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钱” 以藏会友

李青

钱币,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历史车轮前行的印记。收藏钱币的乐趣,不是一买一卖之间产生的金钱价值,而是这些钱币背后的文化财富。 摄/高莹辉

我国首次铸造的铜元

宝津局机制方孔钱

1905年朝鲜李氏王朝铜元

清时期机制币各种龙纹 大清龙

清时期机制币各种龙纹 北洋龙

清时期机制币各种龙纹 福建坐龙

清时期机制币各种龙纹 湖北双冠龙

清时期机制币各种龙纹 江苏方龙

清时期机制币各种龙纹 四川歪嘴龙

  钱币图案丰富多彩

  很多爱好收藏的人多是从集邮开始的,逐步涉足其他收藏门类,李凤池也不例外,钱币收藏只是他收藏序列中的一项。从1994年开始,他扩展了自己的收藏内容,涉足于钱币收藏,至今已有27年。李凤池介绍,他已收藏各种机制币一千余枚。

  “那时候我经常去一宫邮币市场,偶然间看到了机制币(指机器打制的钱币,比如铜元,银元)。”丰富的图案引发了他的兴趣,“这些钱币上仅文字种类就很多,有汉文、满文、英文及我国最早的拼音。图案更多了,各种龙图、旗帜、动物、花卉、谷物、人物等。”说到铜元上的龙图,李凤池娓娓道来:“机制币上的龙形图案分为部颁龙(户部统一规定使用的龙图)和地方龙两部分,地方龙为当时各省自己设计的图案。如广东龙、福建龙、湖北龙,湖南龙、浙江龙、安徽龙、新疆龙等等。造型又分为:水龙、坐龙、飞龙、珠圈龙、鸡腿龙、大清龙等等。各种花卉水果纹则有兰花、月季、梅花、葡萄等,美不胜收。这些图案的背后展现的是清末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正是这些图案,让我对机制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走上了以近代机制铜币为主的钱币收藏之路。”

  掰成两半儿花的钱

  “把钱掰成两半儿花”,这句话是形容一个人在生活上比较节俭或吝啬,估计谁都没见过有人把钱掰开花的。而在近代中国,确实出现过这样的钱币,不但掰得开,还能花出去,这就是四川省的独特钱币——切割币。

  在谈到切割币的由来时,李凤池介绍说:“这枚切割币很罕见,同时也是开启我研究钱币的钥匙。”笔者看到,他收藏的切割币为贰佰文和五十文两种。“切割币实际上为山区百姓的自发行为,并不为当时的政府和经济发达地区所认可和接受。流通区域相对闭塞,流通范围有限,所以至今所发现的切割币,品相普遍较差,磨损严重。但是,切割币的存在对于研究四川山区人民在民国时期的经济活动、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作为四川铜元的一个品种也是极具特色的。”李凤池很珍视自己收藏的切割币,因为他更看重背后的史料价值。

  谈及钱币的历史研究,他又把话题扯到了家乡——天津,这里是最早的机制方孔币诞生地。“1888年上半年,天津机器局从英国格林活铁厂购买的造币机在北洋机器局(东局)内开始制造新式方孔钱,正面是汉文'光绪通宝’,背面是满文'宝津’字样,采用先进的造币机器制造,开全国之先河。”机制“宝津”方孔钱也成了最早投入市场流通的机制方孔钱。

  一枚银币结交挚友

  谈起自己收藏的钱币,李凤池向笔者介绍道,“要说比较有意义的一枚钱币,当数'黎元洪开国纪念币’,此币直径39毫米,重26.7克,由武昌造币厂铸造。银币正面中间为黎元洪身着戎装免冠正面像,上方为国号,下方楷书开国纪念,左右配以花卉纹。背面中间为面值壹圆,两侧饰以嘉禾图案,外侧环以英文'中华民国壹圆’字样。当时是按纪念币发行,并不参与实际流通,存世较少。在2002年,我到好友范君兄家做客聊天,问及近期收获,他向我展示此币。当时我把玩良久,爱不释手,见我喜欢,他便说可以让与我收藏,我也是很高兴,便问价格,他说1500元购得,平价让我。在当时这个价格已是很低了,可以说是捡漏价。怎奈我当时经济拮据,囊中羞涩,一时也拿不出这些钱,他见我面有难色,便说,喜欢就先拿去,钱不钱的回头再说。我也不与他客气,收入囊中而去。而币款足足凑了三个月才给他。”

  李凤池说道,“当时范君兄也未有怨言,从这件事上,我觉得钱币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与藏友互相帮扶、理解才是最珍贵的。我会一直珍藏这枚银币,它是我与朋友深厚友谊的见证。这些年来,我对钱币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藏友,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交流,互相学习,这才是最快乐的。”

  近年来,钱币收藏逐步升温,市场火爆,价格也扶摇直上,这对于工薪族收藏群体确实冲击不小。李凤池直言,常有囊中羞涩之感。“现在做伪者的做伪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有些仿品混杂其间,使我们在鉴定真伪方面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一不留神就可能上当,这是我最大的烦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