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究竟是怎么命名的?

中药究竟是怎么命名的?

张工 亳州三知堂药业 昨天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咱们的中医药也有5000年的历史了,中医药之所以前面都有一个中字,就是因为她发源于中国,并为我们炎黄子孙的健康保驾护航!在古代《中药,中医,针灸,推拿,外敷,内服,熏洗,香薰》统称为中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关于中医药的那些趣事之中药命名!

中药即中医药物的总称,它的产生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古时期, 先民们在采摘野果、采集种籽和挖取植物根茎的过程中,开始对接触到的这些植物的药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一些中药在文字记载之前就可能已经在先民中广为流传和使用。

《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名词(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就多达365种,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药物达1892种,这些中药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荀子·正名篇》云:“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中药称谓虽属神奇,但考究其名的来历,都有它的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知堂精品无硫铁棍山药片

中药命名的主要方法有11种,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吧。

1:以中药生长和采收时间命名

二、如迎春花,因早春开花,故得其名。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夏季过了一半,故得其名。夏天无,由于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节就枯萎而难觅其踪,故得名“夏天无”。夏枯草每至夏至而枯黄萎谢而得名。忍冬藤因经冬不凋而得名。冬虫夏草,因其冬为虫、夏为草,成虫体与菌座相连而得名。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万年青因四季长青而得名。

2:以产地而命名

在药名前标识产地、生长环境等字样。如代赭石,《名医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李时珍云:“赭,赤石也。代,即雁门也。”

其他如巴豆生巴郡川谷,阿胶出山东东阿,党参出山西上党,象贝产于浙江象山,苏合香产于古苏合国,常用药物川芎、川乌、川贝母等,皆因产于四川而得名;广藿香、广陈皮、广木香皆产于广东;建泽泻产于福建;云茯苓产于云南;关防风、关黄柏产于东北地区等,这些药物都具有产地的标记。又如水蛭、水浮萍均生于水;海藻、海马、海螵蛸皆产于海;石韦、石斛、石菖蒲都长于石;地榆、地肤子并生于地,这些药物都具有生长环境的标记。

3:以人名而命名

如活血通经药刘寄奴,“相传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早年微贱时于山中砍伐荻草,遇一大蛇而射之,蛇遁去。明日往寻之,闻榛树林中有杵臼声,见青衣童子数人在捣草药,且云其主被刘寄奴射伤,捣药为之敷伤。刘上前叱散之,收取草药而返。后遇金疮敷之即愈。后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事见《南史·宋武帝本纪》,《本草纲目》卷十五“刘寄奴草”亦收录。

又如驱虫药使君子,相传北宋年间,潘州郎中郭使君,精通医道,乐于救助穷苦百姓,无意中发现这种果实能治疗小儿虫积、疳积,后医家便称此药为“使君子”。

还有如何首乌,因顺州何田儿老来无子,服用此药后须发皆黑,老来得子,寿皆百余岁,故将此药取名“何首乌”。似此以最先发现或使用者的姓名作为药名的中药还有不少,如徐长卿、杜仲等。

三知堂精品川贝之松贝《怀中抱月》

4:以形态而命名

如牛膝,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又如贯众,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此草茎叶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贯之,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又如狗脊,唐代《新修本草》云:“根长多歧,状如狗脊。”因其根皮上有一层金黄色柔毛,故又称金毛狗脊。白头翁则以其“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人参,入药用其根,其形状如人形,故名。佛手,其形状似人手有指,故呼佛手。猪苓,其根块黑如猪屎,故有其名。

5:以颜色而命名

中药各自具有天然的颜色,因此,药物的颜色就成为药名的来源。

如漏芦,《本草纲目》云:“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如青色的有大青叶、青蒿、青黛、青果、青礞石等;红色的有红花、丹参、红枣等;黄色的有黄柏、黄连、黄芩、蒲黄等;白色的有白芷、白术、白薇、白芨等;黑色的有黑豆、黑丑、黑芝麻等;紫色的有紫草、紫石英等。

