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给了我们疗愈的机会
01
两位母亲的故事
第一位母亲,在她28岁的时候遭遇了重大的人生变故:丈夫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子还穿着开档裤,腹中一个女儿还未满百天。在痛苦绝望过后,她毅然用弱小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几十年来,坚强、隐忍,克服了常人不能想的困难,丈夫和一双儿女在她善良的滋养下,健康快乐的生活。
第二位母亲,同样境遇不怎么好,但她在家里总有挥撒不完的情绪,抱怨和指责成为她的日常,孩子从小看她的脸色行事,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做了什么事会迎来一通指责和批判。又由于自己的际遇不好,她将未活出的无数个自己都投射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孩子的整个成长都伴随着沉重的期待。
接下来,你可以想像这样两位母亲抚养长大的孩子会是什么样?
都拿她们家的女儿来说。
第一位母亲的女儿,继承了善良和坚强,在学业上职场上一直积极向上超越自己,为人阳光大方,即使家境普通,但由于自带暖阳,身边也总围绕着许多的朋友。
第二位母亲的女儿,伴随着批判长大,即使也在学业职场上努力,但总觉得所得到的一切都具有深刻的不配得感,这份不配得也让她在感情深处屡屡退缩。
这样两位女儿应该过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吧?
第一个女孩,以她特有的乐观和坚韧生活了整整30年,由于性格开朗身边总是不乏追求者,虽然经历了几次恋情,但分手后依然祝福彼此、相信下一个会更适合自己。但渐渐地,她感觉到了事业和生活上的压力,似乎惯有的努力并不奏效,职场和生活让她感觉像困在了沼泽,越想挣脱但陷得越深。这样的泥泞继续了几年后,快要精疲力尽时,她遇到了第二个女孩——她自己。
是的,这两个女孩是同一个人,她的母亲自始至终也只有一个。
这个女孩就是我本人,《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的作者。
02
当情绪真正升起的时候,是看清自己的机会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极其有限,不管是先天气质还是后天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都会让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以一股讲不出的偏执的劲头活着,这份劲头配合着我们的年轻,使得游刃有余,从而让我们固执的相信这就是真实的自己。
这份劲头总有一天会不管用,甚至曾经成就我们的那些优点,终有一天也变成了幸福的绊脚石。
踉踉跄跄的我们,不得不看一眼那块石头,“你”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但凡真实的,必会相遇。而与真实相遇,需要机缘。
这块石头,是让我们停下来审视的机缘。
这块石头,对我而言,就是“亲密关系”。
当以一个对自己好奇的心态开始研究自己后,层层迷雾似乎就这样被拔开了。
无论我们怎么开始一段恋情,从最初的晕轮期、幻灭期走到了权利争斗期,很多人便停留在了这个阶段,权利争斗期的表现就是争吵,实质是改造对方成为最初晕轮期时我想要的样子。
但毫无疑问改造别人这件事势必会失败,于是很多人分手或离婚,或者继续维持着关系,但却自动走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
如果就这样不了了之,那我们就错过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
权利斗争期所带来的种种情绪感受:痛苦、心碎、争吵、怀疑、背叛、忽略、麻痹、逃避……是最好的通过潜意识的机会。那些种种让人难过的感受,都是机会让我们与自己相遇,都是机会去更深层的发现自己。
只是在经历这些感受时,曾经的我太执著于去“享受”这些感受,从而一味的去指责对方和抱怨命运,从而错过了一次次去看清自己的机会。
确切的说,当我真正升起情绪的时候,就是生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看清自己。
03
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过去对你的影响都如影随形
当我深入地观察自己时,我发现这里面有很多过往的因素在作祟,透过对这些因素的了解,我才能够看清被我一直压抑和否定的另一面,也能够理解我是如何形成今天的我的。
比如母亲由于她自己生活的压力无法释放,从而以严格的要求转嫁到我身上,在那个提倡“批评使人进步”的岁月里,我便在指责声中长大,批评得确塑造了坚强自律、努力奋斗的“第一个女孩”。
但也塑造了对“批评指责”敏感脆弱的“第二个女孩”,而在亲密关系里的深度接触,才会激起对方对自己一针见血的批评,回应对方表面上是那个受不了“他”批评的我,实质是受不了“他”勾起的往日积压了几十年的不满情绪,也就是无法面对“第二个女孩”的真面目。
