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应当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关切

如果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那么,我们必须厘清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内涵,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找到学生“问题”消弭的根源,从而树立真正的问题意识。

这里还是要先感叹一句中文的“博大精深”,同时吐槽一下它与语境密不可分的特点:这句话既指“不提或提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又指“一件事做完之后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前者强调要善质疑,后者提醒要善反思。在中英教育比较这个大语境下,我们这里只讨论前者。

仅从“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句话来说,两个问题的意思就不同:前者即想问之题、不解之处,相当于英文的problem(题目)/question(疑问),后者,则相当于英文的issue(议题)/concern(关切点、担心的事)甚至truble(麻烦、事故)。汉语的“问题”二字含有需要解决的矛盾、麻烦,以及存在疑惑、要求解答的题目等多个含义。显然,我们需要的、对我们有价值的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推动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议题、疑惑、题目,因为这正是研究的兴趣点、关切点;而不需要制造问题、产生矛盾的任何麻烦。然而,恰恰是我们潜意识里将一切问题都视作麻烦,沒有深植内心的问题意识,才导致我们以消灭问题为教学目标,以学会答题为课堂效率。令人不安的是,学生越不提问题,在个人发展方面留下的隠患可能就越多,未来的麻烦可能就越大。

那么,“问题”来了。

每一个孩子小时候都有问不了的问题,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一个个问题正如打开世界之门的一把把钥匙;而越长大,面对的世界越丰富,反而越没有问题了。当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而是因为他们慢慢认识到:一是如果问题过于幼稚就会惹人笑话,二是如果问题与生活无关与考学无关那么思考它们就是白费心力,三是如果提出了一个老师和家长回答不了的问题得到的常是批评而非鼓励。他们不止一次被告诫“你只需要回答好老师的问题和试卷的问题就行了不要再有其它问题”。于是,孩子们嘴巴闭上去,眼神暗下来,问题彻底消失,未知世界关闭了求索的大门,不再是孩子的他(我?)们只有当下的琐碎没有了远方和诗。

是谁熄灭了学生的求知之烛?当然是我们,是所有从来不懂得问题的意义亦即不懂得教育的意义的每一位家长和老师。
我们潜意识里从来没有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甚至将问题与“麻烦”等同。大多数父母会对幼童的“十万个为什么”感到厌烦,即使有家庭教育意识的父母,也多是注重帮孩子找答案而不是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绝大多数老师更乐意学生在授课的知识范围内提出问题,爱提问题的学生数量随年级升高而减少。我们的教学目的常常是消灭问题而不是锻炼思维,因此,老师们选择的教学方式自然是给出答案这样的“捷径”,而不是诱导深思这样的“麻烦”。一一甚至连“问题学生”这个称呼都有意无意地强化了“问题”的负面意义:一个麻烦制造者,却被赋予了“存有疑惑的学生”这样的美名。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希望这一省悟能让我们真正理解“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当然,我们不应该把“没有问题”看作教育中遇到的“麻烦”,也不应该由此只看到教育的糟糕之处,而应该将它看作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关切点”,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一“问题”,在它的推动下,为教育求得正解。

(我的学生、在美国就读的田野先生和燕渊哲女士对此文亦有贡献,在此一并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