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有余情
《落日有余情》
暑伏天气,适合蜗居。但过了下午七点,就适合外出啦。
热浪仍在,到已经丝毫不晒,所以可以放心地转。团绕到手臂小腿上的空气如果肯放进来些风,那当是美极。每一个毛孔都会任意舒展,像吸收雨滴时的自在,这会儿的热浪也有隐约的湿润。如果风肯来得稠密些,飞扬的衣角和发梢相映成趣,迎着晚霞,追寻落日,就这样静静地站立,眺望,亦能感知生的美好。
夏天的美,除了日出前那凝结满露珠的花花草草和清爽的风,还有这落日蹁跹。
微微的风拂过视线,将远处的山送至跟前,伸出手,去比划山的模样。
微微的风拂过视线,将丛林鸟鸣送至耳畔,目送之,去感受鸟的自在。
人在画图,画图载人。如此余辉,如此静好。
凝思神往。
是“种豆南山下”的遥想,诗和远方固然美妙,但脱离当下的只能是设想,脚下的寸土亦大有情味。陶潜当是参透了人生真味,固而不为五斗米折腰。文人傲骨如是,雅人真性情如是。而生活却永远都是冷眼对待每一个人的,绝不因为品行高低就优劣赋予。“草盛豆苗稀”,陶潜归园田居,田园仍有考验。是“足蒸暑土气”,还是“吏禄三百担”,他会不会犹豫,你又会如何选择?
陶潜做出了他的选择,广为后人赞许,却少有效其者。
比起陶潜,后人少了那份果决,文采也略逊风骚,但就要以此评判么?
非也。
后人自有更多的选择。归隐山林,松竹梅菊,是种领悟。藏身红尘,烟火人间,亦得自在。这进退之间,关乎山水,观照柴米油盐。不能拿清辉之月与皎洁之星去比较,就好像不能用盈盈月光去比较朗朗乾坤。星月自有辉映,日月自有交替,生活自有空间。
看那落落晚风,此刻无限多情,中秋后又当复归清冷霜降后又会凌厉。看那妩媚青山,此刻对坐可拥,秋冬落木尽凋,怎不感概春夏难留。
那群鸟啾唧,哪有这一番番感触呢。可谁又知,如果鸟有了思维,会不会又很向往人类的花花世界呢?
这样的神游多是无果的。惟多伫立,极目远眺,尽享此时欢愉,是有所得的。
可还是忍不住追问:得与不得,有必要这样计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