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特别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特别”。诸如此类的话还有,你真特别,那个人是个特别的人,我是最特别的人。三句话,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你真特别,是夸奖和赞许。那个人是个特别的人,也许就变成和大家不是一类的人。而我是最特别的人,似乎让人觉得,我,是世界的中心。

世界这么大,人有那么多,我想,总有出乎你意料的人存在。有的时候,我们口中的“特别”并非是那个人有多不一样,不过是我们的认知有限罢了。可人总是喜欢用有限的认知,去判定无限的未知。于是,标签和误解成了人与人之间最难跨越的鸿沟。当每个人被贴上了“特别”,人生似乎就开始了一段“特别”的战斗。

1

做评判的人

很喜欢一本书《非暴力沟通》,书里最好的一句话是做陈述别做评判。也许有人不太清楚陈述和评判的区别,这样说吧,有个苹果放在你面前,如果你说:“这是一个青色的苹果”,这叫陈述。如果你说:“这个青苹果估计有点酸”,这叫评判。陈述是描述事实本身,而评判是你的个人逻辑结果。生活中,总有很多人在做着评判,却只有很少的人在做陈述。

电影《帮助》里有一个情节就是评判。黑佣急着上厕所,却被女主人叱喝,原因非常可笑,白人们很多都认为,黑人自带病菌,所以不能和白人共用厕所。但她们却接受黑佣拥抱自己的孩子,制作自己的三餐。这样的情节在《隐藏人物》里也有出现,黑人的厕所被安排在距离办公楼800米外的地方,办公室内的咖啡机也只能使用单独固定的用具。歧视里的无知,在每个人做评判的时候表露无遗。

加缪在《鼠疫》里说:“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人们习惯了病毒”。这句话不止适用于病疫,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苏格拉底说:“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但生活里无知的人还是太多太多,他们习惯用无知去评判他人,更可怕的是,被评判的人也习惯于被评判。无知的恶流就在评判与被评判之间游走,形成一个莫比斯环(注: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

你是否会听到“你就是XX样的人”,“我觉得他肯定不行/行”,“这句话不对/对”......,我想这样类似的话你听过或者说过太多次,以至于习惯了这样去给予或者接受评判。你觉得这是个无关紧要的事?心理学上有个观点,人被某种观点浸润太久,就会按照那个观点形成自己的人格。就像是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容易自卑,经常被吹捧的大人容易膨胀,结果都会忘了,自己到底是谁。

每个人生活方式不一样,有人愿意和大流一起汇入大海,就有人愿意另辟蹊径在山涧溪边细细流淌,没有谁比谁更好。有人说生活得更多比生活得更好重要,自然就有人说生活品质才是最重要的。哪个更好,其实没有定论。与其互相争论判断,不如安心过好自己的生活,省下评判的精力用来看这个世界,不是很好么?

所以,希望有人对你说特别的时候,你可以说:“我不需要你的评判,我只需要我们之间的互相尊重。”

2

无知下的悲哀者

无知应该是一个最可笑的词了,它不仅带来灾难还带来遗憾。

《圣经》里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出埃及记》。暴戾的法老屠杀西伯来人(即:犹太人),最终被摩西送去了十灾,解救了西伯来人。这只是一个故事,却在现实生活中也上演了类似的表演,就在我们每一个错误的决定中,在每一次对别人的伤害中,在历史不断重的复中。

有人说,犹太人是最聪明的种族,因为全球很多科学家、文学家、医学家、富豪等等,犹太人占了多数。但是根据科学调研数据,犹太人的智商和普通人差不多,并没有明显高出,他们优秀的原因不外乎是重视教育。犹太人每年人均阅读量64本,这个只占全球人口数量0.3%的种族,却有29%的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并不特别,也只是人类种族中的一员,如果说他们特别,只是因为其他人选择了更为平庸的生活而已。

