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屈原《国殇》今韵

战国 屈原《国殇》今韵

一君木子

国殇

战国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评析

《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首诗。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

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描写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第二节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气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诗篇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

注释

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

操:指拿着。

被:通“披”。披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毂(gǔ)指车的轮轴。

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兵车来往交错。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

短兵文中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旌(jīng)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旌蔽日兮敌若云指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聚集在一起。

矢:即箭。  

  矢交坠兮士争先文中是说双方激战,流箭交错,纷纷坠落,战士却奋勇争先杀敌。

凌:文中指侵犯。

躐(liè,音“列”):文中指践踏。

行(háng):行列。

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

右:文中指右骖。

殪(yì义):缁地而死。

刃伤即为兵刃所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意思是把(战车)两轮埋在土中,马头上的缰绳也不解开,要同敌人血战到底。霾(mái,埋)。通“埋”。

絷(zhí,直)绊住。

即拿。

玉枹指嵌玉饰的鼓槌。

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

援:拿着。枹:用玉装饰的鼓槌。

天时:指天意。

坠:通“怼”(duì),恨。

威灵怒:指神明震怒。

严杀:酣战痛杀。

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

  出不入兮往不反文中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

  忽:指原野宽广无际。超:通“迢”。

挟(音“鞋”)携,拿。

秦弓:战国秦地所造的弓(因射程较远而著名)。

首身离:头和身体分离,指战死。

惩:文中指恐惧,悔恨。

  诚:果然是,诚然。指力量强大。

  终:始终。

  神以灵:指精神永存。

  魂魄毅兮为鬼雄:一作"子魂魄兮为鬼雄",子:指战死者。鬼雄:鬼中豪杰。

手拿吴地干戈啊身犀皮铠甲,

来往交错啊刀剑短兵逢狭

旌旗遮蔽太阳啊敌人多似乌云,

箭交错坠落啊士卒前跨

敌军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

左骖马逝亡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个车轮啊住四匹马,

手拿玉饰鼓槌啊主帅击鼓敲打。

杀气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

全军将士捐躯啊尸原野无暇

将士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

走向迷茫路途遥远且又

佩长剑夹强弓啊争战躺在沙场,

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真正勇敢顽强啊确是十分英武

终刚强啊人能够凌犯。

躯虽不在啊精神却是

烈士魂魄永生堪称鬼雄中坚

作者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学识渊博,初辅佐楚怀王,任三闾大夫、左徒。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后因楚国政治腐败,首都郢被秦攻破,既无力挽救,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他又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许多不朽诗篇。其诗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其传世作品,均见汉代刘向辑集的《楚辞》。

在屈原生前,据以上统计,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后人指出:《国殇》之作,乃因“怀、襄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而极痛之”。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0)

相关推荐

  •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名人/地区]屈原名言 [名言/名句]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汨罗江诗话|屈原《楚辞》里的首丘“熊湘”地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屈原写<国殇>时,也许根本就没有想到他诗中"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qu ...

  • 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爱国主义诗篇——《国殇》

    肖旭/文 "国殇"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国殇'即谓死予国事者"(王逸<楚辞章句>) 为追悼阵亡将士而作.从诗的内容与结构来看,它既 ...

  •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 《九歌》之十 國殤(屈原)

    國殤* *國殤:爲國捐軀的人.殤,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難的人.戴震<屈原賦注>:"殤之義二:男女未冠(男二十歲)笄(女十五嵗)而死者,謂之殤:在外而死者,謂之殤.殤之言傷也.國殤 ...

  • 屈原:九歌·国殇

    屈原 (先秦爱国诗人)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操吴戈兮被犀甲①,车错毂兮短兵接②. 旌蔽日兮敌若云③,矢交坠兮士争先④. 凌余阵兮躐余行⑤,左骖殪兮右刃伤⑥ ...

  • 活在战国︱屈原一生都能吃到什么

    文丨王政冬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且极具特色.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食材范围进一步扩大,烹饪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以<周礼>.<礼记>为代表的先秦典籍 ...

  • [中吕]迎仙客·悼屈原(通韵)

    ​端午天,悼屈原. 离骚九歌今古传. 受欺凌,遭撤官, 自尽江间. 不把家国叛.

  • 战国 屈原书法 (长卷)

    战国 屈原书法 (长卷) 说明:端午节是中国民俗文化的节日,纪念2000多年以前楚国政治家.诗人屈原蒙难,特此专奉屈原书法. 屈原书法可能使许多人大跌眼镜,心生疑问,战国时代有纸吗?战国时代写隶书吗? ...

  • 屈原山鬼原文与译文[战国时期屈原所作诗歌]

    这首诗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存在争议.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qu ...

  • 九歌·东君[战国时期屈原的骚体诗]

    赏析 祭祀日神之诗,自然充满对光明之源太阳的崇拜与歌颂.这种崇拜与歌颂,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万物生长靠太阳,对太阳的崇拜和歌颂自然是最虔诚又是最热烈的.在<九歌>描写祭祀的场面中,这一篇 ...

  • 山鬼[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

    文学赏析 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滋滋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可知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 ...

  • 天问[战国时期屈原诗作]

    词句注释 1.天问:即问天.王逸<楚辞章句>:"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而成为'天问'."一说即天的问题. 2.遂:通"邃",远. 3.传道: ...

  • 离骚 - 战国著名诗人屈原诗作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 ...

  •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所作长诗:《天问》内容整体赏析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所作长诗:<天问>内容整体赏析 2020-09-03 14:18:37宋玉 屈原 <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