉器,可以明显看出为玉的原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新石器的玉璧(图3)及陜西宝鸡市北郊墓葬出土的东汉玉辟邪(图4),也是多色玉的呈色。

图1

產于中原附近的玉石,常見到玉石本身就有多種的色澤(圖1為玉石剖面),

這種現象並不是色變,而是玉石原來的色澤。

图2

甘肅天水市師趙村遺址出土的齊家文化連環玉璧(圖2),三片玉璜紋理與玉色完全相同,

為一件成形對切的玉器,可以明顯看出為玉的原色;

图3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新石器的玉璧(圖3)

图4

及陜西寶雞市北郊墓葬出土的東漢玉辟邪(圖四),也是多色玉的呈色。

二、黑白玉:

黑白玉是指白玉里含有石墨成分,有的呈聚墨状,有的呈点墨状,大部分都是深浅分布不均,和白玉相混,如图5为现代玉雕的作品,河南洛阳小屯村一号墓出土的战国骑兽玉人(图6)就是点墨状黑白玉;

用来作俏色的作品,并不常见,图7为现代的巧雕作品,河南安阳市小屯北地11号房子出土的玉龟(图8)与陜西蒲城县贾西乡出土的玉牛(图9),就是聚墨黑白玉;利用强烈的黑白对比来创作,在精心设计,唯妙唯肖,趣味十足。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三、玉皮:

玉石材料若为经河水长期滚动的水产玉,其外表常有一层厚薄不一的黄褐色的皮壳,称为玉皮(图10);此种颜色并非玉器入土以后所产生的变化;陜西咸阳市渭陵西北出土的玉辟邪(图11)及北京故宫藏的玉虎鹿饰(图12),就是利用玉皮的巧雕作品。

图10

图11

陜西咸陽市渭陵西北出土的玉辟邪(圖11)及

图12

北京故宮藏的玉虎鷹飾(圖12),就是利用玉皮的巧雕作品。

滇国的玉石材料种类可谓丰富,除了软玉、玛瑙之外,还有绿松石、琥珀、珊瑚、孔雀石、大理石、琉璃…等;而这些玉石当中,有些玉石虽然密度或是比重并不高,经过上千年的风化作用,仍然保存光亮如新,却也毫无色变可言。

云南江川李家山69号墓出土的东汉「蚀花玛瑙管」(图13),整体呈现肉红色、半透明,无任何色变;云南晋宁石寨山12号墓出土的「玛瑙牛头形墬」(图14),仍为红色、晶莹剔透;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玛瑙铜鼓形珠」(图15),四件珠子都呈透明状、光洁滑润、有玻璃光泽。

「滇国玉器」书中叙述到绿松石的出土特征时,也是说:「光亮如新」。云南曲靖八塔台41号墓出土的「兽首形绿松石墬」(图16)表面平滑光亮,颜色依旧绿色闪蓝;该墓出土「人头形玉墬」(图17)在全器白化的玉器上,更是突显了绿松石的原貌。

同样为高硬度的水晶,出土时也保存了亮丽如新的外观; 云南省大理市三塔发现的「水晶杵」(图18)、江西上饶市茶山寺更有出土的「水晶璧」(图19),均可用晶莹剔透来形容。甚至连低硬度的琥珀,都出现透明光泽的出土品—云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2号墓的「琥珀珠」(图20),整体呈枣红色,半透明状。

可是,属于高硬度,比重最高(在玉石中)的软玉(表一),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风化现象,尤其是颜色上的改变。所以,这些颜色并非玉质的原色,而是经过风化而改变了玉的颜色。

图13

雲南江川李家山69號墓出土的東漢「蝕花瑪瑙管」(圖13),

整體呈現肉紅色、半透明,無任何色變;

图14

雲南晉甯石寨山12號墓出土的「瑪瑙牛頭形墬」(圖14),仍為紅色、晶瑩剔透;

图15

雲南晉甯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瑪瑙銅鼓形珠」(圖15),四件珠子都呈透明狀、光潔滑潤、有玻璃光澤。

「滇國玉器」書中敍述到瑪瑙的出土特徵時,也說:「完全光亮如新」。

图16

該墓出土「人頭形玉墬」(圖17)在全器白化的玉器上,更是突顯了綠松石的原貌。

图17

雲南曲靖八塔臺41號墓出土的「獸首形綠松石墬」(圖16)表面平滑光亮,顏色依舊綠色閃藍;

图18

雲南省大理市三塔發現的「水晶杵」(圖18)、

图19

江西上饒市茶山寺更有出土的「水晶璧」(圖19),均可用晶瑩剔透來形容。

甚至連低硬度的琥珀,都出現透明光澤的出土品

雲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2號墓的「琥珀珠」(圖20),

整體呈棗紅色,半透明狀。

古玉受浸色变之说,自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以来,清代诸人如陈性的《玉纪》、刘大同着《古玉辨》、刘心宝的《玉纪补》、李凤公所撰《玉纪正误》、竹园之《古玉考》等都有所论述,所论浸色不下八十余种,总称为古玉十三彩。可是,这些沁色,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在此作以下的探讨 :

