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名却精彩的3副对联,文采飞扬,敬请对联高手赏阅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只不过,时间匆匆,一些好对联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埋没,不被广大读者熟知。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不出名却精彩的3副对联,文采飞扬,敬请对联高手赏阅。
第1副:底事干卿,风吹皱一池春水;多情笑我,浪淘尽千古英雄。
这个对联是晚清才子樊增祥题写某戏院的。樊增祥曾担任陕西布政使等要职,在文学上更是“同光体”诗人的重要代表,在当时声名颇为显赫。
樊增祥本身是诗人,写对联自然也是拿手好戏。我们看这个对联,利用“集句”的方式,选取了历史上的诗词名句,但是“移彼用此”,用来形容戏院,毫无牵强之处。
上联出自五代词人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此句当时就极为流传。南通中主李璟曾经与冯延巳开玩笑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而冯延巳也相当机智,谦虚表示:“比不过陛下写的小楼吹彻玉笙寒。”
由于对联格式的限制,樊增祥这个上联采用了倒装的句式。下联则是出自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信大家都会背诵这首词,我就不多说了。
仔细品味这个对联,上联表明了戏曲演出的虚幻特质。不少老百姓在看戏的时候,对戏里的坏人咬牙切齿,对戏里的受苦媳妇同情悲悯,甚至认为这些事是真实发生的,还有忍不住上戏台打坏人的情况发生。
所以,上联用“底事干卿”来强调戏曲演出的表演特点。不过,这种正面的提醒,反而暗示了台上戏曲演出的惟妙惟肖,反而让戏曲观众对台上的戏曲表演有了兴趣。这就是“反话正说”的妙用。倘若台上的演出很糟糕,就不必担心观众们“为古人担心”了。
下联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上联的一种“解答”。它不但回应了戏曲的“亦幻亦真”的特点,更说明了戏曲过程中观众与演出故事“共情”的情况。明明知道戏台上的演出,早已经是陈年往事,就算是真实历史,也早已过眼烟云。
然而,在有情人眼里,虽然知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无古今”,却依然无法忘情,依然会为虚幻的戏台表演而动情。这与东坡在赤壁怀古之时的感触,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所谓“笑点低”、“泪点低”,都其实是“多情”两字。
第2副:春秋表仅传,幸有佳儿学诗礼;纵横志不就,空留高咏满江山。
这个对联乃是晚清学者王闿运的“自挽联”。自挽联,就是在临终之前提早给自己“盖棺定论”,回顾自己一生而给出的自我评价。
自挽联的感情基调有悲伤与释怀之别,但一般来说,相比其他人的挽联,自挽联是相对具有真实感的。因为临死之前的自我认定,虽然也需要骗骗人,但没必要“太过骗人”了。
回到王闿运这里,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王闿运是晚清学术界的重要角色,能诗文,尤其擅长《春秋》公羊学,更推崇所谓的“帝王之学”。
虽然王闿运在仕途上是不得意的,然而他在船山书院等学堂讲课,门生遍天下,影响相当深远。像大家熟悉的杨锐、廖平、杨度等人都受过王闿运的影响。
而在这个对联之中,王闿运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一方面又留下了自己的遗憾。上联是说,他一生钻研《春秋》,著述丰富,而且他的儿子王代丰能够继承父亲的衣钵,写出了《春秋例表》等作品,算是后继有人了。
下联则是表达了王闿运在仕途上不得意的遗憾。王闿运作为湖南人,曾经当过曾国藩的幕僚,可惜王闿运的那一套,不被曾国藩看重。后来王闿运兜兜转转,都无法兜售他的“帝王之学”,无法做出纵横家苏秦、张仪那样纵横捭阖的壮举,这就是“纵横志不就”了。
可见,王闿运回顾一生,还是有不甘的。尤其上联的欣慰为下联的遗憾增添了力度,愈发增强了“空留”两字的感情强度,值得细细咀嚼。
第3副:管百姓须爱百姓;要一钱不值一钱。
相传这个对联的作者是清代某知县李寅清的衙门大堂对联。这个对联意思是很容易理解的:“身为父母官,就要爱惜百姓,为民做主。如果当官的拿了老百姓的一文钱,那这个当官的就毫无价值了。”
这个对联是古代县令的自我标榜与自我警示,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这个李寅清是不是“言行合一”,是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但至少可以感觉这个李寅清还是有一点道德底线的。仔细品味这个对联,还是有许多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