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窥墙
窥墙
也是施门一泽芳,初开情窦暗窥墙。
难知宋玉心盟暖,只恐潘安目光凉。
两送南飞雁行尽,三迎北卷雪花扬。
光阴几瞬非由己,却见良夫另拜堂。
【注释】 古稀之年,忽然想到青春时光的一些事,感慨系之。因以为句,记于2021年10月8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这女子也是施家的一位泽芳,情窦初开的时候曾经暗中窥墙。她很难知道宋玉的内心盟约是否温暖,只忧虑那潘安的目光是否令人发凉。两次送别南飞的大雁,直到雁行远影消尽,三番迎来北卷的冬雪,默默地看那雪花飞扬。光阴就像经历了几个瞬间,一切都未由自己,却看见心仪的美男子竟然与另外的人双双拜堂。
首联中的“施门”,指施氏之家,即西施的出身,西施,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这一联中的“泽芳”,即“芳泽”,指女子仪容,见清代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瑞云》:“(贺生)素仰瑞云……冀得一覩芳泽。”又见清代诗人梁绍壬的《两般秋雨盦随笔·无题诗》:“手把芙蓉忆芳泽,不知何处托微波。”还见郭沫若的《海涛集·离沪之前》:“我不知会接近怎样的芳泽,会住着怎样的华堂。”
这一联中的“情窦初开”,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见清代剧作家李渔《蜃中楼·耳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就等到如今了。”
这一联中的“窥墙”,即“窥宋”,见清代剧作家李渔的《蜃中楼·双订》:“我前日在书本上面看见那潘安掷果,宋玉窥墙的故事,甚是疑心,难道人间世上,就有这样标致男子。”另注,“窥宋”,语出战国楚国诗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因以“窥宋”指女子对意中人的爱慕,见唐代诗人吴融的《即席十韵》:“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又见唐代诗人和凝的《春光好·一名愁倚栏令》:“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还见宋代诗人柳永的《玉蝴蝶》词:“忆情牵,粉墙曾恁,窥宋三年。”以及清代人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一书生家有园亭,夜雨独坐。忽一女子搴帘入,自云家在墙外,窥宋已久,今冒雨相就。”
颔联中的“心盟”,指未表现于言词的内心誓约,见明代人李东阳的《祭尼山庙文》:“尚冀圣灵其幸鉴之,庶几无负於心盟也。”又见明代诗人祁顺的《和粹之见寄》诗:“宦海茫茫懒问程,且凭杯酒叙心盟。静看天地都如寄,吟对江山独有情。世上画图空索骏,古来深树惯啼莺。结亭拟作三秋计,肯待钟鸣恣夜行。”还见清代诗人黄景仁的《蒋心馀先生斋头观范巨卿碑额拓本》诗:“乃今见此墓碑额,似索心盟话畴昔。”
颈联中的“雁行”,指飞雁的行列,见南朝梁代简文帝的《杂句从军行》:“邐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又见唐代诗人卢纶的《春夜对月见寄》诗:“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还见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寄晁同年》诗:“日摧花蕊急,云避雁行高。”以及元代诗人郝经的《后听角行》诗:“霜天裂却浮云散,鴈行断尽疏星接。”
尾联中的“良夫”,指美男子,见《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説诸葛身长九尺二寸,年始三旬,髯如乌鸦,指甲三寸,美若良夫。”
这一联中的“拜堂”,是旧时婚礼的一种仪式,指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及其后的拜舅姑和夫妇交拜,见唐代诗人王建的《失钗怨》诗:“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