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出来!

他日江湖再见:

希望我们没有辜负人生,人生也没有辜负我们

当我在离职文书上签下名字,八年的检察工作就此画上了句号。此时,我心里充满了不舍,人生啊,能有几个八年?更何况是一个人风华正茂的八年,人生又有几个风华正茂呢?入职时还是个头发茂密的二十几岁愣头青,离开时已是年过三旬头发稀疏挺着肚腩的中年大叔。不舍,该是可以理解的吧!但这决定又确实是我的选择,于是这份不舍,它虽真实,却还是有些难以启齿,在他人看来难免有些矫情。但人生毕竟不是均质的时间刻度移动,一些人生的节点对自己来说多少还是有些不同寻常的意义的。如果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状况,谋个教职投入到教书、读书和写作的生活中,会成为以后人生的主色调。如此,这就是人生中一个无比重要的决断,它承载着所有的过去,蕴藉着未来所有的筹划,让此刻当下变得不同。

我离职这事儿,身边亲近点的朋友都没什么反应。毕竟从上大学开始,他们中的几乎每一个都人前人后的抱怨过我的爱折腾、瞎折腾,盲目自信、过度乐观什么的。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问题,可能跟我是奶奶带大的有关。奶奶对我一直有一种极端笃定的信心,她总觉得我跟其他孩子不一样。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有奶奶的通例,总之这事儿对我影响很大。遇到考试考不好,奶奶比我还难过困惑,会纠结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不应该啊,实力远远不止如此那种表情。打小就种下了这么个盲目自信的意识,改不掉,也不想改。

上中学时我住校,有天,二哥开车来学校接我回家,路上跟我说奶奶去世了。去世前奶奶一直念叨的是再看看我,没赶上。虽然葬礼的全过程我都在,但奶奶去世这个现实我是花了很久才接受的,从此知道人生一世,你我都是过客而已。人终有一天是要撞上那个界限的。一个人,总是或早或晚的会意识到死亡,那会让人开始严肃的思考人生的意义。要是执念重一些,兜兜转转总是会到哲学上来。彼时,一个中学生,即便是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更何况这本就是个没什么答案的东西。当时只是在学习上多了个念头,想证明给人们看,奶奶当初的信心是对的。证明给谁呢?好像也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这些年流行说“跟从自己的内心”,我对此很不以为然。一个人如果执着于自己的内心,拿着放大镜去追索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就会发现那里面除了一些被社会心理塑造出来的社会性欲望,就只有一些生物性本能了。即便用显微镜看,依然是苍白的。人只有投入到世界之中,去生存,去跟他者遭遇,才会慢慢的充实起来。我不以受到别人的言语评价的影响而感到羞耻,我把这看成是一个人丰富起来的阶梯、助力,只要你对这些评价保持反思的能力。

检察工作的八年是我此前的人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在这之前,兼职也好,专职也好,工作时间都没有这份工作长,因为这,这份工作和生活是贴得最紧,离开的过程也就因此是个需要调整整个生活的事儿,难。从前做跟本科化学专业有关的技术民工、跟硕士法律专业有关的司法民工、跟各个专业都没关系的发单员、挨个村儿里收玉米瓤的跟车小工、辅导中学生化学生物课业的蹩脚家教等等……。这些工作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没钱花了,等米下锅。另外的原因是当时想转向去学社会学专业。内心里有个朴素的想法:作为一个学术的门外汉,对学术特别是法学、社会学一类学科的理解,必须要有些实际经验,不能空谈,得有些个人的真实的体感。这不是写小说的那种所谓体验生活,小说是不是需要去体验特定的生活?这一点有争论。但做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生活总是要感受一下才好的。不光是一种对象化的审视,更是需要把自己投入到世界中去,而不是仅仅在脑子里想着各种可能性,然后就大发议论。生存实践会剔除掉大量伪问题。

当然,这里说的剔除不是实用主义那种所谓的“有用无用”式的靠当下有用性来衡量想法的简单区分,而是在头脑中按照思维逻辑构造的抽象的可能性和现实客观规律运行逻辑之间的张力下的互动和互构的动态过程。其中一份临时工作值得一说:有年国庆,放假前的下午,阴天偶有小雨,心情很差,加上那天随手拿起来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情绪糟糕也算意料之中。于是我给硕士期间的同学发信息,说起情绪低落的状况,难免文艺几句。被他逮到了机会,揶揄我是小布尔乔亚情调,无病呻吟。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无病呻吟,于是就趁着假期做了几天发单员。国庆的武汉真是热的让人崩溃,把传单发给人呢,就要到超市或者商场门口,但人嘛,有些态度不好的,还是很影响情绪。不面对人,去往车上插吧?还要跟停车场的管理员斗智斗勇打游击,几天下来就走了满脚的水泡。要说收获,就是从那时起,我觉得,做学问不能背对世界,得从理解它是怎样运行的开始。开始重新理解此前似懂非懂的马克思。

