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教学的三个追求
(2018-06-01 15:03:05)
【摘 要】古诗词复习老生常谈,仅靠多练并不奏效。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做有效引导,以一当十,提高复习效率。“读”重在补充空白点,“审”重在提高辨析的精细度,“答”重在选用恰切的词语。
【关键词】 诗歌复习 理解内容 常见题型 概念
最近一次考试,试卷里的古代诗歌鉴赏题恰好是高二期末考试的原题。一半学生根本没发现这道题做过;另一半学生感觉似曾相识,但答案是什么已完全记不得。结果就是——做过和没做过一个样。这很让人沮丧,却又实属正常。
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做一道题并无多大作用。如果抱着“量的积累可以达到质的飞跃”的念头,搞题海战术,就变成了重复劳作。有经验的老师说:“复习的大敌是不自觉地做重复的劳作。”大量做题后学生也能把答案写得满满的,但因为稀里糊涂而找不到要点,自然也得不到分数。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怪圈,师生都需要清醒过来,做有效复习。什么是有效复习?就是贴着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的复习。
一、 “读懂”是前提
很多学生把古诗词阅读障碍归结为“读不懂”,却又无法说清楚哪里读不懂。他们知道要读标题、读正文、读注解,但即使是简单的答题,有些学生的答案也匪夷所思。原因是他们在阅读时用“目”多,用“心”少,扫过一遍后以为无障碍,于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笔者以为他们的“读不懂”更多的是“不会读”。对此,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小试验。
把诗歌《横塘夜泊》分别给两拨学生看,并要求他们各自完成任务。
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
野梅含水白,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第一拨学生的任务:阅读诗歌并分析诗人的心情。结果大约一半人回答“孤单寂寞”,因为他们注意到诗中有个“孤”字,又有“残雪”“乱星”等词,便判定是心情不快。还有人说看到题目“横塘夜泊”便自然想到“枫桥夜泊”,“渔火”一词又想到“江枫渔火对愁眠”,所以判定为“愁苦无奈之情”。显而易见,这些解读都是错的。学生理解诗歌时并没有立足这首诗本身,而是借助其他诗歌的阅读经验。
另一拨学生的任务:完整翻译诗歌,并判断诗人的心情。结果是都说得八九不离十:独得风景之妙的愉快之情。可见,老老实实把诗歌翻译一遍离答案最近。很多答案出现偏差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差,他们说自己“想多了”——诗外的东西想多了,但“诗外无答案”,一切都要着眼诗歌。只要能翻译出80%的内容,一般来说就可以顺利地解题。
很多学生追求答题速度,按照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先读题然后读诗,这是明显的误区。现代文篇幅长,阅读时提倡往“薄”里读,要边读边概括压缩;而诗词文字简约,跳跃性大,需要往“厚”里读,要边读边扩展补充。阅读诗词,如果只抓“一字一词”,极有可能“先入为主”“一叶障目”;如果盯着题目去读,难免受题目的羁绊暗示,让理解“走偏”。
高考古诗词虽然不属于疑难偏怪,但完全读懂确实不易。因为有些诗即使一句一句地翻译下来,感觉内容也是支离破碎的。如此,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让诗歌的跳跃性、含蓄性成为理解的障碍。比如,《送邹明府游灵武》(2012年湖北卷):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阅读时应自问:为什么用“曾”字?“马不肥”的“马”是谁的马?作者写“马不肥”用意是什么?它和债多、书多合在一起,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题目为“送”,而不是“护送”,作者不是跟着邹明府回“灵府”,那么诗歌后四句是否还是作者亲眼所见呢?这几个问题弄清楚了,“人物清廉的形象”“通过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虚实相生”“敬佩与殷切惦念之情”等要点都会凸显出来,从而让“读不懂”变成“读懂一点”乃至“完全读懂”。
在教学《严郑公宅同咏竹》(2009年天津卷)时,笔者让学生逐句解释。学生在解释到“色侵书帙晚”,出现了障碍。在否定多种解读之后,终于有学生意识到:是竹影落在书上!学生们恍然大悟后,再呈现题目“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自然是风行水上。
每一首诗词都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力争遇到一首就读通、读透一首。再通过几首相似诗词的组合阅读,进而追求读懂一类。带学生理解诗词固然耗时,但也只能耐心而为。如果越俎代庖,替学生翻译,貌似省事流畅,结果必然造成低效,阻碍学生深层的阅读和思考。
二、“审准”是关键
学生能读懂诗歌,但写出的答案不能得分或者不能得高分,是因为所写的语句重心不对。该多阐述的地方一语带过甚至毫不提及,不该强调的地方却着墨很多,这源于他们对题目辨析的能力不足。
