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的“尴尬”:食性广、产量量也不低,为何野生的却难见踪影?
鲢鱼作为我国知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它的食性很杂,养殖比较粗放,是一种很好养殖的淡水鱼,并且繁殖能力也不弱,一次产卵量也不低,但是为何野生的鲢鱼却很少见呢?
鲢鱼:可分为白鲢和花鲢
鲢鱼其实细分的话有两种,一种是白鲢,一种是花鲢,其中前者一般就是指代鲢鱼了,而后者多数是叫它鳙鱼、大头鱼、胖头鱼和雄鱼等。
其实这这两种鱼虽然长得很像,但还是很好分辨的,它们的体型侧扁、稍高,呈纺锤形,但是白鲢鱼整体以银白色为主,尤其是腹部是白色的,各鳍色灰白。
而花鲢鱼的腹部还有些黑色的斑点,看起来就像是花斑一样。再加上它的头部更大,几乎占到了身体的三分之一。
除了这些方面的区别以外,白鲢鱼性急躁,擅长跳跃。它的生长快,食性也杂,幼鱼时期以浮游动物为食,而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
这种鱼也因为食性杂,生长快,还没有什么病害,因此产量高,受到了很多渔民的喜爱,他们也乐意去养殖,常常和草鱼、鲤鱼、青鱼等鱼类混养。
鲢鱼的习性
鲢鱼是一种在水的中上层活动的鱼,这是一种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常常吃水中的浮游动植物,是一种食性很广的鱼类。也因为它的这个食性,还被称之为“水中清道夫”。
很多人在养鱼的时候,都会混养一些鲢鱼,就是因为它能吃掉水中的浮游植物,这样对其他鱼的生存反而还有利。
而鲢鱼的繁殖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它和青鱼、草鱼、鲤鱼等淡水鱼一样,都是个头越大,所怀卵的量就越大。一般10斤左右的雌性鲢鱼的怀卵量是20-25万粒,但是个头越大,产卵量就会越多。
而且鲢鱼的产卵期与草鱼相近,是在每年的4~5月产卵。
那为何这么高的产卵量,在野外的鲢鱼却很少见到呢?鲢鱼在自然条件下能产卵繁殖吗?
为何野生鲢鱼很少见?
毫无疑问鲢鱼在野外环境也能自然存活的,而它之所以被称之为“家鱼”,就是因为在野外的环境下产卵量很低。换句话说,它虽然能自然繁殖,可是却难以繁殖后代。
这是因为鲢鱼在野外环境自然繁殖的条件很难达到。
首先鲢鱼自然繁殖的时间较长。鲢鱼虽然较草鱼性成熟的时间会早1-2年,但是要达到性成熟,一般都要3-5年以后,尤其是在野外的环境下,时间会更长。同时鲢鱼体重一般都要8斤以上才可以繁殖。
但是野外环境的鲢鱼,一般都还没有怎么长大,往往都是几斤重就已经被人捕捞、或者是垂钓上来了,可是这样的鲢鱼都还没有“成年”。
其次,鲢鱼自然环境中繁殖还对温度、水流有要求。鲢鱼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繁殖,不仅对水温有要求,而且还要在有水流刺激的条件下才能繁殖。
一般鲢鱼是在四五月份的时候繁殖,温度在25℃左右才能繁殖。这个条件还比较好满足,可是在一些鱼塘、水库,或者是湖泊中,要满足水流刺激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即便是在野外有些鲢鱼,能长到10斤以上,达到了性成熟,可是却没有条件也就难以繁殖。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近些年很多的地方修筑水利工程,拦河筑坝等,这也就给鲢鱼繁殖加大了难度。而且即便是有些繁殖产卵了,可是鱼卵在野外的环境中,也要面临多种威胁,鱼卵会被其他的鱼类吃掉,孵化的小鱼也被各种鱼类捕食、捕获等。
结束语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才很难见到野生的鲢鱼。其实不光是鲢鱼,草鱼、青鱼和鳙鱼都是如此。这些家鱼,就是要人工帮助它们创造繁殖的条件,才可以大量的繁殖,从而用来养殖。
都说鲢鱼要吃大的才好吃,这句话确实不假。养殖的鲢鱼7斤以下的一般卖不上价格,而10斤以上的鲢鱼则和花鲢鱼价格是差不多的,并且还是个头越大越值钱。那你可知道鲢鱼最大能长到多大呢?
别看平时所见到的鲢鱼,一般也就是几斤重,十斤以上的鲢鱼也很少见到了。可是这种鱼的寿命很长,能不断的生长,体重最大可以长到40多公斤以上,如此大的鲢鱼在水中就如同一头猪了。
所以多数人所吃的鲢鱼,其实还是个鱼宝宝。也因为这些鲢鱼还没有长大,就已经被捕捞了,在野外又怎能看到大量的野生草鱼呢?不过在一些大江大河里面,野生鲢鱼还是不少的。当然了其中多数都是人为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