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突然”而至,我们如何尽快适应?

【平湖一柱 第1073期】

师生的教与学,以二者“距离远近”为标准,可分有两种:一种是近距离的“面对面”教学,即我们学校常规教学;另一种是远距离的“师生两不见”教学——即远程教学。

应该说,远程教学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了。早期的远程教学是借助无线电广播,只能耳听,后来发展到电视教学,可视可见,后者虽比前者先进了一步,但教学的性质却仍是相同的,都是一种教师“教”的知识单向传输,学生的学只能是被动“视听”,学生有问题无法向老师询问,教师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作业的提交,更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因此,这种单向的远程教学效率和效益是相对低下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出现了网络教学,它改变了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知识单向传输模式,师生可以双向实时互动——教师可以像在常规课堂上那样,不但但自己讲,也可以实时向学生提问;学生可以实时回答,当然有问题也可以实时向老师发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双向互动的网络教学与我们通常的师生“面对面”教学性质上比较接近了,因而教学效率和效益也大大提高了。

但是,从本质上说,远程教学毕竟仍是“师生两不见”。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仅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板演、展示等各种形式的多边活动等环节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更会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有创新的火花生成。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眼神、动作、师生默契等来组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起对学生起到提示、启发、指导作用。所有这些,在“师生两不见”的网络课堂中是无法实现的。

而且,网络教学中的所谓的“实时互动”,也不是“自动”,需要对方的及时响应。且不说这对电脑、手机、平板、网速等有硬件上的要求,更需要“互动”双方的积极自愿,如果有一方,不愿响应,懒得响应,那么先“动”一方,就等于“白动”。因为无论“不动”的一方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他自己“不想动”,另一方是“网长莫及”的,唯有干着急,没有任何办法!

前面啰嗦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一件事,无论是空中课堂、在线直播、网络教学,其最关键的一方还在学习者那里,学生要有强烈的自我学习愿望、热情和积极性,更要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长期的网络学习过程中培养。而此前,我们的学校、师生并没有进行过网络教学的实践经历,或唯有较少师生有过点滴的接触,因而,网络学习的能力与经验,师生几乎都是空白的。

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了学生“不停学”,我们不得不被迫进行网络教学。俗话说,“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教师也好,学生也罢,网络教学实施一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教师、家长都不满意,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我以为,这是正常的。师生双方都要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

“心急喝不下热面糊。”我们的网络学习也急不得,师生的网络教学能力,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要慢慢培养!

要让网络教学常态化,提升教与学的质量,首先当端正一个观念,网络教学不是常规教学场所的简单转移。纵观当前的网络教学,其模式大多是这样:教师讲(播视频)——学生听(看视频)——布置作业——上传作业——教师批阅——学生修正。这种网络教学模式,概括说来就是知识记忆、习题训练。也就是只关注了学生知识学习,以为孩子记住了知识点,做对了题目,学习目标就算完成了,而对于知识是否内化成孩子能力,则没有任何的体现。

大家都知道,记住知识简单,形成能力却难。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等各种能力的形成,核心素养各种要素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并非将知识点搁放在孩子脑子中,他们就有了能力。能力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说得具体一点,也就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程中渐次形成的。

因而,在当前突如其来的疫情下,延期 开学,学生宅在家里,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不得不“被迫“实行网络教学,这对于一直习惯于“面对面”教与学的师生双方和学校及其教育管理部门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网络教学的原则、模式、要求等教学机制需要新建,网络教学新模式师生需要适应、磨合,这一切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探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