八年前,之所以会参加考试入职检察系统,最初的想法是:既然学一回法律,总要接触实践的。而且那时候心思在社会学上,包括阅读马克思,更多的是当做社会理论在读。当时读了几本社会学的著作,不知天高地厚,沉浸在我自己臆想的社会学研究思路里,加上受江村经济的影响,幻想着在家乡踏踏实实的做上几年的调查研究和文献阅读,写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八年里,虽然随着读书学习和与老师学友交流,慢慢清楚很多理论思考并不像曾经臆想的那样,弯路走了不少。但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自己通过调研、访谈、观察、记录和直接的生存领会走过的历程,都是有价值的。

八年里几乎每一天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这件事上,我把它当做志业,也算是磨炼。从地沟油、农村小额贷款,从强制戒毒人员的“心瘾”到农村封建迷信问题,从交通出行中排队争抢的社会心理分析到农村彩礼及彩礼贷问题……,这些课题,其中有些整理成了论文发在一些不知名的集刊上,更多的内容以日记-笔记的方式堆在电脑里。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尽快把它们整理出来。虽然无论是在集刊上还是在电脑中的这些文字很多都是不成熟,其中很大一部分思考现在的我已经很难赞同,但那些经历-阅历-体认-领会是真实-真诚的,那里有我理解的理论真诚和思想态度。也正因如此,我才下得了决心,有把此后的生活跟理论工作融在一起的底气,毕竟,当我坚持一个八年并且不以为苦,甚至甘之如饴,那我就能再坚持下一个八年,下下个八年,更多个八年。

从研究生实习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在记工作日记,起初是看了一本书里说维特根斯坦有记笔记的习惯,是在记事本中间用竖线隔开,一侧记事,一侧做哲学思考。我佩服维特根斯坦,就东施效颦,左侧记录工作内容,右侧记录心得体会和反思,以及优化的可能性,下一步的改进计划一类的。笔记内容当然跟大哲学家没法比,但对工作的帮助是真切实在的。

在离职前整理并交接工作时,回头看曾经付出的努力,下过的笨功夫,那些经历过的事,那些对事情的看法,那些评查过的案件,那些尝试着理解承办检察官的办案思路,再对照自己的想法去感受产生差别的原因。那些从考评制度设计联想到职业伦理和价值哲学的天马行空。有的今天看来很幼稚,有的今天看来很牵强,但无论如何,我都能骄傲的说,我曾经如此认真的对待一份工作,八年!

我学法律是从法理学开始的,且热衷于此,三年的硕士学习,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理论法学上。去其他学校蹭课的内容也是越来越“理论”,关注的点从西方法理学到全球化,从法社会学到社会学,再到哲学,翻看当时的课堂笔记,到了研三的时候,笔记的内容就几乎全都是哲学类课程了。

反思是对思想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仍然是思想,也就是说对其仍然可以再次思想,一旦缺少实践的维度,理论能飘出去多远,实在是难说得很。这八年的时光,给我最大的教益就是理论必须作为实践的组成部分参与到实践当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发挥作用、发生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它不会沦为玄思,被语词的枯叶掩盖和遮蔽了真实的土壤。

记得当年读洪汉鼎先生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洪先生在自序中讲述自己的苦难经历和从斯宾诺莎哲学中得到的慰藉,读后深受感动。前辈学者做学问不易。在这方面我是幸运的:从硕士阶段去蹭课,多数时候遇到的都是善意,老师允许听课,有了疑问老师也会耐心的回答。不会因为你是旁听的就一拒了之。

读博后,我有了自己的导师,要快速进入研究状态,导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说来惭愧,因为我想问题的坏习惯实在太多,表达上意识流,想问题也不是很周全,导师为此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语言表达、材料梳理和理论分析一个一个细节的纠正我长期以来作为学术游击队员的毛病。

理论工作有时候是枯燥的,这时候学友之间的切磋砥砺就格外重要,我们有几个微信群,平常会聊一聊正在思考的问题,正在阅读的书,或者就某个社会现象大家做一些集中的讨论。隔三差五的也会定期一起读上一两本书。

回想起来,在入职前后准备做调查研究时,真是胡闯乱撞不得其门而入。除了央着几位做这个专业方向的朋友从最简单的入门ABC一点点的讲,平日里主要是靠身边朋友们毫无保留的帮助才得以顺利完成。无论是交流看法还是帮忙创造调研机会,几乎是无条件的帮助。在遇到有意思的事情,或者可以深入研究的机会,被人第一时间想到,并给予帮助,这是八年来能够深入思考一些真实问题的前提。论语开篇第一章讲的就是为学和交友,文本中还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样的话,我想,这是问学成人中最幸福的事了。

