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鉴赏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杜牧在韩死后作过《哭韩绰》诗,可见他与韩绰有深厚的交谊。

  前两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回忆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风光:青山一带,隐现天际,绿水悠长,迢迢不断。眼下虽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温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满生机吧。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不少诗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说明扬州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简直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而诗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区遥念扬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将扬州视为风光绮丽的“江南”了。“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诗人非常怀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像中便赋予扬州以完美。这两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绿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为下两句想像中的生活图景提供美好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对,“隐隐”、“迢迢”迭用,次句“秋尽江南”与“草未凋”之间的转折,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悠扬有致的格调,诗人翘首遥思、怀恋繁华旧游的感情也隐约表达出来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诗人将回忆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二十四桥,是唐代扬州城内桥梁的总称,所谓“二十四桥明月夜”将活动场所集中在小桥明月,实际上等于说扬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扬州的“江南”水乡特点,杜牧在扬州作幕的两年中,经常于夜间到十里长街一带征歌逐舞,过着诗酒流连风流放纵的生活。当时韩绰想必也常与诗人一起游赏。诗人设问:

  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二十四桥”,表现了想像中地点不确定的特点,且以问语隐隐传出悠然神往的意境。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0)

相关推荐

  •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 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  二十四桥:一 ...

  • 诗词日历丨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11月1日)

    -后台回复『进群』,进入诗词群与同好交流- 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 ...

  • 青山隐隐水迢迢

    青山隐隐水迢迢 图片来自于网络 1.在路上 一生我都在路上学习行走.一生我都在走向海.走完一切的路径才知道我要寻找的原本是我自己,我就是深深的,永不平静的海洋.当放下了手中的一切,我才知道,原来可以这 ...

  • 155 青山隐隐水迢迢-扬州(1)

    唐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大虹桥 初建于明崇祯年间.现桥建于1972年. 春到瘦西湖 瘦西湖-吹香亭 瘦西湖-玉 ...

  • 【经岚课程】《环境经济学》之“青山隐隐水迢迢”

    [经岚课程]16C15 <环境经济学>之"青山隐隐水迢迢" 主讲:郑伟男 主稿:张欣星/傅奕灵 本节简介 青山隐隐水迢迢 本节介绍了休闲需求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间接地从人 ...

  • 秦建鸿 | 青山隐隐水迢迢

    <路上的一面镜子--文本审美> (连载二十) 作者:秦建鸿 // 第二章  柔软的情怀 // 五.博爱(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 引子: 我成长. 我活着并不完全孤独, 孤独但不完全, 陌生人 ...

  • 【当初的小爱情】25.青山隐隐水迢迢

    25.青山隐隐水迢迢 拉练中的新生队伍,顺着九鼎大道一直往前走,渐渐地,路边的喧嚣声减少了,车辆减少了,楼房减少了,道路两边突然开阔,英姿飒爽的像挎枪的战士队伍一样的青纱帐,夹道出现. "太 ...

  • 秋尽江南草未凋

    作者:贫村.刘平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937年初春,刘厚生携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告别烟柳繁华的扬州城,乘坐老式的拱嘴公共汽车去往镇江,再由镇江坐轮船朔长 ...

  • 说不尽的水之二——与水有关的未解之谜

    科学家通过对水的研究,已经揭开了许多科学之谜,不过,仍然有许多关于水的谜还没有揭开. 孤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1834年8月的一天,年轻的苏格兰土木工程师与船舶设计师约翰·罗素在尤宁运河河边勘探.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