于是,对面的“他”就成了替死鬼。
又比如,包括曾经的我在内的很多女孩子,很容易去“主动”制造各种机会去体验“被抛弃”的感受。
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我们可能会找各种借口,比如对方不能及时回复电话,然后就给对方贴上“不够爱”的标签,接着制造争吵,即使合好后仍在不断的“寻找”机会再去争吵,直到双方精疲力竭。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也许之前种种借口和争吵,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刻,去体验“被抛弃的这一刻”。
可能幼年记忆里就有相类似的体验,也许从小被父母寄放在祖父母家,或者有过一段与母亲分离的心碎时刻,即使在我们成年后已经完全遗忘了这段经历,但由于潜意识有主动疗愈童年创伤的需求在,所以让创伤再现,就是是为了可以让自己有机会疗愈。
当然也有可能问题出在更早的时期,也许在0-3岁间,母婴依恋就已经出了问题,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吃奶时,一直得不到母亲眼神的关注,而这份期待被关注的需求就一直深埋在潜意识里,在深刻的亲密关系里,我们的这份需要就被重复、被放大。
我在书中也提出了,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是我们亲密关系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总是会不自觉的把父母带给我们的痛苦感受,投射给我们最亲近的另一伴身上,而当我们看不清这一点时,只会活在对方不够爱我的痛苦里,却不能看清这一切的痛苦都是自己潜意识的需要而已。
04
亲密关系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给每个人疗愈自己的机会
自然,看到问题的原因,并不是让你去抱怨父母,因为不管父母当时如何对待我们,都是他们当时处境限制下的自然反应。
相反,如果我们仍活在对父母的怨恨里,亲密关系反而障碍重重。
当我们更深地了解自己时,明白过往的种种如何成就今天的我时,我们反而会因为这份看见去更客观的理解父母,不把他们神话亦不会妖魔化,真正的看见是把对方当作完整的人去看。所以,才会同理、才会接纳、才会感恩。
另外,造成我们亲密关系障碍的也并不是只有童年经历,社会期待以及恋爱经历,甚至穿衣打扮、沟通技巧等,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障碍。但不管是什么,如果我们能通过现象看透本质,这些障碍其实都是我们学习的机会。
从这一点来说,无论你是单身,还是在婚姻状态,相信书中的相关章节的实践应用方法都会对你有所启发。
我还要分享给你的是,当你与一个伴侣的感情稳定的时间越长,你就会一次比一次更深的遇见自己。这也就是我在婚后的成长速度比婚前几次恋爱给我的成长都大的多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更换伴侣并没有办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而从恋爱经历中去看见这个人照见我的问题和给我带来的成长才更有意义。
在经过不断的自省和自我提升后,你会发现,对方也会与你一起成长,你曾经看见的种种不如意之处会渐渐消失或者不那么重要了,这是自然的,当你只对自己有要求时,其实也在激励对方变好,问题的消失也就是你自己变好后的副产品。
当然,亲密关系的精华还不止于此。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给我们任何人一个疗愈自己的机会。
但这个疗愈机会的前提,在于自己能真正看见自己的情绪出处。当情绪涌现而勾起自己的旧伤时,如果按照旧有的处理方式,不管是向对方抱怨或者直接开战争吵,我们就都还是卡在某个成长时期固著的状态。
但我们是可以有选择,将被忽略、被抛弃、或者被吞没的感受直接向对方表达出来,这就是打破了原有的模式,是一种成人对自己感受负责的态度。而当你倾诉这一切后,就被另一伴深深理解,这份理解就是疗愈,它就会让我们曾经体验到的不爱转化为爱。
当然,如果你的另一伴还不具备看见自己情绪的能力,不妨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路上先走一步,在前方等他。他会被你疗愈后,终有一天将爱反哺给你。
佛说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而“亲密关系”这项法门并不需要让我们离群索居或斩断红尘,它对我们的成长就在柴米油盐的日常。
感谢亲密关系让我找回自己,在还不太晚的年龄。
···
作者:周丽瑗
张德芬空间签约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亲密关系辅导专家。
内容简介
让不同恋爱阶段的人不委屈自己,不改变对方,得偿所愿地去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