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战胜苦难的人,不一定能够忍受寂寞

能够战胜苦难的人,不一定能够忍受寂寞

作者:李广生

今天到一所学校调研。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年轻的校长、年轻的教师、崭新的校舍,到处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接待我的是副校长,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干练而热情。从他的言谈话语可以看出,对这所学校的现状和未来,他充满激情。在我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团队,不仅需要一群富有激情的人,更需要把大家的激情凝聚为团队的动力。
他曾是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十来年前我曾听过他的一节课,跟随已经退休的教研员刘老师。回来后翻出当年的听课笔记,上面我记下了三条:1.机房很落后,2.教师有灵性,3.完成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和培养信息技术素养,哪一个重要?最后一个问题,想必是在现场和教师们交流的话题。相比于所谓的指导,我更愿意和教师对话。
听了两节半课。半节体育课,在体育馆,一个高个子男教师带着一群二年级的小学生练习前滚翻。他高挑的身材,口令洪亮,但明显看出有点紧张。一节五年级数学课,课题是认识方程。教师身材魁梧,在教室里非常醒目,但表现出儒雅的风度。一节五年级综合实践课,内容是爱眼护眼活动方案的交流。交流时台上的同学和台下的同学发生争执,教师故作镇静,实则无可奈何。参加了英语学科的评课活动,两位来自北京教科院的专家作为主评人,他们的真知灼见让我大为获益。做真实的教育,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回到单位后,这四个人,一位副校长和三位任课教师,他们的形象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某种东西吸引着我。我忽然意识到,他们拥有共同的气质。遗憾的是我不能用一个词加以概括,但能感觉到它如此鲜明的存在,体现在这四个人的言行中。这一发现让我对这所学校更加充满期待。
在育人这件事上,学校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是教师、课程、课堂、活动、设施等所有因素的融合,以及融合之后表现出的一种气质。学校的气质,决定育人的品质。
我不想用文化这个词代替气质。包装盛行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标签,文化建设渐渐演变为商业行为,学校也未能幸免。气质是包装不出来的,也是掩藏不住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能依靠由内而外的修炼。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最需要的、最关键的,恰恰是这一点——修炼内功。
我到过的学校多矣,可谓各有特色。这些特色表现在方方面面,课程上的、教学上的、管理上的、建筑上的,等等。有特色不一定有气质,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会把特色误解为气质。这恐怕也是大家急着忙着抓特色的原因吧。通过改造环境、组织活动,特色一夜之间就能形成。修炼气质却没有任何捷径,踏踏实实、久久为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这就意味着以气质为追求的话,首先也必须要承受寂寞。能够战胜苦难的人,不一定能够忍受寂寞。潜心育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乱人心之者,非仅外物。
一所年轻的学校居然表现出某种气质,虽然我还说不清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气质,但也让我欣喜不已。如果有机会,我想再次进入这所学校,感受它的气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