审“准”就是按照命题人的指令而动,指令有的明显,有的隐晦。显性的指令容易做到,隐形的指令则需特别小心。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的问题:“‘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个指令就需要锱铢必较,“欲去还问”包含两个内容,既有想要离开的惆怅失望还有眷恋不舍的意思。如果只考虑到“还问”二字所蕴含的情感,就会因为概括不全而失分。
审题意识反复训练方能养成,要引导学生对相似题目充分玩味揣摩。以诗歌《吴松道中二首》(其二)为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在读懂这首诗歌的基础上,呈现如下的问题供全班讨论: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诗歌的开头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3.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由哪些意象构成?请简要叙述。4.诗歌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与情?5.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首联。6.“江乡叶正飘”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诸如此类,围绕“情”“景”“意象”“意境”等写景诗的核心词,按照高考常见的题型设计几个问题进行辨析。这些题目看起来相似,但认真比较却各不相同,答题时自然也需各有侧重。明确各自需要,就可能少一些答非所问。
这种题目是从“一”到“多”,还有一些题目又可以由“多”归到“一”。总之,要单独拿出时间专门进行审题训练,让学生站在较高的层面理解和运用知识,就有可能实现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培养学生的较高思维能力。
三、“写对”是王道
读不懂、审不准都可能导致写不对。事实是,即使读懂了、审准了,也可能写不对。
如2012年江苏高考题《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有些学生的答案是“以景结情”,而正确的答案是“情景交融”,可见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并不清楚。虽然答题失误是学生概念不清楚,但不能指望通过解释概念来解决问题,而要沿着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典型的例子“以诗证诗”。可选择三首“以景结情”的诗歌进行训练。如下: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宿青阳驿 武元衡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
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先要求学生画出情景交融的句子,就会发现以景结情属于情景交融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情景交融。特殊在哪儿?它一定在结尾。而情景交融可以出现在诗歌的任何一个位置。
选择其一和《梦江南》比较便会发现二者的不同:“以景结情”既要求最后一句写景,还要保证倒数第二句一定不能写景,否则就是情景交融。如此周折,就是为了说明如何判断“以景结情”。学生清楚具体概念后,就很少再胡写乱写了。类似需要辨析的概念还有很多,比如什么是“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什么是“反衬”“对比”,等等。
讲解概念,最好用教材里熟悉的例子。比如学习“虚实结合”,可用《雨霖铃》《虞美人》等,让学生指出虚写的内容,实写的内容,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诗词归类就可以总结出:诗词重在抒情,“意境”一旦扩大必然会增加“情”的含量。换句话说,为了表达丰富的情思,而要“虚”写。如此这般,理解“虚实相生”的作用并不困难。
不少学生理解诗词和题目,但苦于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词语来表述。“词不达意”的病因主要是词语贫乏,在复习时需要带着学生总结一些词语,特别是四字的词语。笔者的经验是借助2004年前的高考题,那些选择题既可以减少备考的疲惫感,又能积累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
普觉禅师曾经做过一个比喻:“他人的一车兵器,于我无用,我手有寸铁,便可杀人。”朱熹非常欣赏他的这个比喻,用在治学上就是“一味搬弄经典没有用,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自己的才切实受用”。可惜我手中还无寸铁,不揣冒昧地谈论教学中一些做法,也难免浅陋。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211100)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