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图片拍摄于1973年至1986年间。以常态纪实的方式,纪录生活在中缅边境的傈僳族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社会、与生存环境、与历史文化复杂而有趣的关系。地点在云南省腾冲县地处中缅边境一线的猴桥、黑泥塘、箐口、胆扎、蔡家寨、永兴、上街、下街、轮马等九个傈僳族村寨。傈僳族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属于古氐羌人后裔。先民早期居住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大约在四百年前陆续迁移到云南西部的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傈僳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氏族图腾有动物、植物等。相传200多年前,有两个僳傈族猎人,追一条麂子,一直追到现在的黑泥塘。他们带着干粮,打火石。当时黑泥塘的温泉四周有火硝,鹿子等野兽都爱吃硝,故这里的野兽多。他们见此,便决定将族群迁居这里,打猎谋生,于是传宗接代延续下来,成为这里僳僳族的祖先。这里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72.8公里,猴桥距缅甸的甘拜地仅8公里,距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密支那121公里。距县城腾冲70多公里,距省会昆明市近700公里,距首都北京市3400多公里,属极边之地。猴桥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南古丝绸之路出境的最后驿站,也是滇西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军事布防要地。明、清王朝曾在这里设关置隘。20世纪40年代,在古道基础上修筑的军事要道“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成为中国抗日战争重要的后方补给线。我拍摄时,这一带的傈僳族人基本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状态,生产方式十分粗放。当地流传的民谣:“半年雨水半年霜,苦荞粑粑苤菜汤”、“种一山,收一筐”、“篱笆烂,傈僳散”等,能说明一些现状。这里的傈僳族属于花傈僳。妇女穿着红、黄、白三色花裙,脖子上挂着一串串彩色项链;男人们头戴青布包头,腰扎红布腰带,喜欢随身携带猎枪、弩箭和长刀,用于防身。傈僳族的主食以包谷、苦荞为主,少量稻谷。男女喜欢嚼烟,据说嚼烟可以消炎止痛,保护牙齿和口腔。住房主要以木楞房为主。建筑时先在斜坡上竖立几十根木桩,在木桩上面铺盖木板,四周围以竹篾篱笆,上覆茅草或木板。房屋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一般作畜厩。每户傈僳族家里都有一个火塘,由于山高水冷,一年四季都要烤火。傈僳族的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都参加生产上的主要劳动。青年男女有社交自由。丧葬习俗主要是土葬。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刀杆节”是当地傈僳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傈傈族存在原始的平均主义思想。猎人打到猎物凡见者人均一份。猎物的头、脚、肋巴骨、腿上的肉、剩余的骨头,都要一人分一点。最后兽皮一起卖,钱大伙分。1983年4月。云南腾冲。正在“跳嘎”的傈僳族群众。1981年8月。云南腾冲。一户傈僳族家庭兄妹三人。1984年4月。云南腾冲。在田坝休息的傈僳族群众。1986年1月。云南腾冲。刀耕火种依然是傈僳族群众的主要耕作方式。1973年10月。云南腾冲。傈僳族群众用传统的方式打谷子。1981年5月。云南腾冲。傈僳族男青年余福林(中)初中毕业回到村里,当上了生产队长兼会计。1982年2月。云南腾冲。一对傈僳族青年男女正在跳传统舞蹈“跳嘎”。1982年3月。云南腾冲。能歌善舞的傈僳族群众在收获的稻田里纵情歌舞。1983年4月。云南腾冲。正在吹口弦的傈僳族群众。1983年4月。云南腾冲。手提收音机的傈僳族妇女。1979年12月。云南腾冲。傈僳族群众围坐在火塘边烤着火听广播。1983年4月。云南腾冲。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传统刀杆节前,举行祭刀仪式,表示傈僳族对长刀的敬畏。1980年2月。云南腾冲。傈僳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学校实行双语(傈僳、汉)教学。1973年7月。云南腾冲。由于地处边境,一些村寨的傈僳族群众跨境而居,这里的篱笆如同国境线,篱笆外面就是缅甸的一个傈僳族村寨。1983年4月。云南腾冲。傈僳族在胆扎河畔的油菜花地里晾晒衣服。1984年4月。云南腾冲。傈僳族的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这是一对傈僳族青年男女在棕树下窃窃私语。1973年6月。云南腾冲。一群傈僳族男子扛着锯好的盖新房的松木板在回家路上。1982年2月。云南腾冲。傈僳族群众在进行射弩箭比赛。1982年2月。云南腾冲。傈僳族群众在用传统的铜炮枪(火药枪)进行射击比赛。1975年5月。云南腾冲。傈僳族民兵熟悉边境地区地形道路,他们经常配合驻地边防部队执行任务。1975年4月。云南腾冲。猴桥紧靠中缅边境,这是横跨槟榔江的铁索桥。这里是滇西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军事布防地。
点击查看王立力作品:
《戍边军人群体影像志(上)》
《戍边军人群体影像志(中)》
《戍边军人群体影像志(下)》
江湖(1996-2016)-王立力作品
END
王立力
1952年生于广西南宁,祖籍安徽,大学文化。1968年初中毕业上山下乡当知青,1971年接触摄影并开始拍摄。1972年应征入伍到云南边防部队服兵役,1996年从部队转业地方任政府公务员。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助理会长、博学会士。
—【凡是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