6:以气味而命名

按气命名者,如木香原名蜜香,《本草纲目》云:“因其香气如蜜也。”而臭梧桐、鱼腥草则因其特殊之气而得名。

据味命名者,有酸味的酸枣仁,苦味的苦参,甜味的甘草,辣味的细辛,咸味的咸秋石等,皆以味而得名。又有五味子,《新修本草》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据气、味命名者,如豨签,《本草纲目》云:“楚人呼猪为豨,呼草气味辛毒为莶。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莶螫,故谓之豨莶。”麝香、沉香、茴香、藿香及降香均以香味而得名。

 中药“金牛胆”,形似牛胆,色金黄,味甚苦,兼以形、色、味三者命名。

7:以入药部位而命名

植物以根入药的有葛根、山豆根(根及根茎)等;

以藤入药的有海风藤、大血藤、夜交藤、鸡血藤等;

以木质部分入药的有苏木等;

以皮入药的有陈皮、五加皮、地骨皮、合欢皮、秦皮等;

以叶入药的有艾叶、苏叶、淡竹叶、侧柏叶等;

以花入药的有菊花、玫瑰花、旋覆花合欢花等;

以种子入药的有马钱子、葶苈子、白芥子车前子等;

以矿石入药的如朱砂、赭石、滑石等;

以动物某部位入药的有蝉蜕、地龙、鳖甲、龟板、鹿茸等。

8:以特性功用而命名

按特性命名者,如凤仙花子,又名急性子,因其结荚成熟后,稍加触碰,即果荚迸裂,褐色细子蹦出,状似急不可耐,故而得名。

按功用命名者,如益母草,清张秉成《本草便读》:“益母草消疥化水,是其所长。以产妇必有癖浊停留,此物能消之化之,邪去则母受益,故有益母之名。”他如寻骨风祛风邪,伸筋草舒筋络,决明子明眼目,合欢安神志,防风御风寒,皆以功用得名。

按特性、功用命名者,如王不留行。此药通经下乳之力特强,李时珍释曰:“性走而不住,虽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但王不留行还有敛、守之性,《本草经》言其有“止心烦、鼻衄”之功,《名医别录》称其有“主金创、止血”之效。可见其兼有活血、止血的双向性功能。故明代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云:“命名之义亦奇,吾身有王,所以主吾身之气血及主气血之留行者。气血之留,王不留,则留者行矣;气血之行,王不行,则行者留矣。顾血出不止与难产无乳者,两可用此,其义自见。”如此,药名涵义当为“王不留”、“王不行”,分别针对经闭、乳少、难产与鼻衄、金创出血,则药之双向“主治功力,其可迎刃而解”。此说较为确切地诠释了寓于药名中的特性及双向治疗作用,反映了古人对药物认识的进步。

三知堂避瘟防感纯中药香囊

9:以民间传说故事命名

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与医药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些故事传说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经文人学者加工后,以书面形式载录于史书、笔记、稗传,医药学家又将其采入医药著作,使之成为公认的药名来源。

如收涩止血药禹余粮,相传与大禹有关。《本草纲目》卷十引宋代陈承《本草别说》:“禹余粮,会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会稽于此,余粮者,本为此耳。’”又引《博物志》:“世传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又如蛇衔,《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刘敬叔《异苑》:“有田父见一蛇被伤,一蛇衔一草着疮上。经日,伤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蛇疮皆验,遂名曰蛇衔草也。”姑且不论故事传说的真实与虚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民俗文化对药物命名的影响和作用。

10:以外来药物而命名

不少传入中国的外域药物,往往冠以外域的标记。

从其“胡”、“海”、“番”、“洋”等特别标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外域药物传入的时代及方域。

冠以“胡”字的药物,多为两汉、西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如胡麻(即今之芝麻)、胡瓜(即今之黄瓜)、胡芦巴等。

冠以“海”字(除指明产于海洋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后由海路引进,如海棠、海枣、海风藤、海桐皮等。

冠以“番”字的药物,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来华贸易的商船)自南域引入,如番茄、番薯、番椒、番木鳖、番泻叶等;有时冠以“舶”字,如舶硫黄、舶乳香等。