一段生活的结束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意味着曾经熟悉的每天活动其中的生活空间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还有随着生活空间和人际关系变化带来的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改变。习以为常,总是会让人觉得很多习惯的方式就是生活本身的样子,而一旦跳出了这个环境,当习以为常不再是习以为常的时候,原来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就重新被带到你面前,它需要新的理解、审视和适应。它让你获得一个契机,一个新的视角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曾经自己的契机。从这个契机出发,会生长出新的生活可能,不光是新的经历、还有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人生理解和生存领会。并且,它不是从A变成了B,而是从A来到了A+B。也因为这,即便有纠结,我还是在离职文件上签了名字按了手印。此后,带着这八年的美好时光,带着此前三十几年的人生历程,去开始下一段人生。

他日江湖再见:希望我们没有辜负人生人生也 没有辜负我们!

(0)

相关推荐

  • 苏国勋教授逝世 |生前访谈:《学问即生活》

    编者按:2021年2月1日,著名社会学家苏国勋教授因病辞世,享年79岁.苏国勋教授(1942-2021)生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在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思 ...

  • 薛永武:人才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学尝试借鉴人才学与美学的基本原理,从人才学与美学两个学科的角度出发,对人才美进行交叉与融合的整体研究,在相关学科的互渗整合中把握人才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确定人才美学的研 ...

  • 荐书 · 套装丨0725-2

    <上海译文大学译丛精选集> 作者:多人 -------------------- 内容简介 [分册介绍] <希望的理由:古道尔的精神之旅> 本书为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 ...

  • 年终 | 2020年计划阅读书单

    明年暑假前后就要结束经典阅读了,看了看自己的书架,买了二百多本书差不多有一半还每读.列个明年上半年的阅读书单(也供大家阅读参考,欢迎各位提供意见建议,帮我排雷以及推荐更好的相关著作)--读完估计是不可 ...

  • 整理手记 | 学术与政治:布迪厄的“飞马型”学术人生

    前些天刷豆瓣的时候,刷到友邻标记<反思社会学导引>时写的评论,说ta阅读本书写笔记时,几乎每页都有想要抄下来的段落.回想我系统阅读布迪厄著作还是两年前大四毕业后的暑假,七八月份正是天气极其 ...

  • 社会学与实证主义

    本文预计阅读8分钟 参考资料 [教材]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四版 作者 候钧生 第一章: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 社会学与实证主义 "社会学"与" ...

  • 任来、蓝江| 2020年西方左翼思想译介盘点

    2020年西方左翼思想译介盘点 文:任来.蓝江 摘自:中国图书评论 2021年第1期上 2020年西方左翼思想译介的著作相比2019年有所减少,但依旧是一个丰收年,国内各大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大量重要的西 ...

  • 《回眸人生》工作历程(十二)

    退休之后,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要我去讲一讲关于文稿写作的问题,我结合机关文字工作的特点,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机关文字工作的体会和经验积累,从提高写作能力的必备素质这个角度,谈了五点看法(这次讲座经整理后,以 ...

  • 专业篇丨社会学:冷眼旁观,内心火热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一种是极高寒的理想,一种是极热烈的感情. 上一期介绍了社会学专业的来源和发展,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社会学的专业属性.用两个看似矛盾的词来形容社会学都非常贴切,那就是:冷眼旁观.内 ...

  • 我是怎么阅读哈贝马斯的?

    提醒 之前对于某个社会学家相关著作的阅读小结都被冠以"***相关著作阅读推介"的标题(点击查看相关推文:公众号部分原创文章合集),是因为自己以前自我感觉很良好,觉得我读的不错,可以 ...

  • 开讲啦|夏莹、吴冠军现身慧田众课堂

    从精神分析到政治哲学 --跟着拉康与齐泽克一起思考 主讲人: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导言: 精神分析是解决"心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吗,或只是关于"力比多 ...

  • 旧著新介|于海的《西方社会思想史》(1993年版)

    <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于海 第一章 绪论 (节选) 1.1 为什么要研究社会思想史 黑格尔( G.W. Friedrich Hegel,1770- ...

  • 汉译名著100本(18-19辑)

    2021年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四十周年.1981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正式开始出版,至今已出版19辑,即将达 ...

  • Flag一面 | “核心社会学家理论及其著作”系列

    上"社会学名著导读"这门课的时候,授课老师和我们说,检验你们两年经典著作阅读训练的成果的一个方式可以是,等你觉得自己读的差不多了的时候,专门抽出时间,打开一个空白word文档,不要 ...

  • 薛永武:人才美学的学科性质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近几年来,以大众文化的繁荣为契机,美学正在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意味着神圣的美学正在走向平民化和生活化:同时,随着学术界对审美文化研究的理性化和科学化,审美文化的研究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