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即位(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十一)

离开玄宗后,裴冕、杜鸿渐等人就向太子李亨上表,请求他遵照玄宗在马嵬驿的命令即皇帝位,李亨犹豫不定。裴冕等人劝道:“殿下所率领的将士都是关中人,他们日夜思念自己的家乡。这些人之所以愿意跟随殿下到这种荒沙野城中来,就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一旦这群人散了,就难以再聚集到一起。希望殿下能够顺应人心,同时也是为国家着想!(将士皆关中人,日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尺寸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连续五次上奏,李亨才勉强同意。当天,李亨于灵武城南楼即帝位,群臣拜舞,肃宗回想起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联想到家国之不幸,不禁也百感交集。李亨即位后,尊自己的父亲玄宗皇帝为上皇天帝,下诏大赦天下,改天宝十五载为至德元载。任命杜鸿渐、崔漪为中书舍人,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改关内采访使为节度使,把治所迁到安化郡,任命前蒲关防御使吕崇贲为节度使。又任命陈仓县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兼防御使;陇右节度使郭英又为天水太守,兼防御使。

当时塞外的精兵都进入中原去讨伐叛军,边关只剩下老弱残兵防守边疆,文武官吏也不到三十人,他们披荆斩棘,建立朝廷。然而因为制度草创,武人十分骄横傲慢。大将管崇嗣就曾在朝堂中背对宫阙而坐,言笑自若。监察御史李勉(李元懿的曾孙)上奏弹劾他,并把他关了起来。肃宗皇帝下令特赦了管崇嗣,并感叹说:“正是有了像李逸这样的人,朝廷才开始有尊严!(吾有李勉,朝廷始尊!)”。肃宗即帝位后十多天内,消息四散传开,前来归附的人也越来越多。

丁卯(十五日),玄宗皇帝下制书告示天下,制书说:“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统辖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南下收复长安、洛阳。任命御史中丞装裴冕兼左庶子,陇西郡司马刘秩试兼右庶子;任命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少府监窦绍为他的师傅,长沙太守李岘为都副大使;任命盛王李琦为广陵大都督,统辖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都使,前江陵都督府长史刘汇做他的师傅,广陵郡长史李成式为都副大使;任命丰王李珙为武威都督,仍然统辖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都使,陇西太守济阴人邓景山做他的师傅,并兼任都副大使。各自所需要的士卒、马匹、武器以及粮资等,都在当地征发,自行解决。其他各地原来的节度使如虢王李巨等仍旧为节度使。各王可自行任命的部下官吏以及所统辖地方的郡县官,任命以后再上奏报告。(以太子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洛阳。以御史中丞裴冕兼左庶子,陇西郡司马刘秩试守右庶子;永王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以少府监窦绍为之傅,长沙太守李岘为都副大使;盛王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都使,以前江陵都督府长史刘汇为之傅,广陵郡长史李成式为都副大使;丰王珙充武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都使,以陇西太守济阴邓景山为之傅,充都副大使。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其诸路本节度使虢王巨等并依前充使。其署置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任自简择,署讫闻奏。)”当时,盛王李琦、丰王李珙等都是遥领,本人并未亲身赴任,只有永王李璘是亲自赴镇就职的。另外,朝廷又设置山南东道节度使,统辖襄阳等九郡。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统辖南海等二十二郡。升五溪经略使为黔中节度使,统辖黔中等州郡。分江南道为东、西二道。东道统辖余杭郡,西道统辖豫章等州郡。以前,四方人士听说潼关失守,都不知玄宗去向,这道制书颁下后,人们才知道皇上在何处。

八月癸巳(十二日),灵武派出的使者到了蜀中。玄宗得知李亨已即位,高兴地说:“我儿子顺应天命人心即皇帝位,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丁酉(十六日),玄宗下制书说:“从今以后改制敕为诰令,所上的表疏称太上皇。国家的军政大事都先听侯皇帝的处置,然后再奏报朕知即可。收复京城后,朕也不再参预政事。(自今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己亥(十八日),玄宗亲临殿前的台阶,命令韦见素、房与崔涣奉送传国宝器与玉册往灵武传皇帝位。