1. 水银沁:

杨柏达在《传世古玉辨伪的科学方法》一文中指出:「水银既不能附着玉表,更不能深入玉肌,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杨伯达,《传世古玉辨伪与鉴》,页242)

在此,王红旗先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古玉鉴》一书中明确指出:「由于沁色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水”作为媒介,既然朱砂和水都不溶于水,也就对玉的沁色没有直接影响。」(王红旗,《古玉鉴》,页41)

2. 血沁:

清人李凤公所著《玉纪正误》书中,言及「受血沁色赤」一节,认为「尸体入土,血液腐败,已无色泽可言,安能于千百年中蓄此能力以渲染最坚之玉石。」认为「血玉」,属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所致。

邓淑苹在《仿伪古玉研究的几个问题》中,也提到:「人血在短时间内就会凝固变黑,而古玉的受沁是要相当时日的。」所以,血沁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由考古已见的出土古玉,可以归纳几种最常见到的色变现象:

一、变白色:

这也是俗称的「白化」、「钙化」、「石灰沁」,白化严重者称「鸡骨白」,顾名思义也就是玉器的颜色变白了,这也是软玉色变最普遍的现象。

无论软玉原有的颜色为浅黄绿、浅绿,都有呈现白化的现象,甚至,有些白化严重者,连软玉原有的透明度都失去了,变成了不透明。所以,白化的意义应是:玉质失透了,而且失透的部位变成了白色。

有的器物整体都变白了(图21:春秋,云南曲靖市八塔台4号墓)、有的在局部(图22,明代,云南昆明市荷叶山),有的出现在表面、有的在里层甚至深度白化,并无一定的规律。

而且,白化的严重与否,似乎与年代的关系并不绝对,因为,有的软玉虽然年代久远,可是只有局部白化(图23,西汉,云南晋宁石寨山4号墓),而清代的出土软玉,就有不少的全器深度白化(图24,清,云南昆明市荷叶山;图25三,云南省昆明市刘家山)。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二、变褐色:

玉石的自然呈色会出现白、黄、青、碧、灰、黑等颜色,玉石自然呈色出现褐色只有籽料的玉皮(籽料的皮色可说是河床所造成的色变),可是出土古玉呈现褐色的机率非常高;

西汉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之「月牙形玉饰」(图26),玉料由黄绿变成局部褐色,云南呈贡县天子庙41号墓出土的战国「有领玉璧」(图27),颜色灰绿中呈现褐色;

对于这些自然沁色现象,杨伯达说:「天然沁色或浮于表面,或渗入深层,深浅不等,自然生动,几无定律可循。」(杨伯达,《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页13。)。

图26

图27

三、变绿色:

玉器的色变以变白最为常见,变为褐色也常见,其次就是出现变为绿色;

西汉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之「有领玉璧」(图28)及「玉环」(图29),器表都呈现与玉色不同的灰绿色,这应该是玉器入土而产生的色变。云南省博物馆的考古纪录说:「有铜锈沁染斑」(古芳,《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2.云南、贵州、西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页64.65)。

图28

西漢雲南晉甯石寨山13號墓出土之「有領玉璧」(圖28)及

图29

「玉環」(圖29),器表都呈現與玉色不同的灰綠色,這應該是玉器入土而產生的色變。雲南省博物館的考古紀錄說:「有銅銹沁染斑」(古芳,《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2.雲南、貴州、西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64.65)。

什麼因素讓古玉變了顏色呢?這一直是一個神秘的疑問。清人劉大同的《古玉辨》就說:「受沁之原,不易深究。」

而玉器於墓葬的環境變數實在太多了,與玉器接觸的物體有可能是泥土、銅器、鐵器、漆器…等,墓葬環境有可能潮濕、乾燥或是水浸、冷熱,所以,探討玉器色變的原因,的確有困難所在;不過,近年來考古發掘的資料不斷增加,文史、考古專家及自然科學如礦物學家的投入,使得玉器色變的成因已顯出輪廓;這對於還原器物所處的環境,以及當時器物成形的工藝研究,有相當的意義。

出土古玉顏色變白,最常被討論;清人陳性在《玉紀》中就說:「凡玉入土年久,則地中水銀沁入玉裏,相鄰之松香、石灰以及有色之物,皆隨之浸入於中」。可是,1974年美國學者Handy and Gaines 提出了古玉受沁而變色,原因是處於強鹼的環境造成,而非是埋藏墓中的時間長短或墓中的幹濕狀態。

