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吸引人的,恰恰就是其他人”|卡卡·早茶夜读580
580| 读城记2020
文/ 卡卡
26岁,管理咨询从业者
从威廉·F·怀特,到威廉·H·怀特
这一期的读城,我选的主题图书是,《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选这本书的原因是当时看到书名和作者名的眼前一亮,“怀特?是写《街角社会》的那个怀特么?写过街角再写城市空间,他这本书里会讨论些什么?”
毕竟人类学家的读物,大多是可以当作小说来读的。人类学与城市规划的交叉,不知道能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等把书买来,翻读之后才发现,原来真的是误会了。此威廉·怀特,非彼威廉·怀特。一个聚焦人类学研究,一个致力于人性化的城市规划。
威廉·福特·怀特,William Foote Whyte(1914-2000)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士。1914年生于马萨诸塞州。1943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42年起,曾先后在俄克拉荷马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任教。1964年任美国应用人类学协会主席,1977至1978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并兼任多项职务。1982年曾来华讲学。《街角社会》(The street corner society)是他的成名之作,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William Foote Whyte
威廉·H·怀特,William H. Whyte (1917-1999),《财富》杂志编辑,美国关于城市、人与开放空间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通过他的著作,特别是《有组织的人》《最后的景观》和《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威廉·怀特教育了一代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应该把城市看作是人的居住地,而不是简单地作为经济机器、交通节点或巨大的建筑展示平台。
William H. Whyte
虽不是同一人,但也能找到不少共同之处。两人同生活于美国,生卒年份相当,两者的著作都是基于研究项目,回归到对人的研究。
《街角社会》缘起于威廉·F·怀特在1936-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的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的身份参与其中,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结论。
Street Corner Society,1943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则基于威廉·H·怀特,在1970年建立的一个“街头生活项目”的研究小组,基于对纽约市的公园、游戏场地和街区里那些非正式的休闲娱乐场所10年的观察形成。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直接观察,解决问题:为什么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间很人性化,运转良好,有些却不然?在设计新的小城市空间,或是改造旧的小城市空间时,如何把人和人的使用考虑进去?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1980
同为实地观察形成的著作。《街角社会》《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分别成为了人类学、城市规划的必读经典。虽然两者选择的主题实则不同。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的文本,在叙事手法和表达上也会有很大的区别。但优秀的著作,无一不在表达着这样的主题:群体和个人对更优生存空间、更多选择、更大选择感的诉求表达和追寻。
自己挤自己
我们想到“城市”,常会关联的词汇是“拥挤”,这似乎是一个需要被消灭的词。人们最喜欢的是离人远点的地方,煞有介事,好像事情真是那样。但是,人们的所为可能显示出恰恰相反的选择。如果一个人独处,最好的去处可能是一个热热闹闹的地方。
许多规划部门担心承载容量,担心更多的公用设施,更多的坐凳空间,会刺激更多的人来使用,造成更大的步行拥堵。然而,他们应该担心的恰恰是另一面。担心使用不足,而不是过分使用,使用不足才是主要问题。大部分城市开放空间的容量远远高于它们现有的使用量。
最吸引人的,恰恰就是其他人。对公共空间的关注点,也会常常需要聚焦于“如何拥挤起来”。如何让那些非正式的休闲娱乐场所熙熙攘攘,而非空空荡荡。
回到《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这本书讨论,究竟是什么让城市里的公共空间生机勃勃或死气沉沉?是什么在吸引着人们?又是什么在令人们厌恶?这些观察研究,都源自于更底层的考虑,公共空间怎样让城市生动起来?公共空间如何能够让一个城市更加宜居?