把家国败了个精光的玄宗,政治眼光还是有的。当传来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后,他迅速地转换了角色,奉上了玉玺,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太上皇,保持了父子之间的和谐关系。

(0)

相关推荐

  • 南汉国的创业史:刘䶮兄终弟及

    一.南汉国的真正创建者: 南汉国的基业,始于刘谦,岭南东道官至唐朝封州刺史:南汉政权继而的奠基者是刘谦的长子刘隐,官至清海节度使(岭南东道).静海节度使(岭南西道).南海王:而南汉国的真正创建者,却是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五)太子登基,新皇帝诞生

    马嵬坡之变后一个月,公元756年七月十五日,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发布了一篇<告全国人民书>: 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邻,绍三代之统绪,综百王之礼乐. -- 永王璘.盛王琦. ...

  • 轶事二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一)

    神龙二年冬十月丙辰(十六日),唐中宗任命蒲州刺史窦从一为雍州刺史.窦从一是窦德玄的儿子,原名窦怀贞,为避韦皇后之父韦玄贞的名讳改名为窦从一.窦从一一向阿谀依附权贵.太平公主曾和佛寺为争夺一座利用水力加 ...

  • 玄宗出逃(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四)

    潼关失守的当天,就有哥舒翰的部下快马向朝廷报告,然而玄宗皇帝竟然没有接见,只是派李福德等人率领监牧小儿组成的军队开赴潼关增援,并约定了报信的讯号.到了晚上,玄宗没看到报平安的烽火,这才感到事情已经非常 ...

  • 韦后临朝(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二)

    神龙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将他的妃子韦氏立为皇后,大赦天下:又追赠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追赠韦后之母崔氏为上洛王妃. 左拾遗贾虚己上疏劝谏,他说:"异姓之人不得封为王爵 ...

  • 姚元之哭武氏(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一)

    在政变成功,武则天被迫迁往上阳宫时,大家都喜气洋洋,只有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一个人痛哭流涕.桓彦范.张柬之很是不解,他们对姚元之说:"今天哪里是您悲哀哭泣的日子!您这样干恐怕今后要大 ...

  • 武氏死灰复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三)

    张易之.张昌宗被诛灭后,洛州长史薛季昶对张柬之和敬晖说:"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元凶首恶虽然已被铲除,但像吕产和吕禄这样的人还在朝中任职,锄草时如不铲除草根,终究还是会长出草来的.(二凶虽除, ...

  • 轶事二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四)

    杨元琰见武三思专擅朝政,便向唐中宗李显请求辞官,要削发为僧,唐中宗没有批准.敬晖听说这件事后对杨元琰打趣说:"要是我早一点得知此事,我就去劝陛下同意你的要求,剃光你颗胡人的脑袋,岂不是太妙了 ...

  • 武氏夺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五)

    神龙元年五月,唐中宗把张柬之等人以及武攸暨.武三思.郑普思等十六人都作为国家勋劳之人,赐给他们铁券,并立誓只要这些人所犯的不是谋反叛逆之罪,每个人都可以宽恕十次死罪. 癸巳(十五日),敬晖等人率领文武 ...

  • 宋氏卖友求荣(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六)

    先前,少府监丞.弘农县人宋之问和他的弟弟兖州司仓宋之逊都因依附张易之而获罪,中宗复位后被贬往岭南.兄弟二人逃回东都后,藏在友人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的家中.王同皎痛恨武三思和韦后的所作所为,每当他和亲 ...

  • 袁楚客与魏元忠书(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七)

    魏元忠从端州回京后被任命为宰相,此后他一改常态,再也不犯颜直谏了,遇事只是随波逐流,朝野对他的表现十分失望.酸枣县尉袁楚客为此专门写信给魏元忠,他说:"现在皇帝刚刚即位,只应使德政日新,您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