1983年,鄭建認為雞骨白的成因是火燒造成的(鄭建,《江蘇吳縣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古玉研究》,考古學集刊3),他是經過200℃低溫及1000℃高溫的對比實驗,結果發現1000℃時樣品由綠色褪色而成白色,而認為”火燒玉”的可能;1991年聞廣也經過實驗,認同此看法:「加熱至600℃以上,玉塊表層變為棕黑色,及至900℃以上褪色發白且半透明度明顯降低」。

1991年吳棠海根據南越王墓的出土資料(圖30)

高足玉杯(圖31)的色變現象

推論:「白化成因並非外來沁染,而是發自玉質內部的”變色”」(聞廣,《中國古玉研究的新進展》《中國寶玉石》第4期,1991年)。

1992年劉良佑認為白化乃至雞骨白的現象,是因為碳酸氣與玉器中的鈣結合形成碳酸鈣而析出,發生「脫鈣」現象堆積於玉表而發生白化(劉良佑,《古玉新鑑》台北,尚亞美術出版社,1991,頁264)。

1994年聞廣透過室溫紅外吸收光譜,認為受沁過程中並非同時而是先後發生的,而且:「閃石受沁後其礦物未變,並沒有鈣的增加,古玉受沁後的顯著變化是顯微結構變松,由此導致了其半透明度的喪失及褪色變白,其原理和同為水(H2O)的固體狀態的冰與雪的差異相似,即冰因是緻密的故具透明度。」並認為流傳的古玉「鈣化」說,與事實不符,此術語不應繼續使用(聞廣,《古玉的受沁》,《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年,總134期,頁92)。

1997年楊伯達針對良渚玉器雞骨白的成因,提出:「土壤中氫氟酸含量較高,對良渚文化由表及裏的滲蝕就較為嚴重,均變為雞骨白」(楊伯達,《傳世古玉辨偽綜論》,北京: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4期)。

但是,1998年錢憲和認為火燒白與風化造成的雞骨白飾不同的,火燒白表面無光,而天然風化的表面有玻璃光,自然風化是因為晶間空隙的發生,不僅硬度變得較低且當光線進入時產生折射、亂射形成白化的現象,並認為在濕的環境中玉器容易白化,細緻的玉質不易白化(錢憲和,《古玉之礦物學研究》,《東亞玉器二》香港: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1998年.p.230)。

當實際觀察玉器時,可以發現白化容易發生在玉器的邊緣地帶,如

河北平山中山國六號墓出土的戰國玉璧(圖32)

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新石器時代玉璧(33)

這應該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分,此處玉石結構較為疏鬆,所以較容易白化,符合聞廣與錢憲和的看法;而且,當比對成形對開的玉佩時,更可發現白化發生的部位非常對稱,如

震旦博物館藏的戰國鳳形玉佩(圖34),

圖35震旦博物館的戰國龍形玉佩合併起來時,很明顯看出白化部位完全吻合,可以看出玉的質地鬆緊與否,影響了白化的發生。

因此,白化的形成與質地的疏密有很大的關聯性,也就是白化是結構變松造成的可能最高,但是,怎樣的因素可以讓玉質變松了呢?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件東漢包金握豬(圖36),

包金的部分脫落後,可以見到包金的部位幾乎完好如初,而未包金的部位白化非常明顯,由此來推測墓葬環境,黃金是隔離了酸堿的侵蝕、還是調和了冷熱變化?這還需相關領域的專家進一步作研究了。

出土玉器為何變成紅褐色的成因,因為有明確的考古資料可供參考,通常認為是鄰近玉器的鐵器的鐵離子沁入玉中,而呈現紅褐色,也就是俗稱的「鐵沁」。

與鐵器鑲嵌在一起的玉器,往往具有紅褐色的色變,正是鐵沁的典型特徵;如

揚州市甘泉姚莊102號西漢墓出土的玉劍格(圖37)

及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劍格(圖38)、

玉多節帶勾(圖39)

玉器因鐵芯生銹而脹裂,褐色沁斑由內而外,顯然是受了鐵劍的沁蝕。

與白化有相同現象,鐵沁也是容易發生在玉器的邊緣地帶.

比如: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玉璧(圖40)、

安徽長豐縣出土的戰國玉璧(圖41)、

太原晉卿趙氏墓出土春秋玉璧(圖42);

這也是玉石接近玉璞的部分,因此,在結構較疏鬆的材質處,鐵沁也是比較容易發生。

玉器色變成綠色的成因,與變褐色一樣,近年考古資料的大量增加,也已經不是秘密;例如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杯(圖43),

在墓葬中,與銅質弩機、銅質劍簇等銅器放在一起

(圖44)

