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来临,中医教你科学防治流感
秋冬季
流感多发
中医教你科学防治流感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流感多发季节。
得了流感后,会突然出现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儿童常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流感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患流感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壹
流感的中医分型
中医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分型,将流感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血证。
01
卫分证
相当于西医的单纯型流感。由于时令不正之气侵袭肺卫,卫邪相争于肌表引起,一般是流感的初期阶段。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口渴、咽痛、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体温在39℃左右。
02
气分证
相当于西医的肺炎型流感。多由于邪热传里,壅塞肺气所致,一般是流感的中期阶段。表现为壮热、口渴引饮、咳嗽、气喘、咯血或痰呈铁锈色、舌红苔黄、脉滑数,体温多在39℃以上。
03
营血证
相当于西医的中毒型流感。由于热毒劫阴,扰乱心神,煽风动血,瘀热互结引起,表现为高热不退,热度可达40℃以上,心烦不寐、神昏谵语,四肢抽搐或颈项强直,舌质红绛或紫绛,脉弦数。
贰
流感的中医防治方法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所以治疗流感时,既要祛风散寒又要疏风透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如何预防流感的发生?
01
用艾叶或艾条熏蒸房间
每周用艾叶或艾条在家中熏蒸1—2次,对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能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由于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受到雾霾天的影响,因此不建议频繁使用此法,以免加重空气污染。使用此法也要注意安全,预防火灾的发生。
02
随身携带中药香囊
用丁香、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荆芥穗、白蔻仁各2克,碾碎后装入香囊,放在身上、车里,或者睡觉时放在枕边,可以防感冒,但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03
中成药治疗感冒
专家指出,银翘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感冒退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强力银翘片等适宜于风热,即发热、咽喉肿痛、流黄涕较突出类型的感冒。桑姜感冒片、参苏丸、感冒通等适宜于风寒感冒,即恶寒、鼻塞、清涕较突出的感冒。
04
中药泡脚
用花椒煮水泡脚,可以预防流感,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和其他传染病的免疫能力。大家要注意的是,浸泡部位很重要,水位应该达到膝盖。小腿肌肉丰厚,表浅静脉多,血运丰富,且小腿角质层薄,面积大,药物易于吸收。从踝关节到膝关节,分布着六经的部分经穴、合穴、络穴和郄穴及六腑的下合穴,药物浸泡这些穴位,能扩大经脉开通、促进气血运行、加强脏腑功能,比只泡到脚踝效果要强得多。
05
中药泡澡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为不同体质人群开具个性化中药水疗处方,以药液浸泡全身,使药气由腠理透入体内,经腧穴行于经络,内达脏腑, 发挥行气活血、调整阴阳的作用,达到调气行血、舒经活络、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叁
流感的生活预防方法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秋冬季风寒之邪当令,天气寒冷干燥,应注意保暖并适时增减衣物。减少外出次数及到人员密场所逗留时间;外出带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
(二)“食饮有节”。饮食清淡、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注意适当锻炼身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及通风,适当锻炼身体。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切忌悲忧伤感。“恐则气下,惊者气乱”。避免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易导致气机逆乱,或致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或致卫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要相信科学,克服恐惧心理,保持平和心态,积极学习流感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五)年老体弱、病情严重以及合并有其他疾病者,建议及时就医。