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竞争者,为了解决掉李贺这个障碍,在“避讳”上大做文章,利用舆论妖言惑众。“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原来,有心人特地调查了李贺父亲名晋肃,李贺父亲名字里的“晋”字与进士的“

现在名字里带“国庆”、“建军”的朋友数不胜数。老百姓给孩子取名时讨个喜气,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并无是非。不过,在古代,这种姓名恐怕会招惹意想不到的祸端。

大图模式倘若某人与皇帝的姓名相同,哪怕只是某个字同音,都是不被允许的。《容斋随笔》中有这样的记载:“帝王讳名,自周世始有此制,然只避之于本庙中耳。”从周朝开始,避讳便一直存在,只不过起初的避讳范围有限,仅存在于本家宗庙中。不过,到了秦始皇以后,皇帝的名讳逐渐变得神圣起来,不容侵犯。“唯秦始皇以父庄襄王名楚,称楚曰荆,其名曰政,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从秦始皇开始,月份和地名被划入了避讳的范围里。到了汉唐时期,“避讳”之风越刮越凶,臣子不得与皇帝的姓名相同,只要有同音同字的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加以改正,否则便会面临杀身之祸。中唐时期,“讳害”逐渐扩大到整个皇室。

大图模式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李贺,就曾深受“避讳”之害,一生郁郁不得志。李贺是个典型的神童,他七岁时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听说这件事时难以置信,特地来到李家,让小李贺写首诗。结果,李贺提笔便写下一首诗《高轩过》: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二人大惊失色,李贺的名声不胫而走。这样一位天赋异禀的小神童,为了圆仕途梦,与普天之下的学子一样,寒窗苦读十年。元和二年,十八岁的李贺来到考场上,成功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来到京城参加京城进士考试。

大图模式面对考试,李贺游刃有余,李家皆认为李贺非常有希望金榜题名,对其寄予厚望。此时的李贺,才名已远播大江南北,所有参加考试的读书人都知道有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名叫李贺。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李贺及第的可能性越大,同期的考生便越嫉妒。有些竞争者,为了解决掉李贺这个障碍,在“避讳”上大做文章,利用舆论妖言惑众。“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原来,有心人特地调查了李贺父亲名晋肃,李贺父亲名字里的“晋”字与进士的“进”字同音。于是,这群人称李贺应避讳父亲之名,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大图模式虽说在秦始皇之后,“避讳”的风气越来越盛。不过,唐太宗比较开明,他登基后并没对避讳一说当回事。可惜的是,李世民过世后又是另一番光景。唐高宗时期,“避讳”之风再度盛行,一时间数不清的大臣和百姓为了避讳而改名,就连朝廷的“民部”也因要避讳李世民之名而改为“户部”。唐高宗以后,“避讳”的势头逐渐扩展。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唐朝时期李世民为了广开选士之路,特开了进士科。当时的寒门学子,只要能登科,即可跻身仕途。在当时,几乎每个读书人都将登科入仕作为毕生目标。因此,进士之争十分激烈。有些竞争者,为了除掉对手,往往会不择手段。关于李贺的传言传遍全国,所有人都认为李贺即便参加科举,考官也会将其除名,甚至李贺还会因参加考试而招致杀身之祸。当时,有不少人登门拜访李贺,劝他放弃考试,免得招致横祸。流言蜚语传到韩愈的耳中,这位开明的大贤觉得非常荒唐,立即给李贺写了封信,让他放心大胆地参加考试。韩愈的做法在当时成为舆论的焦点,为了抨击那些妖言惑众的竞争者,韩愈特地写了一篇《讳辩》,并在这篇文章中陈明了道理: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可惜的是,舆论对这篇文章反响平平,劝李贺不参加考试的声音依旧响亮。

大图模式李贺将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都用在读书上,自然不肯因为“避讳”而善罢甘休。李贺听从韩愈的建议,毅然决然地进京赶考。可惜的是,考官听取了舆论的意见,并未给予李贺参考的资格。《旧唐书》记载:“李贺,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可怜备受瞩目的神童李贺,就这样被“避讳”害得终生不能进士。在李贺短暂的人生中,他所留下的诗句多为批判性极强的讽诗。或许是因为风格类似,李贺是鲁迅最喜欢的诗人,据说鲁迅先生年轻时最喜欢读李贺的诗,在鲁迅先生所收藏的诗文中,李贺的诗文最多。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