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家乡的老房子

家乡的老房子

作者:郑信平

去年国庆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请师傅将老家的房子翻修整理了一下。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心愿。房子现还有老妈在住着,但因为二哥三哥的房子修建在后面,有等父母过世后推倒给当空场的可能,故一直都磨磨唧唧的,以致这么多年都没有翻修。

老爸是爷爷的二儿子,而爷爷兄弟二人,也即太公(爸爸的爷爷)做的房子,到老爸手上,只是整座房子四分之一的了,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人居不足。还好太公在世时是半农半商,做的房子蛮大,爸爸还能分到两间。前头厢房那个大点的做睡觉地方,后部小点的做厨房,也总能将就着过。

后来,随着我们兄弟们的陆续出生,先是搭块木板靠墙放,给大哥二哥睡觉。三哥出生后,就在房子的角落那用土砖砌个台子,上面搭上木板,算是他们的固定床铺。木板下面当红薯窖,但一则热气下传,二是尿床常常,往往是红薯烂得不愿分拣挑出,三两年后,也不放红薯了,空着,倒成了我们挨打后藏身的好地方。

老四的我出生后,家里的住房紧张一下子提高到需要迫切解决的高度上。但六张嘴巴,且是大嚼特吃之时,光是解决基本的吃,就是个大问题。记得肚饱的舒服感,只有在过年时,且也是多少年之后的事了。吃饱穿暖的马斯洛第一层次需求理论,确实是难以得到满足。更不用说住的稍高点的需要了。

于是,加块木板,加个人,凑合着又过了好多年。记得经常听到二哥早上起床说肚子痛,大哥昨晚脚又搁他肚子上一夜,睡沉没感觉。由此,老爸老妈每晚的基本功课,除了定时叫几个小的起床尿尿,就是搬脚整型,谁叫我们家没有更大的房子,没有更多的房间铺床呢,以致小孩们挤在几块木板搭成的土窖台面上。

急在心里的爸妈,心有余而力不足,六张嘴巴,张口就吃,靠的只有老爸一人在地泥的固定工资。但能持家善把家的老妈,硬是在困境中挤出丁点,每月都到古城的木材市场买根木头回来,大的为柱子,小的做椽檩,积少成多。

做房子的地方,爸妈也和伯父他们商量好了,就在太公做的老房子前面,爷爷大房这边的空场上,刚好够做一个三直两间的房子。

于是,全家齐出动。因为地势矮了近一米,一百多平米的地基,要垫高一米,得多少的土方量。而这些土,都是老妈大哥二哥用肩挑,从几十米外的地方一担一担,一箩筐一畚箕实实在在挑来堆垒而成的。这些地基垫土,在今天的大铲车后八轮来说,可能只是两三小时的工作量,但在那时,确是他们三人好几个月的天天辛劳。

做房子的石头,是从村口的石头山上请人放炮炸开,再请人肩挑回来。那时,村里还没有现在通达每一家每一户的大道道,仅有一条穿村而过的土路,窄的地方窄,陡的坡段陡,就是一辆空的手推并车(一种两轮手推或拉的平板车)也不好通行。五分钱一百斤的石头,从地基开始,直到两米多高的窗户顶,得多少斤的石头量,只有我老妈知道,因为她晓得付出了多少的伍分。

我想,那时(八十年代初),没有人对自己做房子的土方量、用石量有这么明确而心里有确数的吧。

人们常说某东西沉如铁,其实,老家村口石头山上开采出的这种黑色石头比普通的石灰石还沉,也即密度更高,更显重。做到窗户顶这个高度,已是不少的用石量了,也即花费了伍分的N多倍。再节省能持家的老妈,此时也是难为无米之炊了。于是,歇工,上部改用土砖垒砌。

土砖墙,即土筑墙的改良版,将泥巴和成软硬适中,粘性合适程度,再用做好的框子,压实成型,摊晾干,即可。我看,现在的各种红砖青砖的工序,只不过是用上了机械化,再就是后期的烧制,将土陶质化而已。

大冬天的,光脚踩泥巴,是那时记忆尤深的事,也是爸妈嘴巴里经常念叨的。因为,那些土砖,基本上是老妈的表哥光脚龇牙踩出来的。
记得前年这个表舅来看望我妈,指着被雨水淋坏的土砖,向我们补充了很多额外的趣事呢。如表舅偷懒,从几十里外的家里牵来大水牛,准备借牛脚省点力。哪知牛没干过此活,死活不干。后来经人提醒,用布给牛蒙上眼,牛才被牵着转圈,省了不少精力。但额外增添了烦恼,家里没关牛的地方,以致每个晚上提心吊胆、耳朵竖起来,时刻关注着房子外面的大水牛。劳累了一整天,晚上又睡不踏实。后来干脆将牛牵回家,一心一意地脚踩。

房顶盖的瓦,是外公带着两个舅舅一日复一日,手工制作而成。为了他的大女儿家盖房,外公半路改行,做起来砖瓦师傅,老妈的两个亲弟弟,也是全力以赴。三人学习参观,无师自通,鼓捣工具,砌垒窖窑,到几十里外的双明桃源、紫湖大叶的高山上砍柴,最后算是将瓦片给烧制出来了,送达我们家来。而老妈的四妹,也由此和大高山结了缘。