銅綠不僅附著在玉角杯的表面上,也沁入了玉質內部,使玉角杯局部玉質變為綠色,所以,這種現象俗稱「銅沁」。

玉器常與銅器鑲嵌在一起,銅綠也會沁入玉質中,而產生綠色色變。例如

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援銅內戈(圖45),

援與內交接處的玉質轉變成綠色,即是銅沁。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圖46)與

河北滿城陵山一號墓出土的鑲玉銅枕(圖47)

銅與玉交接處的玉質皆呈現綠色,皆為銅沁。

以上的說明,探討了出土古玉色變的現象與成因,但是,墓葬環境的變異太大,並非僅只以上所列的狀況而已,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圖48)

就因被絲織品綁附而影響了色變,四川金沙文化出土玉器特殊的呈色現象

(如圖49的玉錛形器)

目前尚難有科學性的解答。

而且,還有許多可能的成因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比如說:地殼數十億年的碳酸鈣現象,對白化也應有明顯影響的;以及土壤內含鐵量高,也應是鐵沁的來源;以及,玉質中原有的礦物質會不會產生氧化而形成了色變呢?追求科學化、有根據的答案當然是努力的方向,這種種複雜的成因,尚待更多相關領域的專家來進一步研究了。

人二

Art is history

(0)

相关推荐

  • 探寻梅岭玉与良渚文明“家谱史”

    "良渚玉矿在哪里?"7月16日,随着"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亮相故宫,作为15家参展单位之一的江苏常州博物馆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该馆参展的一件 ...

  • 第1529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新进展:玉龙出岫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众多的课题中有一个子课题,那就是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玉文化是中国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有八千余年的历史,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物质载体,也被认为是有别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 ...

  • 如何养活一块玉?活玉才养人

    在玉石圈存在这样的说法,玉石戴久了可以戴"活",这让人十分惊奇.其实"戴活"只是说一个人常年累月的佩戴玉石,久而久之,玉石就会产生"灵气", ...

  • 玉石的含义

    玉石对华夏文明影响是悠久而巨大的,可以说玉石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古人就开始使用玉石砍圻工具(发现于迄今大约近万年的辽宁海城小孤山洞中)了,这件玉器工具不同于普通石器,是真 ...

  • 玩玉千趣,沁料百味!

    沁料,和田玉当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和田玉的玩法多种多样,玩玉的乐趣也是各有不同,但沁料绝对是其中最具独特性的一种. 玩玉有千趣,沁料也有很多种! 很多时候我们把沁料的不同区分的很复杂,其实很简单,沁料 ...

  • 古玉的水银沁,古玉沁色中的黑色,称为水银沁俗称之为黑漆古

    小伙伴们大家好!纵观历史,国人对于"玉"的追求,那是一直没有停歇的.不管在哪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独特玉石文化.那么到了当代,喜欢玩玉的小伙伴们对于古玉就特别的情有独钟.对于大部分 ...

  • 细品古玉46种沁色之美

    古玉沁色之美是每一个喜欢古玉收藏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 古玉的沁色是多姿多彩的,无定律可言.尽管这样,我们的前辈还是总结了古玉沁色有"十三彩""二十六色"等美誉之 ...

  • 不懂收藏,谈何玩玉?

    我们常说,好玉不仅是用来把玩和佩戴的,更是用来收藏的. 并且,玩玉和藏玉都是一件非常让人着迷的事情,每块玉都充满着故事和乐趣,在玩玉时,我们玩的是玉,收获的是好心情:在藏玉时,我们藏的是玉,感悟的是人 ...

  • 玉得一沁胜万金:沁色点缀的古玉之美

    喜欢收藏的藏友 鉴定沉香.结交更多香友请加香至尊微信,学习沉香知识 承诺:只卖真货,假一赔十 喜欢精品寿山石,请加美女微信交流

  • 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图解高古玉之沁色!

    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一般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沁色也会重,但西北地区的土质干燥,玉器入土不易受沁:东南地区的土质湿润,玉器入土易被浸蚀.因此,古人 ...

  • 不懂玉的人怎样选玉?新手怎么玩玉,鉴玉技巧一句话看懂!

    新玉友初窥门径想寻得美玉结缘,本应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可在和玉大叔工作这些年注意到问题依旧,新手买玉常常碰到的那些选择难题,究竟该如何化解?且听和玉大叔聊一聊. 一,新手玉种的选择 和田玉的基础颜色 ...

  • 油亮≠油润:很多玩家玩玉一生也不懂什么是“珠圆玉润”

    如图所示,如果你不知道价格,你会觉得哪件最"润"? 油亮: 很多玩家并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油润' 无论是籽料还是山料,通过各种不同的抛光,都可以抛出"哑光"&q ...

  • 【玩玉随笔】黄口、黄玉、黄皮、黄沁、黄僵均为何意?何为贵?

    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过失, 先静静的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曾错过.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缺点和过失, 真正修行的人,从来不看别人的缺点和过失. 简介: 黄口:又名黄口料,是所有带黄绿色调山料的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