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上不讲课后讲,免费不讲收费讲”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平湖一柱 第1326期】

【核心提示】对一名学生来说,课本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愿学、想学,不要说听教师“念一遍”,即便老师一遍“不念”,自己慢慢读,多读几遍,课本上的内容也会“其义自见”的,自己也是能慢慢领悟、学会的。所以,我以为,教师“课上不讲课后讲,免费不讲收费讲”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当下,中小学生学习都是有“本”可依的,课本是人手一册的,学习内容都清清楚楚地印在课本上,无论什么学科,内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都是在课本上写得明明白白的。

教师上课就是要讲授课本上的内容。一名教师无论教学水平高低,都是要把课本上的内容 “照本宣科”从头至尾给学生“念完”的。一名教师再不负责任,也绝不可能连课本上内容都不给学生“念完”,更不会、也不敢将学生的课本“撕去一半”,只让学生学习一半的内容。

因此,对一名学生来说,课本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愿学、想学,不要说听教师“念一遍”,即便老师一遍“不念”,自己慢慢读,多读几遍,课本上的内容也会“其义自见”的,自己也是能慢慢领悟、学会的。

所以,我以为,教师“课上不讲课后讲,免费不讲收费讲”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很怀疑那些“课上不讲课后讲,免费不讲收费讲”是如何做到的?他们有什么魔法,能做到让学生不看、不读课本,只听自己讲,只要“不花钱听我再讲”,课本上的知识就学不会?

我出身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小学,只有语文数学各一本课本,不说周六、周日要帮家长干农活,就是平时放学回家,也是先去挎上篮子去割猪草,“补习班”那时根本没有听说过。后来上了初中,各学科仍是只有一本课本,我就仰仗着“读”这些课本,考了上了师范。

后来,我的儿子上小学时,农村也有了补习班,但他从小学到高中,也从来没有上过,我们也没有给他额外购买辅导材料。当然,我们对他的学习要求也不高,他的学习情况也很一般,考得大学更一般,后来读研究生,也只是读了一个一般的211大学。

曾经有一次考试,数学有道题特难,数学组老师们研究了很长时间都不能解。这时,有位教语文的老教师发话说:“这道题超纲吗?如果不超纲,用课本上的知识一定能解出来!”于是数学组老师们翻出课本,将这道题所涉及的章节内容反复研读,嗨,您别说,还真“读”出了解法。

学生学习,做题很有必要,特别是数理化学科,但如果课本读不好,题目做得越多,学生解题能力就会越差。因为,学生将重点放在了刷题上,只记住了那道题的解法,却没有掌握解此类题的思路,因此,只会“以千变应千变”,而下一次考试,却总会有新题出现。

解题思路是什么?是在对课本知识熟记、理解、内化于心基础上形成的分析、抽象、归纳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可“以不变应万变”,考试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可以找到破解的办法。

我教学三十多年了,对各种复习资料我并不反感,但却要适可而止。可是当下,很多的老师和家长,多是让孩子“踢开课本去学习”,各种各样的习题集一本又一本,以为刷够了题,孩子考试成绩就会更,但最后,往往都是事与愿违。这个中原因,就是让孩子学习舍本逐末的缘故。还有许多的家长,双休节假甚至每天放学后,都要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以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补习班里可以“补”出来,这其实都将孩子领入了学习的误区,“出力不讨好”,“钱没少花,成绩却上不去!”

课本、课本,上课的根本,学习的根本。学生所有学习内容都在课本上,而非在课本外,否则的话,国家就不用再兴师动众,集合专家、学者们劳神费力地去编什么课本了。

所以,我们的同学和家长,如果你没有太高的“理想”——比如,要考全级第一、全县(区)第一,要做中考状元、高考状元,非“清北”不上,只想扎扎实实做一个学习成绩优异者,比如,在班里上游、在全级上中游,中考能进重点高中,高考能进重点大学,那就不要迷信所谓的“名师”,也不必迷信所谓的“技巧”,更没有必要去花钱上什么“补习班”“培训班”,学好课本内容就完全可以了。

因此,如果你的老师说“今天的课上就讲到这里,想知道更多的同学请到我的补习班……”是没有必要相信的,更没有必要花钱去听的……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