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慎吾治讲金匮要略,肺病方剂

104.皂荚丸证

【原文】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讲义】

本证较水鸡声咳逆尤甚。浊,浊痰也。时时唾浊,肺中之痰随上气而时出也。然痰虽出,而满不减,则其有固而不拔之势,不迅扫之,不能去也。皂荚味辛入肺,除痰之力最猛。饮以枣膏,安其正也。

【方剂】

皂英丸

皂英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药物】

皂荚:味辛,性温燥。催吐药

药能:涌吐痰涎,治中风口歪,除湿去垢。吹之导之则通上下关窍涂之则散肿消毒。

药征:吐涎沫唾浊,咳逆上气。

调剂:本药为猛烈刺激药,不可轻服,常配为吹药,敷药,或煎膏用。有时肺冷成痿而见上述药征时,可与姜枣、甘草等药合用。

【治验】

稠痰粘肺,不能消涤,非此不可。能通诸窍,祛风痰。

105.厚朴麻黄汤证

【原文】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讲义】

本节不言证,但以脉之浮沉而异其治法,故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辛温降逆,小麦甘平,协五味以敛正,麻黄去风,散肺逆,方义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大致相同,但主降逆,且胃肠壅滞,水亦不行,水蓄于肺,故能作咳。古人以肺与大肠通,又肺与皮毛合,用厚朴、杏仁以治喘,下气去逆,健运泄水。内外上下,息息相关,脉沉者,泽漆汤主之。因痰饮在内,以泽漆为主,功专消痰行水,且白前、黄芩、半夏佐之,则下驱之力较猛,虽有生姜、桂枝之辛,亦只为行阳气、通水道,不在发表也。盖咳皆肺邪,而脉浮者气多上逆,宜以降气为主,脉沉者气多居里,宜以行水为主,亦因势利导之意也。

【方剂】

厚朴麻黄汤

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泽漆汤

半夏半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紫参五升,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升,泽漆三升(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上九味,叹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药物】

小麦味甘,微寒。

药能:缓和脑神经之特能,其他缓和包摄作用与一般之缓和药同,解热消炎,止烦渴咽燥,利小便。

药征:脑神经急迫,喜悲伤欲哭,或急迫而惊狂哭泣不止者。

调剂:于上述药征利用本药外,若诸疮或烫火伤灼,可烧本药存性,油调涂之。

泽漆:味苦,性微寒

药能:治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利大小肠。

白前味甘,性微温。

药能:胸胁逆气,咳嗽上气,呼吸欲绝。

紫参:味苦,性寒。

药能: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二便,消痈肿诸疮、肠血吐衄。

按:本药无治咳之能,或为紫菀之误。

106.肺痿之麦门冬汤证

【原文】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讲义】

大逆上气,指气逆甚而咳不甚。咽喉不利者,若有物相碍,不爽利无水也。本方生津润燥。肺结核病者,常见营养不良,组织枯燥。凡唼咽喉黏膜干燥,气逆甚者,本方主之。

【方剂】

麦门冬汤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日三夜一服。

107.肺痈之葶苈大枣泻肺汤证之

【原文】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讲义】

葶苈苦寒入肺,泄气闭,喘不得卧,闭之甚也。凡呼吸器病痰多喘盛,属阳实证,皆可用之。祛痰之力甚大,与皂英丸功能近似。唯彼主黏痰,本方主稀痰耳。

【方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为弹子大,大枣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108.桔梗汤证

【原文】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枯梗汤主之。

【讲义】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以次各症,属肺痈之重症。上节肺痈尚未成脓,实邪也,故以葶苈剂泻之。本证已溃之后,虚邪也,故以本方解肺毒,排痈脓。106节咽喉不利,是组织枯燥,故以麦门冬汤滋润之。本证咽干不渴,是肺有脓血,宜桔梗以排之。

109.越婢加半夏汤证

【原文】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讲义】

外邪内饮,填塞胸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越婢汤散邪之力多,除饮之力少,故以半夏辅其不足。不用小青龙汤者,以脉浮且大,病属阳热,故利辛寒,不利辛热也。目如脱状者,目睛胀突如欲脱落之状,壅气使然也。本节各证属毛细支气管肺炎,其咯痰、呼吸非常困难,又易成水肿,此因呼吸困难,肺循环淤血,引起全身急性淤血故也。越婢汤证有一身悉肿,可知本方亦治水肿。

【方剂】

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治验】

哮喘失治,痰盛目胀,或鼻扇,脉浮大,是阳热之候,即肺胀,本方效。本方治肺胀颇似支饮,然支饮之喘,初必胸痛,或手足厥冷,气急不能侧卧。肺胀之上气,则热势强,卒发目如脱状,可以侧卧,两证不难辨也

110.肺胀之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原文】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讲义】

此亦外邪内饮相搏之证,内夹热邪,故见烦躁。麻桂药中必加石膏,亦大青龙汤之义。本节与上节颇同,而心下寒饮重,非温药不行。本方温凉并进,水热与外邪俱去。

【方剂】

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嬴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按:本方之烦躁在水,大青龙汤之烦躁在不汗出,虽同用石膏以去烦,而方义不同也。小青龙汤见于太阳篇者,其证缓;《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证见咳逆倚息不得卧,较急。本节烦躁而主于喘,其势尤急,故名肺胀,加用石膏。《方舆貌》曾用本方治发热、咳嗷、吐白沫者,愈人甚多。若以平剂缓图,不日成劳疾。

