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我们“设为星标”,遇到保险问题随时来提问
点击上方“关哥说险“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后台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
关哥你好,我看到2019年保险公司亏损排名,几家原本看好产品的公司,比如昆仑健康,招商仁和,横琴人寿,复星联合等都赫然在列,我现在有点疑虑,能否解答一下这些公司的盈亏情况会不会对日后理赔造成影响?谢谢!说实话,有这样的疑问非常合理,而且能够去研究相关信息,我还挺欣赏的,比自己啥也不研究,别人说啥信啥的强。但是看到数据只是第一步,如何正确解读信息才是更重要的。「亏损」这个词,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个特别讨厌的词,代表赔钱了。但是,在企业经营中,特别是财务报表里,「亏损」的含义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也不单纯的等于保险公司「亏钱了」或者「经营不善」。公司的亏损,是「账面亏损」,是从财务或者会计的角度去讲的。和我们买卖股票,或者做个小生意卖茶蛋,这种实际收入和成本差异产生的亏损,不是一个概念。张三买一个100万保额的重疾险,缴费20年,每年保费2万块。但是,这100万并不是赔的时候才入账,而是在第一笔保费收进来之后,马上就在账面上体现为支出。考虑到未来资金的通货膨胀等因素,未来的100万折算到现在,可能只有30万。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每收进来一张新单,账面上都是新增了一笔负债。对于新成立没多久的保险公司来说,账面亏损,就是很自然的结果。回到张三的保单,等张三交了第2年的保费,收入变成4万了,亏损也随之减小了。随着缴费期的增长,这一单的账面亏损会逐渐被抹平。等到张三交的保费超过了折算的赔付,保险公司就有盈利了。只要业务长期正常经营下去,账面亏损总会慢慢被填平。其实任何一张保单,从我们买了保险的第一天开始,保险公司就已经做好了赔付的准备,并且赔得起。否则,银保监会也不会允许这个产品报备通过。——当然,这个举例其实非常粗糙,有很多地方是不精确的,而且亏损原因也不止这一个,还包括投资状况等。而准确的过程,就是精算师做的工作。千万别用摆摊儿卖茶叶蛋「赚差价」的盈利模式去套保险业务哦。业内有个词叫「七平八盈」,说的就是保险公司成立到第7年才停止亏损、第8年开始盈利。实际上,全国80多家保险公司主体,能在成立10年内开始盈利的,撑死了也就一半。根据《中国寿险业经营规律研究:费用、盈亏平衡、资本需求》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寿险公司的利润曲线呈凹形: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开业前期存在亏损,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断扩大;3-5年左右为亏损最严重的时期,之后亏损逐渐下降; 在7-8年后进入盈利期,此时利润将出现快速增长, 并在第10年左右达到盈亏平衡年。
账面亏损,但是企业经营向好,这样的公司其实很多,比如亚马逊、京东。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前期烧钱、亏损,比比皆是。
很多公司账面长年亏损,而且亏损程度可能高达上百亿,但是仍然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大家也不会因为这些公司账面亏损,就降低对其的评级。
Why?
因为一个公司的经营状态,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估。
亏损不代表公司没有生存能力/长期经营能力。
数据是静态的,而公司的发展是动态的;
单一数据说明不了问题,数据背后的商业逻辑才是核心。
保险公司的亏损,有可能是因为新业务快速增长,也有可能是投入的大量的成本进行服务平台的搭建,而这些因素从长期来看,都是对公司发展有利的。
当然,原因也有经营不善,投资失败的可能。
平安2008年投资富通巨亏226亿,计提损失157亿,是扎扎实实的亏钱了。
但是影响平安继续一路做大做强吗?并没有。
想要真正了解一家公司,只看某几个短期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不但要动态的看、长远的看,也要对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经营一家保险公司风险这么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资本摩拳擦掌想进保险行业,保险牌照「一牌难求」呢?
保险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往大了说,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十分严格,就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乃至破产的可能性。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保险公司很难破产。即使破产,咱们买保险的人,利益也会得到一定的保障。
关于保单安全,看这篇复习:保险公司想破产?没那么容易!
非常极端的系统性风险,不是说不存在,但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相比,发生概率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怕死还不活了么?
何况,账面亏损也好、偿付能力不达标也好,离破产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写这个话题,并不是让大家在买保险的时候,忽略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
我自己也会对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印象、不同的喜好,影响自己的选择。
如果就是很在意某个指标,无法打消顾虑,那么选择其他的公司就好。
我更想表达的是:
当我们在判断某件事、进行某个决策的时候,是在进行一个复杂的思维操作过程,是信息搜集、加工,最后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的过程。信息单一,或者判断的逻辑不对,都会得出不够准确的结论。只有掌握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模式,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传递给大家的理念。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