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大为小——应对近些年高考作文题的一把利剑

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尤其是全国卷作文题——在命题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题目所蕴含的中心话题都十分宏大。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题蕴含的中心话题是“中国文化”,2018年高考全国3卷的作文题蕴含的中心话题是“中国的发展”,2019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题蕴含的中心话题是“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2020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题蕴含的中心话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如此宏大的题目,考生在写作时,必须运用“化大为小”的技法,从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切入,寻找材料,构思立意,这样,才有可能把这类作文题写实、写深、写透、写成功;否则,作文呈现出来的面貌绝对是“假、大、空”,而这样的作文注定是失败的。

那么,考生在构思立意时,如何去做方能把这类宏大的题目的“化小”呢?这里,笔者介绍三种常用的技法,希望有助于各位考生。这三种技法是:成分添加法、题目细化法和设问构思法。

一、成分添加法

这是大题小作法最常用的方法,几乎所有的大题目都适用此法。具体做法是:审题时,尝试着在题目所蕴含的中心话题前、中心话题后或中心话题前后,根据自己选材范围的需要添加修饰、限制或其他成分的词语,从而使文章选材范围的指向更明确、更具体、更集中。

例如,以“感动”为话题作文,可以在话题前面添加成分,拟写出这样的一些标题来:收获感动、拒绝感动、学会感动、心灵的感动、因爱而感动、昨日的感动、成功源于感动、爱是一种感动等等;也可以在话题后面添加成分,拟写出这样的一些题目:感动——心灵的响应、感动是一种能力、感动是一种养分、感动是一笔财富、感动中国、感动你我等等;还可以在话题前后添加成分,拟写出这样的一些题目:生命因感动而精彩、人生在感动中走向成功、将感动融入行动之中等等。

运用成分添加法,不仅可以使文章的立意更加集中鲜明,也可以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更细、更确切,从而使文章选材的范围也更清晰,有利于学生迅速调动素材积累和情感体验,快速地构思成为。

二、题目细化法

构思立意时,将大题目或话题切分成若干个子题目或子话题,从中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最契合题意的角度去写作。例如,以“关注”为话题作文,可以将关注的对象划分为人、事、物、理四大类,根据写作需要将题目或话题的范围锁定在具体的人、事、物、理上。比如同样是关注人,既可以关注个体,也可以关注群体;既可以关注教师,也可以关注打工者;既可以关注运动健将,也可以关注科技人才,等等。同样是关注事,既可以关注身边小事,也可以关注国家大事;既可以关注环境问题,也可以关注科技发展;既可以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也可以关注粮食安全等等。

总之,细化题目,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把握中心、理清思路、确定选材范围、确定文章主旨,其好处可谓不一而足。

三、设问构思法

构思立意时,对题目或话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维度进行设问,以此来打开思路,明确立意,确定选材方向。例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这样发问:生命是生命?生命为什么会存在?人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具体作文时,考生或扣住某一个方面构思成文,也可以将这三个方面连缀成文。

比如扣住“生命是什么”,可以你写出这样的作文提纲:生命是奋斗、生命是拼搏、生命是价值、生命是永不停息的奔跑等等;扣住“生命为什么会存在”,可以拟写出这样的作文提纲:因为生命的价值首先在于存在,因为生命的价值还在于延续,因为生命的价值更在于传承等等;扣住“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可以拟写出这样的作文提纲:生命在奋进中成长,生命在奉献中永恒、生命在追求中升华等等。

总之,不论是选择哪一种作文方式,都能帮助学生快速地打开作文的思路,明确作文的目的,寻找作文的材料。

需要强调一下的是,以上三种“化大为小”的技法在使用上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在写作训练中,考生如能熟练掌握,自如运用,相信定能在考场上取得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