本篇用麻黄者四方,取其发泄肺中郁饮,以治喘咳,协石膏则逐饮,协桂枝则发表。肺胀之证,水饮为主,虽有身热,非尽属表。射干麻黄汤证,属喘咳而痰多热不多者,喉中水鸡声。厚朴麻黄汤证,属喘咳而上气胸满,热多痰少者。越婢加半夏汤证,属喘咳而睛突鼻扇。小青龙加石膏汤证,属喘咳烦躁而兼表证者。

以下各方无麻黄,其主证分别为:

甘草干姜汤:涎多,遗尿小便数,上焦有寒。

皂荚丸:顽固黏痰,咳逆唾浊,但坐不得眠。

桔梗汤:咳满吐脓为主。

泽漆汤:水饮内结。

麦门冬汤:逆气,咽喉不利。

葶苈大枣泻肺汤: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唾浊

【附方】

《外台》炙甘草汤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方见虚劳)。

《千金》甘草汤

一味甘草,治支气管喘急。

《千金》生姜甘草汤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五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五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治肺痿,吐涎沫,即皂荚一枚(去皮,炙焦)。

《外台》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

者,为肺痈。方见《伤寒论》。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升,再服当吐如脓。

按:本方下热散结通瘀之力,介乎桔梗汤与桔梗白散二方之间。

【药物】

苇茎味甘,性寒

药能:排脓消炎。

药征:咳而烦满,胸中甲错,或吐脓血臭痰者。

调剂:排脓,以肺部为特效。

胸中甲错:即肺蓄血脓之征。

冬瓜子味甘性平,滋润性药。

药能:消炎利尿,除烦满,驱水肿,润肌肤。治痈肿,清热利湿。

药征:脏腑痈肿,或痔漏,或毒淋,或便毒,或下赤白,或小便不利。

调剂:治痈肿是其特能,或肠胃腐烂,或肿痈,或痢。

111、肺痈之葶苈大枣泻肺汤证之二

【原文】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讲义】

本篇引用本方二节,皆冠以肺痈,然皆无吐脓血腥臭。方中无排脓之义,而用逐水之葶苈,可知其病非肺脓肿、肺坏疽,乃肺炎、支气管炎之由于水毒结聚者,应属肺胀。胸满胀,咳逆上气,喘鸣迫塞,皆肺胀之候。身面浮肿,乃肺循环淤滞,引起淤血性水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是并发鼻黏膜炎。

【习题】

1.肺痿、肺痈、肺胀之脉证何若,其区别安在?

2.本篇各方之用法如何?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六八)

    有人把麻杏甘石汤称之为肺炎第一方,对于小孩子发高烧引起的肺炎效果特别的好,有好多医家用来治疗麻疹肺炎,大叶性肺炎,效果都不错,最关键的是费用很低.这可能就是中医为什么不能跟西医比的原因,西医随便一个感 ...

  • 【王三虎:经方治肺癌的经验(上)肺癌应从肺痿论治】

    一.肺癌应从肺痿论治          王老师根据多年对恶性肿瘤的理论探索及临床实践,尤其是对<金匮要略>的复习,发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中有关肺 ...

  • 经方:桔梗汤(咽痛、肺痈)

    桔梗汤 [原文]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回顾]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l ...

  • 《金匮要略》笔记30|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实热/肺气肿

    六.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开始进入实热阶 ...

  • 清肺排毒汤的引申应用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经典方药,它的组成与疗效给人许多启发.首先是对经方治疗疫毒疾病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增强了信心:其次是扩大了临床视野,可将该方用于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 ...

  • 陈慎吾讲虚劳之证治

    88.虚劳之因 [原文]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讲义] 平人,言形若无病之人.形虽无病,其脉则虚弱细微,阴阳俱损之象.阳损必失精,阴消则血亡,验其外证,必喜盗汗.盖阳损者表不固,阴损者 ...

  • 陈慎吾讲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65.风与痹证辨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讲义] <内经>言风病往往与痹合论,盖风乃阳病,脉多浮缓,痹为阴病, ...

  • 陈慎吾讲金匮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16.胸痹心痛之脉 [原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讲义] 脉太过则病, ...

  • 陈慎吾讲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125.趺阳脉微弦之证治 [原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肱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讲义] 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阴加于胃,应见腹满.设不满,是阴邪旁攻腹胁,下闭 ...

  • 陈慎吾讲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151.肺中风 [原文]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讲义] <医宗金鉴>云:"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身重","冒而肿胀& ...

  • 陈慎吾讲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172.饮之类别有四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173.四饮证辨 [原文]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 ...

  • 陈慎吾讲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212.厥阴消渴证 [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讲义] 见<伤寒论>334节. 213.虚劳脉浮迟 [原文]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 ...

  • 陈慎吾讲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

    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 226.水气病脉证 [原文] 师日: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 ...

  • 陈慎吾讲黄疸病脉证治第十五

    黄疸病脉证治第十五 260.黄疸脉证 [原文]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讲义] 脉浮为风,脉微为痹.云痹者,风与湿合而为痹也.然不疼痛,故曰痹非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