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S. 奈保尔《半生》,跨越三大洲的人生
“半生”无疑是一个大题目,足以编成一部巨著了吧,但二〇〇一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 S. 奈保尔(一九三二-二〇一八)的这部命名为《半生》的长篇小说的篇幅并不算长。(当然,若要辩解的话,莫泊桑的《一生》也并不厚重。)
《半生》中译本
作为一位印度裔的英国作家,奈保尔的作品不免会有印度背景,《半生》也不例外。主人公威利·萨默塞特·詹德兰正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印度人。其中间名与英国作家毛姆有关,整部小说的背景也正是虚构在毛姆访印并创作了《刀锋》的基础上。
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〇〇三)的南非作家J. M. 库切,写有《半生》的评论(《V. S. 奈保尔:〈半生〉》,收录于文集《内心活动》),分析了《半生》的这个背景故事。
在奈保尔的笔下,毛姆所塑造的“圣人”——即《半生》中威利的父亲,不妨说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我仔细审视了与英国大作家的那次会面所强加给我的奇怪生活,发现那其实正是我多年来梦想的生活方式:能够宣布、躲避、逃离我那一团乱麻的生活。”
父亲选择了沉默避世,儿子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威利不认同父亲,然而他和父亲一样喜欢逃避。二十岁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自己想摆脱熟悉的一切”。
在父亲动用关系的帮助下,威利终于拿到了奖学金,离开印度来到伦敦学习和生活,一待就是三年——这就是小说的第一章。虽然他曾挣扎奋斗,但遭到挫败后便消沉下来,为了继续逃避,于是和非洲混血女孩安娜来到了她的国家,待了整整十八年,然后决定离开。
这就是威利的半生——时间跨度为四十一年,地域跨越了亚洲、欧洲、非洲三个大洲。库切指出:“奈保尔对非洲了解颇深。他曾在东非生活和工作……总的说来,奈保尔对非洲的看法令人瞩目地保持连贯,甚至可以说一成不变。那是一个梦幻般和具威胁性的地方,抗拒理解、腐蚀理性的技术产品。……奈保尔笔下的非洲形象,是生锈的工业机器长满森林蔓藤。”
《半生》的叙事技巧,可以明显地看到叙述人称的切换:先是威利父亲的自述,继而以第三人称讲述威利的成长和伦敦生涯,最后是威利自言非洲的经历。
不得不说,全书给人颓唐之感。一是由于主人公的避世思想,有一种面对命运的无所适从,如飘蓬、泛梗。二是书中涉及性之处颇多——通常来说,文学及影视作品喜欢以此表达消极颓废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