冠以“洋”字的药物,多为清代从海外引入,如洋参等。

三知堂精品那曲冬虫夏草

11:以避俗雅化而命名

古代讳饰文化对药物命名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少药物因避俗语秽词而雅化其名。中药多为天然物品,取材范围甚广,一些日常废秽之物亦常取之入药。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曾说:“牛嫂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然而此类药名若以书面形式载入书中未免有俗、秽之嫌,故古代医家每每隐去俗称,雅化其名。如鸽粪,因其屎皆向左盘曲,而称作左盘龙;人乳,因道经称久服可以成仙,故名为仙人酒、蟠桃酒;人粪,经加工后是救治温病高热神昏的要药,便据其色、依其形,而美其名曰金汁。其他如灶心土称伏龙肝,鼯鼠屎唤五灵脂,鸡蛋膜谓凤凰衣,人尿曰轮回酒、还元汤等,还有人中黄、人中白皆属此类。

另外,有些中药的别名也很耐人寻味。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尤似和事的国老,故又称“国老”;大黄泻下作用猛烈,功大力专,好似勇猛无敌的将军,故也称“将军”。

三知堂新零售优势

中药之名简,而其意赅,不仅与中药之形色气味相关,更与古人所处的地域、时代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环境、民俗、中医药地位等因素密不可分,集中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中药药名之流溯中医药文化之源,亦有一番趣味。

(0)

相关推荐

  • 中药有多少种

    目前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收录了365种中药,之后的本草学著作收录的中药逐渐增多,到明朝时的本草纲目,收录的中药达到1892种. 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又新增了716种中药.建国后的中 ...

  • 甲珠配浙贝母,这两味中药究竟有多强大?

    甲珠配浙贝母,对于输卵管阻塞不孕和乳腺增生,效果良好,用法如下: 1. 输卵管阻塞不孕用法: 浙贝母,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香附.荔枝核.败酱草,卷柏,地龙,没药,甲珠,另包冲细兑药汤服,每日 ...

  • 中药究竟怎么吃?专家答网友问合集

    近日,根据网友的留言,四川省中医医院组织专家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为网友解疑答惑. 免煎颗粒开水冲不化,沉淀要不要服用? 答:需要.免煎颗粒为采用现代工艺提取的中药有效成分,如果冲不化,可以加开水搅拌成混 ...

  • 葡萄酒究竟是如何命名的?

    酒百科 囊括一切酒类知识,走进微醺酒类世界! 183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俗话说人如其名,中国人一向习惯以名字来推敲一个人的性格,有时候一个好的名字甚至还能带来好的机遇或者 ...

  • 广东广西的“广”字,究竟是谁命名的?有什么特殊含义?

    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感受历史传达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用心去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感受古人传达的智慧,关注我,跟着我们一起去追寻先祖的脚步,挖 ...

  • 中药究竟饭前喝还是饭后喝?这些事情不注意,喝了也白费

    中药究竟饭前喝还是饭后喝?这些事情不注意,喝了也白费

  • 中药山慈菇,究竟有多强大?肌瘤、囊肿、妇...

    中药山慈菇,究竟有多强大?肌瘤.囊肿.妇科炎症通通少不了它! 山慈菇,又叫山茨菇.毛慈菇.金灯.朱菇.白毛菇等.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其味甘微辛,性寒,有小毒.入肝.脾经.具有消肿散结. ...

  • 甲状腺结节如此多,究竟吃什么中药好?

    导读:很多朋友在体检的过程中,突然发现甲状腺出现了问题,或者是甲状腺囊肿,或者是甲状腺结节,心里就非常害怕,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癌变?同时不知道该怎么用药治疗?本篇文章,周医生就带你认识甲状腺结节. 甲状 ...

  • 用皇帝小名命名的中药,你知道它的故事吗?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中药刘寄奴名字的来历.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刘寄奴[释名] 按李延寿南史云: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 ...

  • 国医大师王玉川:养生的良方,没有用一味中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国医大师王玉川,对养生颇有研究,曾提出的养生良方,从头到尾一味药都没用,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核心在于调养神志. 国医大师王玉川,对养生颇有研究,曾提出的养生良方,从头到尾一味药都没用,那么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