“那些人正处在城市危机之中,那些人正在一座许多人认为开始走下坡路的城市的大街上行走,一些人开心,还有一些人理所当然地不开心,甚至愁眉不展。在我们思考城市和城市中的人们时,我们一直都太倾向于全然忘却了他们的笑容。城市里有开心的人。城市里有人们喜欢的有益身心的地方,这些地方让人觉得幸福,这些地方可以让人绽放出笑容。这本书所要谈到的一些小城市空间就是一种可以让人绽放出笑容来的地方。”
城市中无处不在的小空间合在一起,对城市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好的新公共空间会生产出新的使用者。同样,好的新公共空间推动人们产生新的生活习惯。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在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交互中激荡出涟漪,这些涟漪反过来会产生更深远而广阔的影响。
一个人性化的空间,可以让城市空间大不一样。
人们往往最会去那些可以坐坐的地方
对那些想要“拥挤”起来的公共空间而言,什么最重要?“可以坐坐”似乎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人们往往最会去那些可以坐坐的地方。”
威廉·H·怀特认为,“假定城市中心的基本要素给定,如步行人数很多,各种活动集中且混合,那么一个地方的人的行为一般会与另一个地方的人的行为非常相似。”无论是在哪种文化场景下,只要城市规模相似,广场能否拥有“可以坐坐”的地方,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对于坐凳而言,高度不重要,因为“人们实际上是以明显均衡的模式把自己分布在所有高度的台沿上。”坐凳的舒适度调整,与“生理性舒适”无关,而“与社会性舒适”有关。因为可以选择“坐在前面,坐在背面,坐在边边上,坐在阳光里,坐在阴影下,成群地坐在一起,独自坐会儿”其实更重要。最大化固定设施的可坐性是人性化的城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除此之外,公共空间里增加可以四处移动的椅子,也是一个很好的发明。社会距离是一个微妙的衡量指标,不断变化。固定座椅的距离无法调整,也因此很少适合于任何人。对于广场的管理者而言,信任人们和周期性地更换新的椅子,比起雇保安每天晚上回收,会更便宜一些。
除了坐凳空间和位置的设置,阳光、树木、水、食物都很重要。尤其是,当这些因素的运用,与人的交互结合起来,成就了小空间独特吸引力之所在。
城市的本质是关于人,关于人们去向何处、人们在何处相遇,这些才是让一个城市成为城市的核心。在城市中比楼房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公共空间。生动并使人愉悦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规划的核心。
William “Holly” Whyte
威廉·H·怀特配合本书,编辑了长达55分钟的同名影片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资源戳“原文链接”)
在找资源的同时,我发现了Streetfilm在纽约街头摄制的一些公共空间的影像资料。在某种程度上讲,它们是威廉·H·怀特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历久弥新的表达。两者搭配在一起看,会很有意思。
人们沐浴阳光的权利需要得到保护。(Access to the sun should be protected.)
威廉·F·怀特_《街角社会》(William Foote Whyte_Street Corner Society: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n Italian Slum, 1943)
威廉·H·怀特_《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街头生活项目 (William H. Whyte_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1980)
TEDx Talks 阿曼达·博顿_公共空间怎样让城市生动起来?(Amanda Burden_How public spaces make cities work, 2014)
TEDx Tirana 克劳迪娅·科亚利安_介入性空间: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创造力 (Claudia Konyalian_In and beteen: urban creativity in public space,2016)
Streetfilm_William “Holly” Whyte in His Own Words,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 (1980)---shot by Clarence Eckerson JR. 2014
今晚二条
绿茶书情三月好书榜
多在家,多读书
往期
TAN
回顾
“附近”在何处永恒?| 话说利索了,理想的精神栖息地还会远吗?| 人人都爱菜市场| 三座博物馆,带你认识北京城| 说说我家门前的日常公共空间是如何消逝的| 打开“无名特质”的一把钥匙| 哪家实体店,你们最不希望它倒闭?| 能坐坐的广场,才是好广场| 我在富顺县城关镇正街上读到了什么| 邂逅是一种刚需| 一场驱逐恐惧训练的点滴收获| 带着扬·盖尔的书去跑个步| 横着胡同竖着楼| 南门街读小人书往事|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