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的周历

收到《读库》的周历,制作精美,像本小书,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用上。一如既往随邮件附信一封,落款也一如往常:张立宪。写信这种事在今天透着些怀旧的仪式感。

知道张立宪是电影《神探亨特张》的缘故,那部平淡似水,慢火慢炖的电影,竟是让人很有些印象。伪纪录片的粗糙风和片头片尾的精致,像精致的匣子里装着只陶碗,虽然不懂,可感觉上那陶碗定是不一般的。故事已经忘了,电影却一直记得。只是当时不知道屏幕上的“神探”是何许人也。第一次知道《读库》是偶然读到,有人说今日文青的阅读标志是三种刊物,其中有《读库》,另外两个已全然不记得了。类似的说法多有做作之嫌,就像所有的奖项、排名、推荐之类,但过于认真固然轻浮,可全然否定却也迂腐了。再后来迷上“圆桌派”,有一期窦文涛说六哥一个人撑起一本杂志,查了下,原来就是《读库》。

决定订阅却是因为一些变故。一直以来,虽说并非不感兴趣,但总觉书已经够读了。这世上若要说最耗时间的事物,读书多半名列前茅。更要命的是,读书所耗还不是所谓的垃圾时间、碎片时间,毋宁说是黄金时间。所谓黄金时间一要看这段时间里精神如何,若是昏昏欲睡,脑筋跟浆糊似的,那肯定不黄金,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就有这个意思在。二要看这段时间的完整性,若是被不得不为的琐事切割成片段,互不衔接,也是不黄金的。因为思绪难免跳出跳进的,难以沉浸,也就不堪大用。

综合以上和其他一些因素,以为多半是没有精力再订本杂志的。况且读书本就容易囤积大量却没有时间精力阅读,买书永远比读书简单,也就一直刻意避免,美其名曰做减法。

计划永远只是一个方面,习惯事实上也是量子态的——不连续。现实环境改变,心绪发生变化,固守的内容也就变了。几年的阅读大体上遵循一个规律,社科、史哲、自然科学类的当主菜,筋疲力尽之际,点缀些小说权当休息,如此往复。只是时间久了,以书本作为认知的主要来源的缺点也越发明显,现实生活和人性洞察的缺乏,造成认知上的脱离实际,就算是读了一肚子诗书子集,也不过是高高在上,流于形式的自我催眠了。然而时间精力有限,鱼与熊掌却又欲得兼得,于是《读库》这种既文艺又接地气的刊物,也许可以是一个窗口。还有一个小因素——小开本,捧着一本大部头是件痛苦的事,小开本反而让人爱不释手。

以上由来看似复杂,实则只是一个简单的决定。我们所有看似瞬间的决定,其实都可以循到一条完整的逻辑链条,只是链条上的齿轮却不都是理性衡量的结果,大多数选择没有意识参与,在不知不觉间完成,这恰恰是认识自己的关键。因为任何决定都是经过认知、判断、比对、衡量和选择的,任何一个齿轮都不是平白无故来的,任何环节也都是有原因的——即便我们理所应当到根本感觉不到。就我们的内在来说,不加判断的选择,就是已经内化成我们心灵一部分的灵魂——这些部分决定了我们是谁。

曾有人跟我辩解说分清站队和是非对错的标准是客观和科学,我问他什么是客观什么是科学,他斥责我小学没毕业才能问出这种问题,我告诉他我相信他小学是毕业了的,所以麻烦他解释一下什么是客观什么是科学,然后他就不再言语了——有些事情似乎笃定的理所应当,可一旦深究起来,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清楚。

认识自己是一辈子的事,尤其是那些已经内化成默认的判断标准。内化的默认,本身作用是提高决策效率,但也恰恰最容易欺骗我们。很多年以前,出差归来的父亲跟我们说起大城市里厕所的干净,年幼的我认为再干净也是厕所,还能在里面吃饭不成,父亲的回答我终身难忘,他说厕所和吃饭有什么关系吗?是啊,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因素导致我默认的结论,我只是把厕所里吃饭恶心等同于不能在厕所里吃饭了,在我的认知中将多个认知步骤综合统一,然后将它内化成默认,而这种类似的固化,很可能造成我们情感上固化。

人这一辈子,可能都需要与这些固化的默认做斗争。

张立宪的信中有一段说的很棒,他说“我们不应该只会解决问题,也应该学会没有问题的时候怎么自处。”我们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间是没有状况的,但人恰恰是不知道该如何打发这些没有任何状况的日子。实际上在我看来,我们大多数的所谓问题都是不需要解决的,积极生活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积极制造问题,然后加以解决,因为人需要存在感,而最能体现存在感的就是“事件”。我们通过“事件”彰显我们的地位、影响和能力,显示自己的不可或缺,满足我们自我认可的需要。为了占据队列里的一个位置,为了证明我们占有这个位置的合理性,我们发出尽量大的声音,作出让别人无法忽略的行为。

所以“事件”往往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处理“事件”的方式所带来的的影响。就像交谈其实不在于内容,而在于言语背后的情感和情绪,雄辩经常被连珠妙语引发的哄笑击败,所谓情商和会说话很大程度上与对错无关。

这看起来像是没有原则,只是若再深入一层,触碰人性深处,便知人之需要并不在教导,而是理解与共情。而这一理解却又不仅仅是它修辞上所能代表的全部,因为它是情感性的,涵盖了认可、趋同、依恋等一系列人的内心所需。

他人即地狱,他人即需要,他人即自处。这地狱是求而不得,这自处是心有所依。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为没有心灵能在孤独中自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