凝聚了亲情友情的新房子,最终在鞭炮的噼噼啪啪声中,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吆喝声中落成了。我们自此有了新家,不必挤在几块木板拼成的特制红薯窖床铺上。尤其是最小的我,也少了挨打的几率,尿床次数也大大减少了。

虽然房子因了当时经济财力的不足,尽量节省,柱子也只是三根五苗(每边三根柱子落地,另有两根节省了,只有柱头),但这是老爸老妈他们的心血,是他们的骄傲,老爸老妈也是三十多年都住在里面。
虽然后来由于屋面瓦片的老化破裂,时有渗水漏水,但老爸在他能上屋顶的那些年里,每年都要亲自上屋顶,翻瓦,盖瓦,换了老朽的椽檩,用木棍支撑因了土砖的碎裂而下榻的地方,像对待他的四个孩子一样,悉心呵护着。

16年老爸过世后,行动不便的老妈,只是在漏水时多拿几个脸盆,各处接水。但三十六个天井,哪处都接不到,接不好。恐高的我,只是在三哥上屋面时打个下手,但终究是过于破败,没法子再整了。
而年迈的老妈,终还是在里面住着,每天面对的,是她亲手建起的房子,眼见着一天天的破败,无能为力。

终是要解决的,天下父母心。其实,儿女难道不应该细想么。我们也在哺育着我们的子女嘛。

(2021年1月2日写于荆州)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

  • 【望安山文学】郑信平||气死风灯(散文)

    气死风灯 作者:郑信平     主编:非    鱼 这是一种灯笼,顾名思义,风都会气死,也即风吹不灭其灯火.又谐音"祈赐福灯",这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体现.其做法:就是用竹(木)撑开, ...

  • 【散文】挖豆根 | 郑信平

    文|郑信平 小时候,每年开春之后的三月,阴雨连绵,咕咕咕咕的布谷鸟开唱之时,就是一季稻的谷种下田之际.灌满雨水的层层梯田,在嘿呦喻的农人吆喝(牛)声中,被大水牛老黄牛哗哗哗地给犁了个底朝天,又被耙操得 ...

  • 武金金《老房子》

    老房子 爸妈在我高考之后才告诉我家里买了新房子,我们要搬家了,他们也许是怕我在高考复习期间情绪有波动吧.我看着他们脸上小孩子撒谎成功偷着乐一样的笑容,无奈扶额,抽动一下嘴角,也轻轻笑了. 那么问题就来 ...

  • 郑信平丨老来伴

    老来伴 作者:郑信平 周六早上五点多点,老妈打来电话说,堂伯父周五夜里十一点左右过世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守在床边,送了最后一程,言语中很是欣慰.老家有老人过世子女守在床前送最后一程的"孝& ...

  • 郑信平丨饭碗

    饭碗 作者:郑信平 上午,初中一直到高中的同学永华从老家来市里,到我办公室坐了坐.三十多年了,我们从稚嫩到成熟,个子也从初一时的小不点到现在人到中年的(都是)横向矮锉锉,可谓有苦同担的绝佳好例子了.我 ...

  • 郑信平丨说泪

    说泪 作者:郑信平 写了<谈笑>,自然就要说说笑的对立面哭了.可一想到哭,就老大的心里不痛快.因为第一印象,哭就是因了外来横逆之力过大,承受不了或抗拒不了,而难得支撑下去所致,或者是不想离 ...

  • 郑信平丨谈笑

    谈笑 作者:郑信平 身份证塑料封皮破裂,数字磨损,到派出所重办.照相时,被要求微笑,可面对漂亮女民警,我倒是正襟危坐得紧,一点都没笑.回到家,想翻翻清人程世爵的<笑林广记>,找回笑的神经细 ...

  • 郑信平丨书信

    书信 作者:郑信平 每晚睡觉前,照例要浏览微信朋友圈,雷打不动.尤其是有几个人的朋友圈,若几天没看到其发出新东西,就感觉心里少了什么,是不是他这几天家里有事了?多少次想问问,也是,兴趣类同.人皆有所好 ...

  • 郑信平丨手机

    手机 作者:郑信平 什么东西是我们每天都不可或缺的呢?现在若提个这样的问题,答案肯定是手机了.试想每天出门前先摸摸口袋,看少了什么,无非是钥匙和手机.钥匙忘了,可以等家人的开门,但若手机没带,肯定感觉 ...

  • 郑信平丨对门对吹

    对门对吹 作者:郑信平 两个人,两对门,对着吹牛皮,对着吹啤酒瓶,这就是对门对吹,说的是我在四川大学读书时,和对面宿舍的中文系古汉语文字学博士生龚泽军兄弟的一些有趣往事.四川大学在四川省会成都. 成都 ...

  • 郑信平丨夜半青苑

    夜半青苑 作者:郑信平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省长视察南航的食堂,里面有省长指着价目表,读出半份半价,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肚而食,有时半份足 ...

  • 郑信平丨拖拉机

    拖拉机 作者:郑信平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道路也是四通八达的,不过,全是土路.我们雨天光脚上学时,脚丫缝里冒出的泥浆,煞是让人颇有若是稀粥,该有多惬意的遐想. 路上跑的,记忆中的好像只有各种拖拉机,卟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