当平庸占据了大多数,优秀就变得格外刺眼。无知的平庸者对于刺眼的东西都很难接受,所以优秀的人们总是要经受更多的磨难,造成更多无法估量的损失,这就是人类因为“特别”而得到的遗憾。天灾可怕,而人灾更可怕。

《红楼梦》里有一个很小的片段,刘姥姥随贾母一行人,去到妙玉修行的栊翠庵吃茶时,用过的茶杯被妙玉嫌弃。却不知日后贾府落败后,是刘姥姥变卖了家产帮助贾府。刘姥姥是我很喜欢的角色,她特别吗?不,在我看来,她特别像个人,却被不那么接人气儿的其他人视为“特别”。

每每听到因为“特别”而受伤的事时,心格外的痛。这种痛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小到坐公交时只敢坐在地上的农民工,大到因女性身份被施行割礼的女孩们(注:割礼是野蛮地将未成年少女的外部生殖器全部割下来,再用无保护措施将伤口缝合起来)。真的不知道我们这个世界里的痛还有多少?还要持续多久?

肤色、人种、语言、文化、性格、地域、饮食等等的不同,只能说明世界是缤纷多彩的,正因为有这些不同才让世界变得有趣。但,不同并不等同于“特别”。特别的不该是那些不同,而是将不同视为“特别”的无知者,或者说无知下的悲哀者。

3

你并不特别

根据《第二次呼吸》改编的经典电影《触不可及》,用一个来自贫民区且有犯罪经历的黑人,告诉了我们一句简单的话--你并不特别。电影里全身瘫痪的男主在选择生活助理时,出乎意料的选择了这个黑人,原因很简单:“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这就让我想起北欧幼儿园的老师,会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和不同于自己的人相处,让他们学会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让歧视和怜悯远离生活。

人生而平等。任何有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只能告诉别人,这是你,仅仅是你。平等不是地位和权力下的产物,在那里永远没有平等,平等只在人与人之间。面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时,不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智慧有否,我们都是人。一样要吃喝拉撒睡,一样有情绪起伏,一样会智商不在线,一样会有既可爱又邪恶的时候。

谁也不必神话谁,更不必因为别人的评判,对自己的赞美或诋毁,而影响自己对自己的判断。你对别人而言只是一个观众,反之亦然。把自己放在低位或高位,才是你变得特别的原因。

你,并不特别,每个人都是。我们都是一样的人类种族,说你特别不是很好笑吗?所以说,别再说你很特别,这就像在说,你是个人一样。

就像有兔唇的哈桑,并不会因为那点不同而“特别”,却因他单纯的“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值得我们爱护他。就像有先天智障的阿甘,并不会因为那点呆滞而“特别”,却因为他的不断奔跑而值得我们敬佩他。就像最初拒绝为白人让座的罗莎·帕克斯,并不会因为她的拒绝而“特别”,却因为她的坚持而值得所有的黑人感谢她。就像在战场拒绝用枪的医务兵德斯蒙德·道斯,并不会因为他的放弃而“特别”,却因为他纯粹的信仰,让那些在钢锯岭得救的75名士兵和他们的家庭终身铭记他。

我们可以选择相同或不同的人生,选择喜欢或讨厌的人事,选择接受或拒绝意见,但选择的不同并不足以构成“特别”。接受不同就是接受自己,接受世界,“特别”的不该是我们自己,而是接纳不同的这个世界。

希望,未来的历史中不再有无家可归的阿摩司·奥兹(注:《爱与黑暗的故事》自传书作者,一名因犹太人身份被边缘化的人),不再有为重点学校与留守孩子的学校而筑起的隔离墙,不再有因无知而造成家庭悲剧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塔拉一家,不再有那么多还苦苦挣扎于残酷评判下的华莉丝·迪里(注:《沙漠之花》自传书作者,也是割礼受害者)。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摈弃“特别”这个观念,用一种真正开放自由地姿态来看待自己和他人,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的事业。这项事业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它可以让所有的不同都成为一种无限可能,成为,幸福的历史。

----
晚安
-----

每周日晚21:00小闱与你温暖相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